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认同困境及培育思考
2019-06-07陈红霞
陈红霞
摘 要:诚信是增进社会认同的重要道德资源。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失信行为,不仅会污染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场域,而且会瓦解他们对社会的信任心理,更为严重的是会冲击大学生对诚信价值规范的认同。本文认为,高校可通过开展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增加诚信制度的有效供给,优化诚信道德教育范式的具体路径来促进大学生群体的正向社会认同。
关键词:诚信;社会认同;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3B-0009-03
“诚信观作为人们对社会活动的一种价值判断和取向的社会认同意识,在调整、改造和升华社会活动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见,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面对社会上普遍失信行为,大学生群体是随波逐流,还是充当诚信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这既关系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也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将诚信价值观与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意识结合起来,对弘扬良好社会风尚、维系社会信任具有现实意义。
一、诚信是增进社会认同的重要道德资源
“社会认同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这种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集体意识,让社会成员获得了一种情感认同感和社会生活的归属感。对于一个社会共同体而言,认同实际上涉及“认同什么”和“谁来认同”两个基本问题。
首先,认同什么?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和合作不可避免,在本质上是彼此相依共在的,需要为实现社会成员良性互动提供可预期的规范约束。诚实守信作为自古以来儒家伦理的重要准则,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集体品格的传承,也是当代社会共同体正常运行必需的“道德资源”。
其次,谁来认同?诚信并非遥不可及的美德,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民众应该普遍认可并应遵守的“底线伦理”。如同其他社会资本形式,诚信具有累积性和生产性,社会中恪守诚信的人越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也就越大,“能够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效率”,为社会认同提供良性循环的道德土壤;反之,诚信缺失则滋生猜疑、不信任感,大大损耗社会认同感。当下社会转型期引发的诚信缺失乱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焦虑和信任危机,需要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道德舆论声音和中坚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对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成才的殷切期待,也是社会共同体良性运转必需的“集合意见”。
二、社会诚信缺失境遇中大学生的社会认同困境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说诚信资源丰富有助于个体对社会共同体产生认同感,那么社会诚信资源存量不足则会影响社会成员的社会认同感。
(一)社会诚信缺失泛滥挤占了大学生社会认同建构的“场域”
环境影响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我国出现大量不诚信现象,并已从经济领域蔓延至社会其他领域,可以说人们已经对诚信产生了价值观上的怀疑和动摇,我们正处于诚信危机的时代。”从整个社会环境看,政务、司法领域的官员腐败、弄虚作假、司法不公,经济生活制假贩假、恶意拖欠,医患关系紧张、好心人搀扶老人反被讹等负面事件严重动摇了公众对社会共同体守望相助的信心。再看大学校园,考试作弊、简历作假、求职恶性竞争、骗取助学金、助学贷款逃债等现象并不少见,当失信风气充斥社会和校园时,单方面要求价值观尚在形成中的大学生建立正向的社会认同感极为艰难。
互联网“时—空分离”特征导致时间和空间虚化,其虚拟性和匿名性:一方面為虚假信息制造者、传递者提供了技术保护伞,降低了造假、传假的道德风险,使其成为消极影响不可低估、无处不在的幽灵;另一方面,纷繁芜杂、瞬息万变的海量信息导致大学生眼花缭乱、真假难辨,增加了大学生辨别真伪的难度,给他们造成了莫大的困惑:哪些信息是真的?谁说的是真的?尤其是热点事件的一再反转,对大学生的判断真伪增设了难度。此外,诚信缺失的负面行为在信息时代被快速传播,形成“晕轮效应”,加剧了公众内心的不安,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大学生对社会积极认同的信心。
(二)社会诚信资源存量不足弱化了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动力
