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传统教学与MOOC、SPOC比较分析

2019-06-08冯燕芳陈永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融合教学互联网+高职院校

冯燕芳 陈永平

摘 要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面临新要求,MOOC、SPOC等现代互联网平台教学发挥优势的同时,亦需要传承传统教学的优点。高职传统教学与MOOC、SPOC教学的融合,应注重其各自优点的实践运用,通过发挥传统教学、MOOC、SPOC等的综合资源优势,实现高职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融合教学设计。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互联网+”;MOOC;SPOC;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05-0041-06

一、“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学习需求特点及教学要求分析

(一)“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学习需求特点分析

“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呈现如下特点。

知识信息资源丰富化。“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接受知识的学习,了解相关信息。大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课堂的知识讲授,对于知识、信息等的需求程度呈现较高的要求,知识与信息的趣味性、吸引力、学习价值等需求不断提高。

知识获取方式多样化。“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多样,既有传统的课程知识学习,也有其他途径所获得的知识,特别是来源于互联网平台、学习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需求个性化。“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可以运用教学资源进行先前学习与课程辅导复习等。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同,学习行为影响因素较多[1],则学习的需求呈现个性化的特征,不再局限于同样的教学模式。个体差异、量身定做式的知识学习需求日益提高。

学习时间碎片化。信息量不断增大的环境中,大学生学习时间呈现碎片化特征。在传统课堂学习的同时,课余学习的时间较为零散、动态,加之电脑、手机等互联网终端的运用,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学习相关网络课程,不局限于学习时间。

学习空间拓展化。“互联网+”环境下,学习空间的范畴被大幅度拓展,大学生对于学习空间要求不断提高。例如,MOOC、SPOC等在线平台课程的运用,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学习。

(二)“互联网+”环境对高职教学的新要求

“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学习需求对于高职教学方式、内容、时间、空间等方面体现出新要求。

1.互联网资源辅助高职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教学资源与大学生学习需求相辅相成,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促使高职教学资源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应注重 MOOC、SPOC等资源共享[2]。各类知识点的传授、讲解等也需要呈现多样化、趣味化、系统化等特点,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知识学习需要。

2.多样化高职教学内容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知识获取方式的多样化,要求高职院校充分运用“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特别是MOOC、SPOC等在线教学平台的资源,根据学生学习需求,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资源的多样化、趣味性、吸引力。

3.注重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学习要求个性化的教学,高职教师需要从学情分析,对接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学习难点、知识特点等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发挥MOOC、SPOC等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优势,因材施教,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

4.系统灵活的教学时间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教学时间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加强教学管理。保证课程教学学时足够的情况下,以教学质量为中心,运用互联网技术,考虑线上学习的需要,发挥MOOC、SPOC等在线教学平台的教学时间较为自由灵活等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时间。

5.拓展教学空间

“互联网+”环境下教学空间的拓展对于高职教学设计、教案拟订、教学素材整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构建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3]。提升高职教学空间的知识资源储备,丰富教学资源。

二、高职传统教学、MOOC、SPOC比较分析

结合“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学习需求状况,通过比较分析,扬长避短,发挥传统教学、MOOC、SPOC在高职教学中的优势,为高职融合教学设计提供充分的依据,具体见表1。

(一)高职传统教学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1.高职传统教学的优势

一是凸显教师主导作用,掌控课程进度。传统高职教学注重课程教学过程的面对面交流,教师以课程讲授、实验实训指导为主。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生学习状况等具有较好的主导作用,可以较好地掌控高职课程的教学进度,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较好完成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任务。

二是教与学互动,保证课程完成率。高职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课程现场问与答互动、教学反应等可以清晰地获知学生对于各类知识点、教学内容等的掌握情况,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程度。传统教学通过课程教与学互动交流,可以及时调整课程教学的进度、讲授方式等,从而更好地保证课程的完成率。

三是学生学习持续性强,促进深度学习。高职传统教学的学习时间较为固定,促使学生严格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传统教学由教师进行讲授或指导,可以保证高职学生学习的持续性,促使其进行课程专业知识的深度学习,学习的效果较为显著。

2.高职传统教学的劣势

一是教学资源局限。高职传统教学主要有教材、教案等教学资源,高职教师以课堂讲授、指导实验實训为主要方式。课程讲授主要通过粉笔、黑板、PPT、讲义等教学方式,实验实训的指导方式也为现场传帮带方式,相对而言,传统教学资源较为局限。

二是教学时间与空间固定。高职传统教学按照课程教学方法,学期内在相对固定的教室或实验实训室,按照教学计划开设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等。高职院校主要由教师在课堂上主讲,按照周学时、课程学时等严格设置教学进度,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相对固定,灵活性不足。

