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6-08荀坤平王瑶成栋
荀坤平 王瑶 成栋
【摘要】目的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门诊部门与住院部门合计4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学均分法均分为两组,分别标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前者治疗方式设定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度洛西汀进行治疗,后者治疗方式设定为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治疗周期均为8周,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对所有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与焦虑表(HAMA)进行评分,并观察治疗后患者所出现的不良状况。结果 据组间记录所反映情况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与HAM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组间存在可比价值(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9%)与对照组患者(10.34%)相比,组建数据存在对比差异性(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采取盐酸度洛西汀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可广泛推广于临床医学。
【关键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盐酸度洛西汀;抑郁症;临床效果研究
抑郁症又被称为抑郁障碍,临床中发病率较高,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成为人类三大致死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心情低落、悲观厌世、悲痛欲绝等不良情绪,部分病例出现焦虑、幻觉、妄想等不良心理,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1]。本文主要目的为探讨治疗抑郁患者的最佳方式,为临床医学提供价值参考,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课题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住院与门诊部门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为20例,分别标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8例、12例,最小年龄为27岁,最高年龄为54岁,平均年龄为(37.16±5.91)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3年,平均病程为(1.69±0.6)年;实验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7例、13例,最小年龄为26岁,最高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为(40.38±4.1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5年,平均病程(1.95±0.84)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中,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盐酸度洛西汀治疗,起始剂量为每天30 mg,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增加使用剂量;实验组患者实施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度洛西汀治疗,盐酸度洛西汀剂量与对照组相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初始计量为10 mg每天,使用剂量可根据病情适量添加。本次实验期间禁止使用其他神经疾病类药物,若在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失眠者,可适量加以氯硝西洋片缓解病情。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资料统计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各组的计量资料和相关医学指标采用加减差检验,利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对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采用P值进行测量,当P<0.05时,说明组间数据对比具有可比性。
2 结 果
2.1 兩组患者HAMD与 HAMA各项数据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HAMD与HAMA评分并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组建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组建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详情见表1。
3 讨 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的心理压力愈加沉重,抑郁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对生活丧失信心,甚至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病发时会降低生活质量,使基本生活、学习、工作受到影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此疾病治愈率低,且复发率高,困扰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本研究主旨为探究抑郁症最佳治疗方式,一组患者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度洛西汀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实施盐酸度洛西汀进行治疗,据研究结果发现,前者治疗效果优于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这与张桂峰[2]等研究分析结果一致,由此可见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度洛西汀可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综上所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度洛西治疗可取得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医学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 飞,姜祥智.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性别与年龄差异[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1):95-98.
[2] 张桂峰,李冬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9,46(14):95-98.
本文编辑: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