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2019-06-08刘慧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诊断与改进教学工作中职学校

刘慧

摘 要 为逐步提高中职教学质量,提升内部检查能力,中职学校相继展开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但开展过程中,中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面临着诸多难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中职教师的认知转变较难、中职学校目标定位不清以及中职学校如何长效推进三大方面。该项工作必须坚持以学校为主体,着眼于教育质量,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密切联系企业,调动教师参与,寻求学界指导,多方共同合作发力,才能科学有效推进。

关键词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诊改难点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05-0064-04

2015年,教育部颁布了首个关于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文件,自此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在全国拉开序幕。三年来,国务院、教育部职成司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推动建立常态化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但从实践情况来看,尚未达到预期效果。学术界对于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的研究寥寥可数,理论贫瘠加剧了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困难。对于学校管理层和教学一线教师而言,他们是推动诊改工作开展的中坚力量,但如何长效开展诊改工作,解决诸多难点问题,确保教师正确领悟诊改主旨,不仅是中职学校迫切解决的命题,也是学术界应研究的课题。

一、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现状

2016年中职学校启动诊改工作,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专家委员会统筹之下,各省级中等职业学校诊改专家委员会也相继成立。虽然由教育部牵头召开了多期诊改会议,但是在整个职教领域,诊改工作尚未得到应有重视。除了专门的诊改委员会成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并不能够真正领会诊改工作的内涵。从教育部首批试点的中职学校来看,由于有诊改专家的专业指导,学校管理层领导的重视,以及试点学校具备的基础,诊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将诊改聚焦于“一个核心、五大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实,对于中职学校而言,诊改貌似是一项新鲜的工作,但它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故在发挥功能方面,诊改工作与提升教学质量一脉相承、有章可循,然而从整体来讲,大部分中职学校仍未理解诊改工作的内涵。学校管理层是中职学校未来发展的规划者、指挥者,一线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管理等一系列学校工作,若他们观念不清晰、认知不到位,必然会影响到诊改工作的开展进度和完成质量。因此,今后中职诊改工作若想有突破性发展,应从难点着手。

二、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的难点

(一)中职学校教师的认知转变较难

1.诊改不等同于传统评估

首先,认知固化导致实践出现偏差。由于评估程序与评估方式模式化,导致许多教师的认知早已固化。自2005年教育部职成司颁布评估指标体系以来,职业院校经历了由学校自评到提交相应材料,经专家组现场考察之后得出评估结论的流程,自上而下的评估方式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许多学校以评估内容和要求为标准,目的是为了顺利通过主管部门评估,所以评估演变为迎评。因此,当教育部再发文推行诊改工作时,许多教师依然认为是评估,其实诊改”不等同于评估,杨应崧教授曾深刻阐述了诊改与评估的关系。若中职学校的教师不改变以往的认知方式,诊改工作就很难取得显著效果。

其次,忽视动态诊改过程。诊改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强大的信息化平台作为支撑,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掌握学校有效的动态数据,保证及时检验诊改内容,分析数据的真实性。但传统评估更加看重静态结果,而忽视动态过程,诊改将动态过程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打破了传统评估重结果的弊端。

2.尚未意识到诊改覆盖整个学校系统

传统的评估工作主要由学校管理层主导,中职教师配合学校工作即可,但此次诊改工作覆盖整个学校系统,涵盖办学、教学、师资、资源等方面。从省、市级层面的诊改会议上,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专家委员的调研结果发现,许多中职学校教师还停留在“此项工作是学校管理层的事”的观念之中,未意识到诊改工作的意义。建立健全制度,实现常态化管理,仅通过学校管理层是无法实现的。正如诊改专家的调研结果显示,尽管很多学校管理层的思路清晰、愿景伟岸,若缺少一线教师配合与执行,也无法达到诊改目的。为使教师正确理会其主旨,学校可选派一线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提出疑惑不解的问题,与学校管理层交流学习心得。