三是不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高职传统教学以专业、班级为授课对象,缺乏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分析与运用。高职专业、班级人数通常由数十人组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整个专业、班级群体的学习情况,对于高职学生的个体化教学相对不足,不能较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二)MOOC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1.MOOC教学的优势

一是高职学习者数量大,满足大规模学习的需求。MOOC就其参与学习的高职学生规模而言,数量较大,不受高職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影响,吸纳的高职学习者数量众多,能够满足大量高职学生学习的需求。

二是自主学习,网络教学资源丰富。MOOC以网络平台学习为主,强化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学习自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MOOC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中的各类教学资源,注重数字资源对MOOC参与度的影响,丰富高职教学素材[4]。

三是体现互联网的灵活性、生命力。MOOC教学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使用方式灵活等特点。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MOOC体现出灵活多样,展现出MOOC的强劲生命力等,可以体现高职混合式教学的作用与价值[5]。

四是教学时间与空间自由。MOOC在教学的时间、空间上存在较好的自由、灵活等特点,可以充分利用高职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提供系统化的教学方式,体现出MOOC教学的吸引力。

2.MOOC教学的劣势

一是教与学互动不足。MOOC教学处于单一网络教学与高职学生受众方式,在教学中不能够较好地知晓高职学生的学习反映,缺少如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的面部情绪、提问回答、答疑解惑等方式了解与把握具体的学习状况,MOOC在教学与学习的交流互动方面存在不足[6]。

二是在线学习管理难度较大。MOOC通常由学生自主参加学习,学生根据自身的时间、空间等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但是由于MOOC作为在线学习模式,难以严格按照高职的教学计划进行,对于高职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缺乏约束,存在学生参与开放教育的激励挑战问题[7],学习流失问题较为多[8]。

(三)SPOC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1.SPOC教学的优势

一是规模小、特定人群,学习效果较好。SPOC相对于MOOC而言,学习规模较小,对于高职课程学习者的人数有一定要求,且设置相应的选课条件,对于学生选课学习起到了初步的筛选,较好地保证了高职学生对于课程知识、专业技能等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二是平台技术、资源、交互等多维支持。突出SPOC在线教学平台中各类教学资源的应用,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与丰富的教学资源条件,运用高职在线网络学习中的交互功能。SPOC能够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运用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辅导与交流,获得较好的教学与交流的效果。

三是促进持续学习。SPOC在技术条件上对于学习者的持续学习要求进行相应设置,可以要求高职学生按照SPOC课程的教学进度进行持续学习。SPOC注重生成性学习资源开发[9],提高了SPOC课程学习的深度、系统性等,从而提升高职SPOC课程教学与学习的质量。

三是特色课程满足个性化需求。SPOC突出针对适度小规模学习者情况的定制,能够体现学习者的兴趣选择。围绕高职教学的实际情况,注重高职学生学情分析,设计具有个性化的特色高职课程,充分运用多维互动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满足高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是学生认知、技能、情感全方位参与。SPOC突出教学过程的系统化,强调高职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认知,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突出高职学生技能的培养。SPOC综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理念,可以有效提升高职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注重高职学生求学情感,促进其全方位参与课程学习,

2.SPOC教学的劣势

一是教与学互动仍存在不足。SPOC作为在线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不能较好具有传统课程教学的交流与沟通,缺乏传统课程的教与学有效、积极的互动,教与学交流不足,深度学习效果不佳。

二是在线管理有待提升。SPOC的缺点与MOOC相似。由于是网络在线平台课程,对于高职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进行管理的效果仍然不够,对于课程教学的进度、学习深度、学习持续性等管理存在不足。

三、高职教学传承与融合的启示

“互联网+”环境下,需要加强MOOC、SPOC,但并非舍弃高职的传统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各方优点的运用,实现高质量的高职教学,更好地满足“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教学要求。

(一)高职教学的传承

高职教学的传承是对传统课程教学优势的延续,积极运用并发展传统教学中的优点,具体见图1。

1.传承传统面对面教学的优势

一是传承传统教学面对面交流的优势。高职传统教学以课堂中教师传授知识、实验实训指导为主。高职教师可以清楚地知晓学生学习课程的反馈情况,对于高职教学设计、教案资源、讲解深度、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感知。传统教学的面对面交流是网络平台教学无法代替的,是高职教学需要传承的经典方式。

