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安丘发现“三教”石庙宇
2019-06-07王升照
王升照
摘 要:山东安丘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一“三教”石庙宇,文章通过对该石庙宇石刻造像的解读分析,考证其建造的年代以及分析“三教”对山东民间宗教信仰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三教”;土地祠堂;宗教
1 土地祠堂的简介
该土地祠堂位于安丘市辉渠镇留山东侧,上孟家村之南(经GPS测点,E:119°00'19.8",N:36°17'36.1")。土地祠堂为一整体火山岩石雕琢而成,整体呈庙宇状,高94厘米,面阔90厘米,山墙宽70厘米。后墙屋檐略高于前屋檐,后墙檐高55厘米,前墙檐高50厘米,仿硬山砖石起脊覆瓦式建筑。前后檐雕滴水为兽面状,其下仿砖石叠涩檐三层。四壁无窗,唯正面檐下题“土地祠堂”四字下方处开设拱形门洞,洞高30厘米,宽20厘米。在门洞两侧以线刻浅浮雕手法刻画了唐僧师徒四人,自右及左依次为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孙悟空一手持棍棒于肩,一手搭眼观望,作弓背迈腿状;猪八戒肩扛五齿钢钯,肥头大耳,腰系短衣裤裙状;唐僧身骑马上,头戴宝叶花冠;沙和尚位于最后,身体略显瘦小,似为挑担状(图1)。
石庙宇的东山壁上雕刻着一组道教人物,应该是东王公和西王母,但其身后都有背光。两人并排端坐于长方形案几之后,案几下方两侧分别雕刻着一个童子状人物。该组画面下刻画城门洞,故人物应该是位于城楼之上。这组人物的上方还刻饰着亭阁状圆顶形建筑(图2)。
石庙宇西山壁上雕刻着一组佛教人物。中间为主尊,头后肩上有背光,似二层火焰状,双盘跌坐于仰莲之上,手、面不清,身着通肩袈裟。其右侧为菩萨立式站姿,头后有背光一层,头、脸侧转面向主尊。其左侧为一菩萨站姿,头后有背光,衣饰、手势不详。主尊仰莲之下刻画有数层梯状台阶,其左侧有两个供养人,似为俯跪祈拜状(图3)。
石庙宇后壁雕琢最为粗糙,画面应为仙人骑鹤。因其后有一似人似鬼的人物,有专家认为是“方向氏”,那么就可以理解为死者灵魂驾鹤升仙西去,后有方向氏驱鬼。仙鹤之上的前方有云朵状雕刻。这一组人物应该是在天上。而其下刻饰着五个人物,四个大人中间为儿童,或作仰天观望,或为低头哭泣状(图4)。
石庙宇的四壁外墙皆刻饰着线刻人物浅浮雕。石庙宇石质是火山岩浆凝固形成的岩石,石质坚硬而粗糙,且密布因岩浆气泡冷却形成的众多孔洞。在雕刻人物时,因石质坚硬而极难雕琢,又因气泡孔洞多,而不易表现画面。所以我们现在来看,有些人物的衣纹面像模糊不清,或者只能看出其轮廓和线条。这四组人物既有佛教又有道教,还有死人升仙、唐僧取经等画面。
据查阅相关资料,土地祠又叫土地庙,在民间数量众多,是道教中最小的庙宇,明清时期几乎村村都有。《孝经纬》载:“社神,土地之神。”传说土地爷(神)为一慈眉善目的老者,或头戴乌纱帽,或簪发无冠,身穿长袍及地,手持一杖,弯腰弓背。他是民间的一位地方小神,所以民间对其敬奉而不畏惧。如遇村中有人过世,须先到土地庙前“报告”,也叫“报庙”,而后由土地神再向城隍庙里的城隍爷报告,这才可以给死者注销阳间的户口,死者才能升仙或进入冥府,或沦为地狱。石屋宇后山墙的画面就是刻画了此等含意。
2 土地祠堂的年代及佐证