(二)中职学校的目标定位不清

1.以学校内部诊改为主导

在诊改工作开展之前,中职评估采用督导评估的外部评价,由于较长时间内,职教领域遵循此评估方式,所以督导评估的思路已日渐清晰,评估模式和评估体系日臻完善。建立学校内部评价体系,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所在,仅靠外部督导评估难以调动中职学校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第一,提升內部评估是诊改工作的根本问题。在实践中,许多中职学校尚未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处在迷惘状态,传统“以外促内”的评估方式难以达到质的突破。如何实现从“迎接评估”到“我来评估”的转变,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包括评估观念转变、评估主体转变、评估体系转变、评估工具转变等,如何调整学校运行系统、管理系统,以适应诊改工作,是学校管理层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是诊改工作的基本属性。从教育部试点学校取得的成绩来看,每所学校都是基于现有条件开展诊改工作,在整个中职学校层面尚未梳理出共性、可借鉴的经验。以问题为导向的诊改工作,要求每所中职学校根据自身学校问题,制定出适合本校的诊改方案,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方案和思路。在教育部职成司颁布的首个中职诊改文件中,明确了诊断项目、诊断要素以及诊断点的具体内容。从试点省份、直辖市出台的诊断项目表来看,同质化现象突出,教育部出台的方案包括99个诊断点,各省市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诊断点的数量。不难发现,在诊改实践中,中职学校的诊断点并没有特色闪光点,这与诊改初衷相悖。因为千篇一律的诊改项目表,并不是生根于学校的实际需要,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中职学校的诊改之路“其修远兮”。在以顶层设计为指导的情况下,如何以“上下而求索”的态度解决实践中相悖的难点,是每所中职学校需要深思的问题。

第三,建立信息化平台是诊改工作的重要手段。学校诊改中每个诊断点的实现,需要依托信息化平台,依靠大数据手段,保证诊改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相应地也为学校提出了三个挑战:提供技术基础,建立数据管理平台;夯实工作基础,分析有效数据;构建发展基础,发布合法数据。解决三个挑战,意味着学校应处理好两对关系:其一,学校自身建立信息化平台和依托第三方建立信息化平台的关系。这对关系意味着,若学校自身建立信息化平台,需要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队伍和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解决人力、物力的短板问题。但如何建立队伍,也是需要斟酌的。若以学校信息老师为人力资源,教师的教学工作和信息化工作的比例设置多少最为合理,如何实现与省级信息化平台的对接?若依托第三方建立信息化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障数据的实时共享,如何确定开例会定期沟通的频次,如何保障第三方所提供的数据真实有效?其二,科学有效合法的数据和无效无用数据之间的关系。伴随着大数据分析迅速发展,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泄露、数据流失等诟病。建立信息化平台,也需要搭建强有力的防护数据系统,防止数据被入侵和流失。此外,诊改工作中每一个诊断点都需要数据进行分析,均用数据体现。所以要准确筛查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充分保护、利用数据并服务于诊改。只有处理好以上所列举的问题,才能实现信息化平台服务诊改的目的。

(三)中职学校如何长效推进诊改

从目前学校的管理系统来看,开展某项工作,更多依靠上级行政部门的行政力量。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缺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常态化、周期性诊断机制。第一,缺乏诊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指导教师开展工作的行动纲领,但大多数学校制定的实施方案并没有完全契合学校的长远目标和短板问题。第二,缺少诊改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保证诊改长效推进的重要保障,而多数学校依然孤立推行诊改工作,导致诊改工作差强人意。

三、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发挥监管和服务功能

从国际来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行动框架中已明确提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建立本国的质量评估体系,“保证教育评估的监测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2]。现今,国际职教评估突出强调评估主体的多样性,“教师、学生、毕业生、社会人士参与评估,以准入制度与提高教学质量为主,凸显内部的评估作用”[3]。此外,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强调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性。

从国内来看,2016年4月,教育部職成司也颁布了诊改工作方案,其目标是建立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库,学校主动进行诊改,“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4]。过去强调行政部门的话语权,削弱了学校的地位,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必须要赋予中职学校话语权,提高学校内部检查能力,以中职学校为中心,围绕教学问题、办学理念、师资队伍、资源建设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强调突出中职学校的主体性,进一步向中职学校放权,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此外,数据平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尽快出台平台建设的文件。从目前工作来看,大部分学校基于原有的信息平台,监测“诊断项目”和“诊断点”,导致发挥功效有限。搭建国家级、省级数据平台迫在眉睫,以大数据平台作为支撑,可以为学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便于实现数据监控、数据共享和数据支持。具体而言,政府部门可设置基础“诊断点”和特色“诊断点”两大部分,特色部分难以实现统一,主要由学校实际情况不同所致,但是基础部分可实现统一。实现学校与省级、国家级平台数据对接,利用大数据平台监测和反馈功能,实现督导和提升的目标。