二是传承传统课程的教学环境体验。传统教学能够让教师与学生都体验到教与学的知识氛围。高职传统教学具有相对固定的教室、同学、图书馆等,能够带给教师面对面教书育人的体验价值,能够赋予高职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具体的学习场景体验,获得最为直接的课程教学与学习的环境体验。高职传统教学的优美校园、一起学习的同学、知识海洋的图书馆等教学环境是网络教学环境所不能替代的学习体验。尤其是在现代互联网环境下,实际体验成为教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教学传承的重要方面。

2.传承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情感

一是传承教师的教学情感。高职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以课堂为教学的中心,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场所,倾注了教师的大量心血,赋予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情感。传统教学中教师对于职业的热爱、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学生的关心、知识传承等丰富的情感,使得传统高职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活泼,实现高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及时交流沟通。教师教学情感的传承,促进了高职教学中的师生共同交流与探讨,提升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高职教学的效果。

二是传承传统教学的学习情感。高职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不是单一的知识接受者,学生学习过程富有学习的情感。高职学生对于课程的热爱、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教师教学的喜爱等方面的情感表达都可以较好地展现出来,呈现传统课堂教学的温度,体现传统教学的知识、技能的情感价值。高职教学的传承是知识、技能的传承,也是教与学情感的传承。

3.传承传统教学的活力与生命力

一是传承传统教学的活力。传统课程教学方式的优点之一是面对面交流、教學相长,在传统课程教学中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等。在传统教学具有情感的同时,让传统教学充满了活力,也提高了学习的吸引力。高职教师可以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诉求与反馈,教与学之间的信息畅通,体现出高职传统教学的课程活力,赋予了传统课程教学的魅力。

二是传承传统教学的生命力。一门优秀的课程可以让高职学生终生难忘,对于其中知识的学习、氛围的感染、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都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与优点所在,能够较好地展示高职传统课程教学的生命力。传统教学的传承是在高职教学与学习中发挥优点,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成为高职传统课程教学生命力的具体展现。

(二)高职教学的融合

以教育质量为导向,凸显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传统教学、MOOC、SPOC等教学资源优势,传统与现代教学充分结合,体现出传统教学、MOOC、SPOC之间的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具体见图2。

1.注重互联网教学资源的运用,构建智慧型高职混合式教学平台

一是遴选互联网教学资源。面对丰富多样的互联网教学资源,高职教学融合的重要工作是各类教学资源的遴选,尤其是要与高职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等知识、技能所需的教学资源相互对接,丰富与优化“互联网+”环境的教学资源。传统教学、MOOC、SPOC相互补充,创新互联网技术在高职教学资源中运用,积极选取优质、精华的高职课程教学资源。互联网教学资源遴选不断提升高职教学资源的质量,建设高质量的高职课程教学资源库,不断提升高职教学资源的素材水平,促进高职教学中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

二是互联网教学资源优化高职课程教学。以互联网教学资源为基础,在传承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发挥MOOC、SPOC的积极作用。对接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不断优化高职课程教学资源。互联网教学资源的运用应注重结合教材,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以高职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增强高职传统教学、MOOC、SPOC等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提升“互联网+”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

三是搭建智慧型的高职混合式学习平台。学习平台在于依托互联网技术,注重教与学的交流、沟通,构建传统教学、MOOC、SPOC等教学资源一体与综合运用的智慧型、交互共享的学习平台,促进持续、深度学习。

2.碎片化与整合化的教学设计,提供结构化的线上线下高职系列课程

一是知识信息碎片化的高职整合教学设计。碎片化的知识、信息需求必须使用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才能获得好的高职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互联网+”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呈现碎片化的特点,但是其教学设计必须是完整、系统化的。知识、信息的碎片化学习需求给予高职教学创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识、信息的传授、推送方面要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整体性。通过传统教学与MOOC、SPOC整合教学设计,系统性与整体性的教学设计应对高职学生的碎片化学习需求,从而保证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二是注重碎片化学习与整合化教学的优化设计。高职教学传承运用传统课堂教学计划度高、系统性强等教学优点,积极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的碎片化学习的时间较为分散、学生学习不够系统与深入等情况,通过传统教学与MOOC、SPOC的教学设计结合,进行高职课程教学的优化设计。在高职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必须要注重整个高职教学资源的整合设计,传统教学与MOOC、SPOC相互补充,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教学方式选择,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方式,凸显“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教学设计与学习进程的有步骤、有计划,体现传统与现代融合创新的整合化教学要求。

三是创新高职课程结构化、系统化设计。“互联网+”环境下,在高职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于MOOC、SPOC的融合教学设计,必须要注重高职课程结构的优化。在传承传统教学课程结构优点的同时,积极发挥互联网教学资源的优势,及时补充与完善相关的课程知识结构。按照知识点、技能培养的循序渐进方式进行传统教学与MOOC、SPOC课程教学设计与指导安排,优化课程章节、项目任务等之间的结构,体现高职融合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满足高职学生碎片化学习、持续学习等方面的需求。

