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发展路径探析
2019-06-06牟洁
牟洁
领导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它表现在学生的领导才能之上。与一般的毕业生不同,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他们今后会肩负重要的职责,领导力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管理,提升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建立有凝聚力的集体。近年来,我国学者愈加关注国内女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情况,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女大学生的领导力状况,提高她们的自信心和女性参与国际社会事务的能力。本文就结合实际,对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理论研究加以分析,并做好具体探究,为促进女大学生领导力的提高提出有效的意见。
一、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理论研究
(一)领导力内涵研究
当前,有关大学生领导力的内涵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但是主要方向和大体意义基本相同,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大学生领导力是相对独立的体系,是学生综合素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该理论进行溯源可以发现,领导力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在发展脉络上经历了领导特质、领导行为以及领导情境三个阶段。从本质上而言,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是一个人在群体中重要地位的体现,能够起到凝聚集体的作用。同时,领导力也表现在获得追随者的能力上,其他人愿意主动跟随某一人,并按照其标准执行工作。
(二)对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本土化的研究
我国领导力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方式相对单一,有关领导力的研究经常忽视女大学生这一群体,没有将其进行独立研究。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手段目前主要是移植借鉴国外已有成果,在相关发展路径的分析上缺乏科学性,无法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女大学生领导力提升策略。 。
二、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建立系统的女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有关女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能够参与实践的女大学生不足十分之一,学生施展的机会少,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起来。不可否认,相比于男性而言,女性在体力上存在不足,但是女性也有自身的优势,她们看问题更加成熟、细致和变通,在领导团队过程中能够起到以柔克刚的作用。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制定健全的计划,通过按部就班的落实予以实施。对此,各大高校应该制定健全的领导力教育体系,设立独立的课程,开设相关理论教学,并给予女大学生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号召力、影响力、前瞻力等方面的教学,完善课程内容。
(二)树立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科学目标
女性作为世界的半边天,她们的能力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人口的素质和世界的推动。而女性的领导力教学并非要让每个人都成为领导,而是要通过预设教学,提高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大气,更有家庭和社会的担当与责任,比如:一位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协调和管理好家庭及外部关系的女性一定更有价值感,也对社会更有贡献。因此,我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应该落到实处,确定教学的目标与核心,通过为女大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挖掘她们的领导才能,让她们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三)对女大学生开展的专门化、系统化的素质教育
女大学生作为占据一半高校学生数量的人群,她们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女大学生的领导力培养要针对女性的性别气质特点和社会文化现实,涵养女大学生的个人领导能力。女性领导力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女性的领导意识和领导素质,强调女性有能力打破传统男权为主体的权力关系,形成独特领导力,提升青年女大学生的性别自信和综合能力。同时,要推动女大学生领导力教学创新,通过多元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在教学中除了开展像课堂讲授、研讨班、工作坊以及多媒体演示等这些常规的教育方法之外,还积极探索开发了一些别具特色的方法,如:团体辅导、个人体验、角色扮演等。部分高校基于女大学生开展“蒲公英创业计划大赛”、“青年领导力发展峰会”等行之有效的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培养方法,对于女性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结语
女大学生是未来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教育更应该不断创新,注重对学生领导力的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機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明确她们领导力提升的发展路径。(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