石庙宇下有底座,为平面大石块。当從门洞中向庙内窥视时,发现庙宇内门对面的北壁上采用高浮雕手法雕刻着一组人物。该组人物为一主二仆。主像高48厘米,头戴折巾高冠,方脸大耳,高鼻方口,胡须美髯,身着广袖长袍,双手对握于袖内,从衣着比例上看似乎身高腿短。此像应该是土地爷或土地神的形象。其左侧石雕人像略矮小,高37厘米,头大面方,头似为光顶状,上身穿圆领通肩大衣,双手亦抄握于广袖中,从头部看应为佛教人物。主像右侧的人物像高38厘米,头戴冠帽,样式不清,双手抄握,应为道教人物。这组人物造像应该代表着“儒释道”三教合一(图5)。宋代对“三教”有明确的诠释。北宋张伯端在《悟真篇·序》中谓“教虽分三,道乃归一”。青州的仰天山文殊寺附近曾出土一块碑,上面刻着“三一”二字。至元代,王重阳则完全打破门户之见,鲜明地高举起“三教一家,三教平等”的旗帜。他在诗中说:“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儒门释户道相同,三教从来一祖风。”又说:“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义理显时何有异,妙玄通后更无加。”他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三教者,不离真道也;喻曰:似一根树生三枝也。”
庙宇内西壁上雕刻着似人非人状造像,高34厘米,肩宽15厘米。像头生双角,头发上扬耸立,粗眉倒立,面目狰狞如恶鬼状,双手下垂握于腹下(图6)。
屋宇内东壁上雕刻着一尊头戴明代乌纱官帽人物造像,高32厘米,肩宽15厘米,腹间系袍带(图7)。从其头戴的官帽和腰间蟒袍看,该造像应为明代。因此,同样也可以证明该石庙宇应雕凿于明代。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石庙宇是从底部开口开凿的,先凿刻出内腔及内部人物后,再反扣在石座之上的。可以想象当时的雕刻艺人在雕琢内部这五个人物时的情景,艺人通过正面的门洞作为透视孔,双手在屋宇内腔中进行雕刻,由此可见当时雕刻之难度。
这件“三教”石庙宇或者说“土地庙”小屋,小中见大,粗中见细,既表现了当时工匠妙手天成、匠心独运,又体现了当地的信仰为“三教合一”的信仰。
3 “三教”对山东地区的影响
“三教”在明代之前是在王重阳大力倡导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一种民间宗教。在元朝国师丘处机的倡导和推动下,至明代在山东广大地区普及。因其教义简明、修行方便,利于在民间大力推广。王重阳祖师有诗把人生悟道比喻成下棋,《叹世》诗:“堪叹世间名与利,朝贪暮爱没休时。悟来恰似观棋者,迷后浑如败者棋。”王重阳在宁海马钰家中修庵传道,取名“全真教”,其实是遵循了“三教合一”的宗旨。他在宁海登州一带陆续点化接纳了七大弟子后,又建立起了“三州五会”。史料称“远近风动,与会者千余人”,山东半岛被视为全真道教“三教合一”的发祥之地。
至于石庙宇正面上的师徒四人取经图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从目前考古发现看,它最早在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著作中有如下记载:景佑三年(1036),欧阳修与友人同游扬州寿宁寺,看到该寺经藏院的一面墙壁上有五代时绘的玄奘取经画,相当精美,堪称“绝笔”。后来,北大考古学家宿白教授与敦煌文物研究所常书鸿所长考察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时,陆续发现了榆林窟的第2、第3、第29窟的壁画上都绘有唐僧取经图,皆为西夏时期的作品。我们这次在这座小小的道教庙宇上发现唐僧取经图,不仅说明经过了千百年的神话传说永留民间,更能证明佛教、道教和儒教相互包容,在民间相当普及并广泛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