“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本体性安全和信任感,而这种感受得以实现的基本机制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惯例。”中国传统社会交往以社会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人际信任与否的准则。这套人际信任系统通过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运作,不但增进了社会成员守望相助的感情深度,也成为了人们本体安全感的心灵来源。由传统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拓展了人们活动空间,却使传统信任系统运作出现功能失调,抽离了个体社会认同的信任根基。传统信任系统的断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的本体性焦虑。如今的大学生成长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从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求学,校园生活中为了成绩排名、评优评奖,有些人作弊造假,有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受此伤害的人在潜意识里产生“人心叵测”的偏执认同,在人际交往中持猜疑戒备心理,产生人际紧张甚至对立情绪。大学生与陌生人的交往亦不例外,因为其社会防范能力和辨别能力不强,遭遇上门推销伪劣产品、兼职工资拖欠、中介虚假消息、就业捷径诈骗等,加剧了内心深处的“道德焦虑”。
此外,诚信制度的供给不足引发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反向认同。在我国传统文化生活中,诚信作为做人的一种基本品质是毫无争议的,即使重义轻利的传统文化遭到功利价值观的侵蚀,人们也并未抛弃诚信评判的基本标尺。诚信考试、杜绝作弊是众所周知的考纪,《中国青年报》 曾对2000名大学生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4.3%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考试作弊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表现 ,这意味着将近半数的大学生并不以作弊为耻。是什么颠覆了这些大学生的诚信认知?据了解,很多大学生自认为能做到诚信或基本诚信,周边人不讲诚信让自己陷入不利。较之诚信伦理观,失信现象的“破窗效应”更具有侵略性和传播性,当“诚信本分使人吃亏、作弊造假使人受益”的扭曲现象屡次撕裂“德”与“福”的因果链时,守信的人备受打击,转而认同作弊“亚文化”。部分学生对诚信伦理的反向认同,看起来是他们基于利益认同的非理性策略,关键是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给诚信与作弊失信之间画出“边界”,用强制性手段制裁越界行为来捍卫诚信本分者的利益和信心。
(三)学校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对诚信价值认同的乏力
尽管强化诚信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高校也比较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表现在:其一,教育渠道单一化。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将诚信教育作为中小学和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的通常做法是将诚信教育作为道德教育内容纳入思政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的显性教育,而不太注重在专业课程中的隐性教育作用,致使诚信价值的情感说服力过于单薄。其二,教育内容不系统且缺乏针对性,诚信教育应该包括诚信价值、诚信公德、诚信美德、征信法制与经济信用、规则意识等,如果仅对零碎的规范内容进行传输,不能全面把握诚信问题并回应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诚信困惑,则会让学生一知半解,难以达到牢固树立诚信价值观的目的。其三,诚信教育缺乏长效机制,有些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参与积极性不高、支持力度不够,没有能够形成各部门齐心协力、立体式教育的有效合力。
此外,学校诚信软环境有待完善,缺乏示范性。高校诚信软环境是指,高校运转、政策、机制、文化等体现诚信为本理念,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由于市场化浪潮裹挟下的激烈竞争,高校普遍重视“知识本位教育”“能力本位教育”,相对忽视“人格本位教育”,诚信精神让位给工具理性,为了生源,招生宣传工作中夸大、美化学校的硬件设施、软件配备、师资力量等;为了通过各类评估,在宣传上报材料、接受检查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做表面文章现象;为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签约率,将毕业证发放和毕业生就业挂钩,“为拿毕业证,学生被迫提供虚假就业证明”;与此同时,教师学术造假、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等不诚信事件屡屡曝光,学校及其教育者的失范行为不仅大大削弱了学校的诚信教育软环境资源,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诚信教育的示范效果。
三、加大诚信资源增量,提升大学生社会认同感
(一)充分发挥诚信文化的涵养功能,增进大学生的正向认同
