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的形象

2019-06-07乔凤萍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瑞吉欧师幼教育者

乔凤萍

十多年前,我阅读了世界著名的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的创始人马拉古兹写的诗《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其中的案例让我深有感触。但说实话,我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目光停留在一个个活动中,而对其中的原理、概念却不甚了了。我们更渴望把类似的活动直接拿过来,但尝试之后却总是不伦不类,只好放弃。大家把原因归结于瑞吉欧教育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而我们还不具备这些条件,这也成为没有对其继续深入研究并实施的理由。

直到跟着Alise学习。

她是一个真正的实践者,呈现的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让我们惊讶不已。与当初读书不同的是,当我们关心活动如何发展时,她总是让我们回到核心理念,回到对儿童的解读。我们采取了边学习边实践的方式,这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作“眼高手低”,什么叫作“听懂了,记住了,但做不到”。在一次次的反思中,知道了什么是肤浅的认知,知道了缺失了实践支撑的知识不是自己的知识,开始体会“根植于内心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含义。

起初,当我们迫不及待去准备环境、支持活动、组织反思时,以为一个美好的教育马上就可以呈现。但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当我们深入研究遇到的问题时,问题一次次指向了“这到底是老师的想法,还是儿童的需求?”这一话题。一方面,我们依然习惯于主观判断,用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掌控着活动,也掌控着儿童;另一方面,每天跟孩子在一起,眼睛虽然看着孩子,可却看不懂他们的行为,也看不出来他们的需求。这是为什么?

在教研中,我们将重心调整到如何看懂儿童。透过一个个自发性的儿童活动视频,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动作、表情及他们的对话上。我们感受着孩子令人意想不到的自我探索、主动学习、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积极心态;体会着他们很清楚什么时候更愿意自己做,什么時候想与同伴合作,什么时候需要老师的支持;意识到在实际的活动中,孩子们遵循着自己的逻辑,看似天马行空却有着自己的理论;当他们可以自由掌控自己的行为时,孩子总是呈现出更多的兴趣与热情;在操作黏土、体验绘画时,孩子们并不急于创作,而是沉浸在对这些材料本身的体验中;孩子们常常会脱口而出一些直指事物本质的哲理判断,等等。

在一遍一遍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老师们由衷地说出:孩子是有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孩子能够勇于面对挑战,孩子在实践中建构自己的认知,孩子愿意与人合作和分享,孩子有能力进行深入的思考,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看待和理解环境与人……这些描述,之前在听讲中,都很好地记在了本子上,以为自己理解了,也同意了。但此刻才明白,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之前是抽象的概念,与真实的孩子无关,而现在是鲜活的行为,打心眼儿里相信了孩子。这些都是发生在专注于儿童的时候。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瑞吉欧、常青藤把“儿童的形象”作为教育的第一原则?我之前下意识忽略这一点的原因是什么?

对儿童形象的描述,其本质就是儿童观的问题。这是教育出发的源头,也是每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初心。以第一原则提出,标志着之后所有的教育皆来自对儿童的看法,而将这种看法转化成在日常中对儿童的形象描述,实现了将抽象的认知转化为形象的案例,在不断的反复中,强化了教师对儿童心理表征的形成,当他们看到孩子的行为时,就会下意识理解儿童,并给出恰当的回应。同时,儿童的形象也给教师提供了可以时时自我反省的重要依据,能很好地支持教师及时地进行自我改进。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儿童正面形象的描述,会成为儿童自我建构形象的依据,以儿童形象为基础的师幼互动,揭示了师幼关系的深层含义,教师对儿童的信任是发自内心的,跟随儿童、由儿童而生成的活动正是基于这种信任。“儿童的形象”是瑞吉欧、常青藤教育贯穿始终的动态原则,其他原则皆由此衍生。

反省自己以往的教育行为,我发现有几个非常重要但总是被忽视的问题:

一是儿童观并非伴随教育实践的始终。这体现在我们想当然地落实着来自外部的要求,而不是教育者内心的觉知。教育活动的推进,也主要依靠外部评价,教师自我反思常常形同虚设。当儿童的需求及需求满足之后的发展不能成为评价教育的标准时,儿童观就会被高高挂起,成为正确但远离实践的存在。我们假设了儿童观的正确,也几乎很少反思儿童观是否正确这一问题。

二是我们的儿童观是概括而抽象的。在这个层面,所有的教育者都会认同,在教育思想及各种报告中,也有一样的表述。看起来大家似乎遵循着相同的价值观而没什么区别,但真正回到日常的细节中,还是不是那个儿童观,却没有可以拿来操作验证的标准。换句话说,我们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缺失了必然的连接,实践不能一点一点走向理论的形成,而理论也难以一点一点落实到实践指导,即“两张皮”现象。

三是我们所有的课程、常规、教学行为、有效经验都是在哪种儿童观下建立的?它们与我面对的活生生的孩子有什么关系?作为教育者,我是要信任这些,还是要信任儿童?我们所看到的在儿童身上体现出来的效果,是内在的成长,还是外在的体现?这种追问,一定会回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总的目标上来,也必然会引出一个问题:是成人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还是孩子有他自己需求的成长?我们有很多学校、幼儿园有着自己积淀多年的可以拿来炫耀的经验与成绩,但如果在重新思考质疑中,发现价值观出现偏离,能不能彻底放下从头开始?这些问题,我们在有意无意间回避着。

四是在对儿童形象的认知中,我们潜意识会认为儿童是柔弱的、依附的、能力不足的,在这种认识下,会减少内容、限制尝试、控制行为,成人会直接帮助、要求、指导儿童,并向儿童传达“你还不行”的概念,即便增加多种鼓励,也无法改变教师不信任儿童的本质。在这个前提下,教育无论发展到多么精致,比如环境的精致创设、活动的周密设计、形式的变幻莫测、材料的丰富多样,支持的也只是成人期待中的儿童发展,而不是对儿童自我建构的关注。二者亦有本质的区别。

在教育实践中的对比,让我们可以更清晰、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儿童的形象,不是停留于认知层面的观念,而是立足于实践,让儿童形象根植于头脑、心灵、行动的鲜活的心理表征。用儿童形象呈现儿童观,直观,生动,始于教师,源于儿童,通过师幼互动发展,在发展中支持教师与儿童的共同建构。

猜你喜欢

瑞吉欧师幼教育者
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研究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师幼互动”研修纪实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印象瑞吉欧
我们的瑞吉欧方案教学探索与实践
从战后废墟中发展起来的瑞吉欧教育
瑞吉欧教育,思考孩子的100种世界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