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构建小学古诗核心教学内容
2019-06-07翁秀萍
翁秀萍
摘 要:古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语言的艺术。教师教读古诗词应在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词的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词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文章以统编教材小学几首古诗为例,探讨如何基于古诗的语用点,构建小学古诗教学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古诗;语用;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0-0040-02
一、沉入文本对话,找准语用
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发现。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发现文本表达特色的过程。教师想要掌握文本的语用点,就必须在走进课堂之前,精细研读文本,以洞悉文本明显或暗藏的奥妙。语文学习是开放性的、多元化的,一篇文本可供学习的点很多,但真正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却需要教师细心去发现。
(一)关注朗读,感受古诗语言之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落实低年级古诗的语用教学,必须“读”占鳌头。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四首古诗,有三首是绝句,一首为民歌。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诗歌体裁,明确读的基本要求,遵循读准(字音)、读顺(节奏、韵律)、读美(画面、情感)的规律,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落实古诗教学朗读语用。
(二)关注字词,品味古诗语言之妙
因为古诗文体特征,诗人在遣词造句上向来很注重字词的选用。教师在文本精读时,应该关注诗人的选词用字,引导学生透过字词,洞察诗词旨趣和诗人内心情感。古诗中常常蕴藏着诗眼。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犹如人之有目也。”教师应敏锐地发现诗之眼,一字一词将学生引入诗中境界以体验诗人的情感。
(三)关注画面,领会诗人独特情感
古诗教学,应透过字词读到画面,跟随字词,懂得想象。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前两行写景,营造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道出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展示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夜宿山寺》想象夸张、绝妙,渲染山寺奇高的非凡气势,表达诗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敕勒川》字里行间有着浓郁的草原气息,歌咏大草原的苍茫辽阔、壮丽富饶,抒写敕勒川人民热爱家乡和生活的豪情。
二、选准教学策略,落实语用
教师在读透文本之后,应该思考和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在课堂的有效时间内,落实文本中的语用,让学生学有所得。
(一)层次朗读,读出古诗之味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是叩开古诗意境大门的钥匙,能撬开诗人的情感核心,达到与诗歌意境的完美融合。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一遍遍体味,品出古诗之味。首先是读准(字音)。低年级的生字教学是课堂里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落实读的语用,必须从“读准”开始,这是基础,更是基石。例如《夜宿山寺》中,“宿”和“寺”的读音为平舌音,而中间插上一个翘舌音的“山”字,部分学生在朗读时容易平翘舌音混乱,此时就需要采取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正确读好诗题。其次是读顺(节奏、韵律)。诗歌具有音乐美,主要取决于节奏。在读准的基础上,应读出古诗的韵味,即读好古诗的节奏。最后是读美(画面、情感)。通过平仄、轻重区分,带上想象读,读出画面來。层层递进,增强语感,落实语用。如讲授《夜宿山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危楼高百尺”中的“高”字强调读,读重读长,来显出山寺之高,边做动作边读“手可摘星辰”、轻声慢读“恐惊天上人”等来模仿诗人当时的神态,营造诗中情境。
但是,诵读不能简单停留在齐读、自由读、比赛读等浅层上,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味其语言美,继而发自内心地朗读,读出诗情画意。如在讲授《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教师问:“看到水光潋滟的湖面,你心情怎样?”学生答曰:“激动、赞叹、热爱、向往……”然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诗。接着再问:“其实啊,晴天的西湖美景比比皆是呢!假如你就是大诗人苏轼,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在这万里无云的天空下,你还会看见哪些风光呢?”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读第一行,用自己的朗读抒发内心的独特感受。如此再三诵读,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好”字一字千金的恰到好处,领略古诗语言的魅力所在,又能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并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二)聚焦诗眼,品出古诗之意
