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18年度全市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9-06-06侯镜娟
侯镜娟
2018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经济形势,西宁全市上下全面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创新举措、敢于担当、奋于拼搏,我市国有企业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进一步显现,呈现出稳中有进、结构向优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2018年西宁市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两项资金”居高不下,运转压力加大
2018年,企业货币资金达88.9亿元,仅占流动资产总额的9.4%,存货和应收账款总额达405.14亿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42.9%,年底存货占用大量流動资金,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加剧,同时部分企业清欠工作滞后,清欠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少数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应收账款依然在增加,造成企业资金十分紧张,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二)企业规模偏小,总体实力不强
2018年,全市快报中纳入155户国有企业,较前上年相比增加24户,但就企业规模上来看,经济实力普遍偏小,总体实力不强。多数小、微企业流动资金匮乏,资本积累不多,产品结构单一,生产成本较高,技术装备低下,市场价格走势趋同性高,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
(三)企业成本上升,结构不优,经营难度日益加大
企业成本上升成为企业风险的主因。目前,企业财务成本、人力成本、水电气价格攀升等,盈利水平下降,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受挫,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受人工工资上涨较快影响,多数企业出现用工流失、招工困难的情况,部分企业面临长期用工短缺问题。结构不优是我市企业结构欠优,整体竞争力不强,突出表现在企业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配套能力差;高新技术水平不高,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二、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实力
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减税降费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专项资金支持,一是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节能减排、扩大就业、专业化发展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等;二是充分发挥绿色产业引导基金和绿色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加大对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技术创新、科技研发、绿色产业产品开发等的扶持,同时引导带动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三是要帮助中小企业更新发展观念,调整经营结构,坚持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道路,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创优,形成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
(二)积极开拓市场,引导企业快速发展
各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等机遇,指导企业主紧紧围绕主业及其产业链,精耕细作传统市场,巩固提升新兴市场。密切关注和深入研判经济形势变化,提前做好各项应对措施和预案。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营销模式,增加适销产品品种,挖掘市场需求潜力,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供给水平。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销策略,加强与重点客户合作,努力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
(三)突出抓创新转型,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政策措施,推进工业制造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逐步提升工业制造的智能制造水平。一是建立完善创新体系。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二是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在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新的技术趋势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端产品和成套设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发展工业物流、信息服务及外包、电子商务等,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要素配置、市场开拓、产业升级的支撑能力。
(四)拓宽渠道,构建融资服务平台
通过信用担保集团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壮大担保体系,构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融资平台。一是做强担保平台。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外来资金进入我市融资担保行业,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着力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管理规范、信用良好的担保机构;二是设立融资担保基金。西宁市财政局将2000万元风险池资金划入西宁市信用担保集团,由西宁市信用担保集团负责设立绿色担保基金,并制定绿色担保基金方案。主要用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保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基金将按照“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保本微利、管控风险”的原则,以募集方式吸收金融社会资本投入1800万元,壮大基金规模。三是构建征信平台。针对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措施的实际,依托小微企业“风险池”资金,加强与相关专业银行、担保机构的合作,优选一批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开展企业信用调查和评估,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库,争取年内在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方面有突破,有成效。
三、结语
总之,纵观对西宁市2018年度全市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的分析,可知其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西宁市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