没有一个社会是百分之百诚信的“君子国”,诚信正文化总是与诚信负文化共在,区别在于诚信文化占主流,抑或失信文化占上风。尽管个体的社會认同是基于主体的自觉基础上对客体的认识、接纳乃至尊崇的心理过程,但也不可否认外在环境耳濡目染的影响。因此,应着重建设学校诚信文化,营造诚信校园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而言,可通过第二课堂、党团组织生活、学生社团活动等渠道广泛开展诚信文化的实践活动,固化其诚信情感,塑造诚信品格。对高校而言,诚信校园建设应该与其育人宗旨、治校理念、校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不仅要求大学生恪守诚信,也要增进广大教师、党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秉持踏踏实实、真诚无私的态度,在其教学科研活动、行政服务工作、后勤保障活动中贯彻诚信价值观念,抵制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努力营造人人守信的校园文化氛围。凭心而论,大学生日常生活并非封闭的校园“场域”,再加上诚信负文化的特殊性,使之具有渗透性、反复性的特征,单靠学校建设诚信文化的微环境远远不够,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动摇人的诚信观念。因此,要把诚信文化渗透到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党政机关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中,形成诚信文化建设的立体网络。
(二)增强诚信制度的有效供给,提升大学生的“本体性安全感”
相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进度,迄今为止我国在国家层面没有大学生诚信制度,而各校对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的价值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探索实践力度参差不齐,总体而言,大学生诚信建设制度化程度低。根据当务之急和成本效率,迫切需要顶层设计,打破大学生诚信建设制度化盲区。切实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 《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遵循系统化、科学化原则,可以由团中央牵头,调研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和实际诚信状况,参照一些高校的探索性成果,制定包括学生日常活动诚信制度、诚信评价和奖惩制度以及诚信档案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高校诚信体系。然后,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信用管理,全方位、多渠道收集学生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学习活动、求职创业等诚信状况信息,通过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形成比较客观准确的个人信用档案,并与入党竞聘、评奖学金、评优评先、推荐就业升学、助学还款等挂钩,严厉惩戒学术造假、考试舞弊、伪造就业材料、不履行助学贷款还款承诺等校园不诚信突出行为,让学生积极地预期诚信,获得“本体性安全感”。
(三)优化诚信道德教育范式,强化大学生对诚信价值的积极认同
认同源于人的理性思维,并非盲目服从式认同,也不能是强制性认同,马克思也说过:“真正的人=思维着的人的精神”。所以,诚信道德教育需要改进对大学生单纯进行诚信道德正当性及笼统抽象的规范要求教育范式,可结合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习、社会兼职活动等途径,引导学生从社会公德、职业伦理、家庭美德、法律规范、市场发展等角度对诚信问题进行思考:怎样确立诚信?面对失信,我们如何做?怎样增进社会的诚信?鼓励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把诚信道德的社会秩序的需要性与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性统一起来,培育道德认同中的主体独立性和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诚信自觉。
毋庸置疑,诚信危机需要诚信制度重典治理,但并非意味着无需诚信美德培育。即使出台了统一的高校诚信制度,也并非意味着我们可以迷信制度的无所不能,从而一劳永逸,因为制度设置难免有疏漏且制度长期运行有僵硬化特征,此外,要考虑制度运行的成本及有效性,离不开社会成员的诚信美德。高校诚信制度毕竟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它的良性运转依赖于人对制度信仰的信念和诚信价值观念,作为时代新人的大学生,只有努力培养个体诚信美德的向善力,尊重制度伦理的外部规约性,强化自律精神,才能担当起引领社会良好风尚的使命。
基金项目:福建省思政工作研究会项目“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研究”(JBS2014514),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日常生活中诚信认同困境与认同建构研究”(JAS180102)。
参考文献:
[1]申燕.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机制[J].现代教育,2016,(8).
[2]刘靖雯,梁卉薇,徐世超,黄俊东,程道猛.广州市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分析[J].广州医药,2016,(4).
[3]申燕.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3).
[4]余加宝,余小波,肖玲.社会心态:大学立德树人的心理前提[J].大学教育科学,2015,(2).
[5]周晓虹.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兼与《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一文商榷[J].社会学研究,2014,(4).
[6]王俊秀.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