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的调研
2019-06-06张慧艳
张慧艳
“互联网+”思想的提出使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第三方支付也在此基础之上孕育而生,成为新宠。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至2015年,第三方支付交易额高达31.2万亿,2016年高达58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5.6%。以支付宝、微信为首的第三方支付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习惯。
许多学者也开始基于第三方支付,研究它对于消费的影响。首先,部分学者指出第三方支付减少了支付成本,进而促进了消费。蒋晓平等(2015)的研究指出移动支付平台操作简易,更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促进了网购意愿。史宸晖等(2017)也指出第三方支付因不用找零等特点成为大学生使用频率很高的支付形式。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形式,激励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王琦等(2017)指出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不同的支付方式对消费意愿影响显著。杨晨等(2014)的研究认为第三方支付使得支付与消费的联结松散,消费者在使用时现金的“损失”感减少,这提升了消费的愉悦感从而促进了消费。
总的来说,以往的研究大都从某一方面研究第三方支付对于消费的影响,缺乏全面的对于第三方支付对消费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留下了较大的调研空间。鉴于大学生是未来的主要消费者,其消费行为受第三方支付的影响更甚,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则更具有意义。因此,本文选择以扬州大学商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具体探究第三方支付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扬州大学商学院的学生,对不同年级、专业的同学,线上线下共收回有效问卷127份。同时,有目的地随机选取了20余位同学进行访谈,再结合相关文献,多角度得出数据。
通过初步分析,我们发现第三方支付对大学生的支付习惯影响较深。近乎90%的大学生几乎每天都会使用第三方支付,这与史宸晖等(2017)的研究不谋而合。有的同学在访谈中还表示若实体店没有提供自己惯用的第三方支付,他们有时甚至会拒绝消费,更是说明了第三方支付的重要地位及对大学生支付习惯的影响。
二、第三方支付影响消费行为
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第三方支付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具体可概括为对消费需求、消费偏好、消费体验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第三方支付影响消费需求
根据“理性人”假说,消费者是否购买产品是基于对产品的正负面效用的理性考虑的,而与支付方式无关。但事实上,支付方式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在这里,我们以使用第三方支付前后对比所花的金额来衡量消费需求的变化。
如图1所示,65%的大学生表示在使用了第三方支付后,所花的钱与原来相比变多了,仅有1.6%的同学表示花钱比以前少,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受支付方式的影响而提高了。调研的结果也与常京京(2016)相吻合,其指出多样化的支付方式让消费更加高效便捷,极大地提高了消费需求。
大学生消费需求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访谈中,有些同学感叹其上淘宝是为了省钱,结果却花了更多的钱,买回来一堆无用之物。很多贷款软件如“蚂蚁花呗”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不理性消费甚至无效消费的形成。
(二)第三方支付影响消费偏好
消费需求的变化也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的消费偏好特指在第三方支付下对线上或线下购物的偏好,通过交叉分析说明男女同学对此问题的不同反应。
男女生由于消费习惯、经济情况等不同,受第三方支付的影响程度也略有不同。从图2可以看出,女生明显比男生偏好线上购物,从线下基本不购物到线下购物比原来多的人数呈下降趋势,而男生则呈上升趋势。很明显,大部分男生对于网上购物似乎没有那么偏好。我们也了解到,女生在休闲时间逛淘宝、京东等app的时间比男生多,产生的线上消费也相应的偏多。
(三)第三方支付影响消费体验
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带给人不同的消费体验,也因此形成不同的消费行为。这里所研究的第三方支付对消费体验的影响主要分为支付体验和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体验。
由图3可得,有接近69%的大学生在使用第三方支付时感到了购物的愉悦,并未感受到金钱的实质流失,从而是促进了消费,仅有17%的同学如线下购物一般感受到了花钱的痛苦。
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在消费时,当人们使用现金支付时,失去现金的过程是可见的,流失感会很强烈地影响着购物欲。而当使用第三方支付时,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行了,这种流失感并不强烈,因而人们感受到的购物的愉悦感占多数。大学生作为一个购物欲似乎本就较为强烈的群体,当支付与消费之间的联结变得松散时,此种消费体验更甚。
当然,使用第三方支付也存在着风险,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它的发展。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半的同学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其余的同学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一些平台使用问题,这种不好的使用体验也是部分同学很少使用第三方支付的原因。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第三方支付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大学生在支付时愈加感受到愉悦,因而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不理性消费随之产生,但大三方支付平台所存在的一些风险问题也让一些使用者止步。
为此,针对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大学生不理性消费观和支付平台风险问题,我们从大学生、第三方支付平台两个角度提出几点意见。
(一)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费基本还是由父母提供,在这个感性消费的时代,大学生在消费时应当全面考虑家庭承受能力、物质需求等,形成适度消费观。使用第三方支付购物时,不能形成不合理消费,应正确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便捷生活。
同时,大学生自身应当通过适当的措施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在支付过程中有意识地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泄露。覃凯(2015)也指出大学生需通过关注互联网环境动态等方法规避第三方支付风险。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尽职尽责”
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当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护好消费者权益。首先,平台应做好個人信息保护工作,在搜集客户信息时承诺严格保密个人信息,提高用户的安全感。其次,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尽到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义务,对于一些必要的信息应当做到告知,且应保证其真实可靠性。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第三方支付对于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消费偏好、消费体验三个方面的消费行为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从大学生自身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两者出发提出相关意见。(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项目基金:扬州大学科创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2018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