诗歌的语言精练,诗人在挑词捡字时可谓做足了功夫,教师在课前的文本深读时应该对诗人的用词之妙了然于胸。抓住“诗眼”,牵一发而动全身,捕捉全诗意境。例如,在讲授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文时,我讲了王安石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传说,同时想试试学生能否学王安石那样,把“绿”字替换下。让我惊讶的是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有说改成“抱”的,改成“拥”的,改成“亲”的,改成“哄”的……最绝的是改成“艳”字,该学生煞有介事地问了同学三个问题:“第一,你知道桃花、梨花、迎春花什么时候开花吗?”“春天。”“第二,桃花、梨花、迎春花各是什么颜色?”“粉红色、雪白色、金黄色。”“第三,请问这三种花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其他学生立刻傻了,我也呆了:这是什么问题?这小家伙得意极了:“我就知道,桃花、梨花、迎春花都是先开花后长叶。所以,你们想一想,春风一来,是先艳呢,还是先绿呢?”这么一说,还真有道理,掌声热烈响起,学生服了,我也服了。这是学生在课堂进行生生对话交流碰撞的最精彩的一幕。它让我收获颇多,在以后的课堂上我更注重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通过创设诗意的对话情景,让学生直接面对如诗如画的文本,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构建理解的桥梁,弥漫诗意的云烟。而教师,要作荡水,要作击石,努力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诗人,拨响他们心中诗的琴弦,让学生的张扬个性、飞扬灵性在彼此智慧的激荡中创设出课堂的诗意馨香。
(三)想象画面,领略古诗之境
诗人的情感是借助形象表现的,要读好、读活一首诗,须加入自己的联想或想象。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或是将自己当作诗人本人,从诗人的角度进行感受,或是将诗中出现的景象于脑海浮现,再现逼真的情景,或是加上学生平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融入自己的情感经历和情绪,如此,学生才能走进诗中的意境,品悟到诗的奥妙和精髓。例如,白居易的《草》是一首咏物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草”的顽强生命力,全诗的主旨句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教授本诗时,想象可以帮助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下面是教学片段:
师:小草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生:小草在生长中可能会缺水。
生:小草可能还没长大就被人踩踏。
生:我看到有些小草挤在石头缝中。
师:是呀,小草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随时会被风吹被雨打,遭受很多的困难。这不,小草又要面对熊熊大火,它该怎么办?
生:勇敢面对。妈妈给我说过邱少云叔叔的故事,小草和他一样勇敢。
师:太棒了!是啊,他们都非常勇敢!小草还会说些什么吗?
生;大火呀,我不怕你!只要春天来了,我还会再次发芽长大!
师:你们说得真好!
如此师生之间的问答可以引发学生对诗的主旨进行思考,在想象的作用下逐步深化情感,与诗人白居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肯定和赞扬小草的坚毅品格,达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同时让诗歌中静止的文字舞动起来,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生动情景中,领略古诗独有的美妙之境。
三、关注核心素养,内化语用
语文核心素养提出,让语文素养在原有的听说读写思想上加入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等内容。语文教师心中要有核心素养意识,以构建核心教学内容,并通过课堂传递给学生,学生才能在特定情境中习得并运用,从而提升语文素养。例如,在讲授《夜宿山寺》前两行诗时,学生能够从“高百尺”及“手可摘星辰”中感受到山寺之高。于是我追问学生:“山寺之高,让人一伸手仿佛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那么若是你站在這样的楼阁之上,你还想做些什么?”学生回答:“手可摸明月”“手可触云彩”“脚可踩云朵”等。是啊,抬头就是夜空,就是星辰。那么,低头呢?你又会看见什么?学生说:“一低头,就看见了悬崖峭壁。” “低头望不见山下,只能看见云层啊!”我不由得惊叹。同样是说云朵,但低头见云却比抬头触云更能显示山寺之高。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夸张的想象并能了无痕迹地进行运用。这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是语用的吸收内化。
诗意似一股温柔扑面的春风,似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课堂上,教师眼笑眉开,学生就会燕舞莺歌;教师柔情似水,学生就会情深似海。教师用诗一般的导语,引导课中激昂顿挫的朗读。在朗读指导中,引导学生读出情,读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出形,边读边在脑中掠过电影画面,使文本中的美丽画面一闪一闪。例如,王崧舟老师《枫桥夜泊》的课堂,就激发了学生们内心的情意,使课堂呈现出“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美感。我们从中读懂了诗人的“愁眠”,听清了千年前的“钟声”,触摸到“明月”的意象。这是何等的享受!现代与古代的情感交融在一节课上,缠绵出无尽的情意。朗读的真正目的就是让童心回归生活,让生活陶冶人格,让人格升华内涵。
参考文献:
[1]闫 学.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沈火种.有效诵读,叩开诗文意象之门[J].语文教学通讯,2010(Z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