3.时间、空间结合的教学创新设计

一是创新时间教学设计。充分发挥MOOC、SPOC的优势,开展有效的互联网教学资源的辅助教学,形成时间多样、灵活丰富的高职教学模式。在保证传统教学计划进度、学时、教学知识点等的基础上,设计相关课程的MOOC、SPOC,提高课程学习时间的灵活性,提高学习效果。

二是创新空间教学设计。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空间、生活空间等方面的课程学习要求,设计相应的MOOC、SPOC教学单元与教学知识点,从而满足高职学生多样化空间教学的要求。

三是时空多维的教学设计。时空多维以传统教学、MOOC、SPOC高职教学设计的时间、空间等相互依托。“互联网+”环境下,实现高职传统教学、MOOC、SPOC教学设计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形成时间与空间一体化、多维度的教学设计内容,满足“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教学时间、空间的多方面需求。

4.提升教师课程设计能力

一是注重融合教学设计能力培养。“互联网+”环境对于高职教师的融合教学设计提出了高要求。高职教师已经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需要运用MOOC、SPOC等形成融合的教学设计,增强对于相关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掌控能力,注重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高职教师需要注重发挥传统教学、MOOC、SPOC等在教学设计中的优点,以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提高综合教学设计能力。

二是MOOC、SPOC教学的互动设计。高职教师着力于在MOOC、SPOC与传统教学的融合上面下功夫,提升“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教学设计的互动效果,发挥课程教与学充分交流、沟通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高职教学的融合,以教师为主导,对接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学情分析,形成融合教学设计的互动化设计,充分展现传统教学、MOOC、SPOC互动教学设计的效果。

三是强化MOOC、SPOC、传统等教学交流。“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教师设计能力提升的重点之一在于突出传统教学、MOOC、SPOC之间的融合教学设计理念。在融合教学设计中共享各类教学方式的优点,注重教学交流,提高学习吸引力,促进课程学习的系统化。

5.线上线下结构设计,加强课程考核与管理

一是注重高职课程的线上线下结构设计。“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课堂教学融合需要注重线上线下优化的知识结构。对接高职传统教学、MOOC、SPOC等教学需要,从高职学生的知识认知、学习等方面掌握线上线下课程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结构化、选择性的高职课程知识结构体系,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传统教学、MOOC、SPOC等高职课程结构体系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结构化设计体现系统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思维,能够促使高职学生有计划、有深度地学习相应的知识单元。

二是强化MOOC、SPOC面授环节。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面对面讲授的特点,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MOOC、SPOC网络教学平台教与学的对话、交流等环节,形成知识点的智能化推送。传统教学、MOOC、SPOC融合设计要求以高职教学、学生学习等问题为导向,充分考虑到各个知识点所能产生的问题,设计相应的现场、在线等面授环节。例如,在MOOC、SPOC中增加传统面授答疑解惑的环节,提高高职课程学习的效果。

三是加强课程考核与在线课程管理。“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课堂教学需要创新课程考核,重视传统教学、MOOC、SPOC考核对于高职学生学习的督促作用,提升MOOC、SPOC在线课程的管理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注重高职MOOC、SPOC等在线课程的进度考核、学习系统考核、学习深度考核等,从不同方面提升高职在线课程的学习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徐岚.坚持还是退出?—高职学生慕课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6(10):61-68.

[2]闫丽.基于MOOC资源共享下的SPOC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5):51-52.

[3]童小素,贾小军. MOOC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5):63-71.

[4]Jonatan Casta?o-Mu?oz, Karel Kreijns, Marco Kalz, Yves Punie. Does Digital Competence and Occupational Setting Influence MOOC Participation? Evidence from a Cross-course Survey[J].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7(1):28-46.

[5]柳洁,吴欣,陈泽宇.职业院校混合式教学的运用路径研究[J].中國职业技术教育,2018(14):5-11.

[6]刘路,刘志民.欧美高校的MOOC实践困境及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17(1):98-104.

[7]Brenda Jeanett García Espinosa, Gloria Concepción Tenorio Sepúlveda, María Soledad Ramírez Montoya.Self-motivation Challenges for Student Involvement in the Open Educational Movement with MOOC[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2015, 12(1):91-103.

[8]范逸洲,刘敏,欧阳嘉煜,汪琼. MOOC中学习者流失问题的预测分析—基于24篇中英文文献的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8(4):5-14.

[9]钟丽霞,胡钦太,胡小勇.面向SPOC的生成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5):118-124.

猜你喜欢

融合教学互联网+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