(二)学校以教育质量为根本,根植于内生需求

学校是诊改工作的实施主体和实践主体,相应也就承担大量任务。第一,放眼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转变固有认知和目标定位。职业教育发展仅以外力推动远远不够,必须以内生动力为根本。“发展是事物自身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事物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自我发展”。[5]中职学校若想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必须完成由外力推动到内生动力的转变,诊改工作的开展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探索。2020年,要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以政府为主导,强调第三方评估参与的外部保障体系和以职业院校为根本,突出院校内部诊断为特征的内部保障体系。而建设内部保障体系,必须包含实施方案和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是基本,制度建设则是保障。可以围绕着“五纵五横”建立不同的工作小组,在学校诊改委员会和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具体工作,保证长效推进诊改。

第二,统筹学校教育发展全局,制定目标和标准体系。利用SWOT分析法和SMART原则,理性制定今后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和专项规划,基于学校已有和现行的规划,制定各部门规划和子规划,明确学校发展的各项目标,如专业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规划、师资培养规划、实训基地规划等。要求学校利用原有和现行的规划体系,以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点政策为依据,制定目标体系。标准体系则要体现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五大要素,也要制定每个要素所包含子项的标准。制定各项标准体系,不仅需要依据政策文件,而且基于学校实践工作,才能够保证标准体系可信可行。

第三,围绕“五纵五横”开展诊改工作。首先,理清问题,主动调整诊断点的交叉,着实解决每个诊断点涉及到纵横层面的问题。例如,关于学生就业率的诊断点,该诊断点会涉及到横向层面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也会涉及到纵向层面的资源建设。所以要把每个诊断点放在纵向层面和横向层面来考虑,而不能单维度解决诊断点。其次,形成独特的质量文化。以学校的专业发展、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学生发展为目标,真正将诊改要素变为学校的日常工作,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最终形成学校独特的质量文化。再次,如何建立保障机制。机制应该包括:成立质量保障组织、建立履职问责机制、建立资源保障制度和考核性诊断机制等方面。中职学校必须考虑到以上所列举的问题,以保证长效推进诊改工作。

(三)学界加强学术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纵观国际职教评估的整体趋势,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共性特征:第一,以办学目标的实现为中心;第二,评估组织以第三方非营利机构为主;第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第四,重视学生就业能力与从业能力的培养;第五,关注评估的后续工作;第六,评估结果对全社会公开[6]。从国际比较角度来看,此次诊改工作的开展也是顺应国际职教评估的整体趋势,但是在学术界尚未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诊改工作需要有理论指导。第一,丰富国际比较研究。介绍国外可借鉴的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语境,探讨诊改工作的价值、意义。第二,加强职业教理论的研究。职业教育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融合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理论。教育培养人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必须要在该学科内建构原生理论,而不能“嫁接”借鉴其他人文学科中理论。第三,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增加实证研究数量。以“真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诊断项目”为导向,帮助学校解决困难疑惑。第四,学界也要加强合作交流,积极交流探讨,发挥学术优势,指導学校实践工作。

综上所述,诊改工作是一项长期不间断的工作,要形成常态化发展,中职学校必须清晰认识到诊改工作的难点问题,理清观念归属,强化主体责任,建立保障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任何伟大的改革,都不是一方发力,而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应地,在实践中政府应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学界应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而学校更应履行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和加强政府、学校和学术界多方协作配合的能力,推动诊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国发[2017]4号,2017-01-19.

[2]中国教育新闻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2030行动框架”——描画全球未来教育的模样[EB/OL].(2015-11-15)[2018-08-20].http://www.jyb.cn/world/gjgc/201511/t20151115_643150.html.

[3][6]牛金成.国际职教评估发展之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3-17.

[4]刘海.教学诊断与改进: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6(18):19-23.

[5]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2.

猜你喜欢

诊断与改进教学工作中职学校
诊断与改进:职业学校提升质量的内生动力
中职校内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初探
高校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关系研究
怎样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德育工作浅谈
浅析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