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2019-06-06叶嘉棣

今日财富 2019年12期
关键词:系统控制决策机制

叶嘉棣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核算,成为政府部门内部改革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目前的廉政建设现状来看,政府从来都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松懈过。近年来,政府部门的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查处腐败固然重要,但预防腐败更重要。只有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才是促进部门廉政建设的根本。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它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 宗旨是为社会服务, 主要从事教育、 科技、 文化、卫生等活动。因此,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的有效控制,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促进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廉政建设的现实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针对于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进行以下探讨:

二、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

良好的控制环境,会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起到促进作用。事业单位的控制活动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设立合理的制度章法,依据现代管理理念,科学的进行单位内部管理,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实现整体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还需要设立合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建立授权和责任分配办法,确认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因事设人、 视能授权、责任到位,且责任与权利对等, 依次来增加组织的控制权和控制意识。运用不同的管理控制方法,如目标控制 、计划控制、定额控制、预算控制、规章制度控制等各种管理控制方法, 掌握控制点和控制办法 。保证控制制度精准落实,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才能真正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三、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人的内部控制

要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最主要的方面,是在于对于人的控制。通过对人的控制实现对财的控制和物的控制。首先,财或者是物的内部控制和程序,不管怎么去完善,都需要人去操作执行。因此,这就要求主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揣测下属的心思,从而设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出现“阳奉阴违”的现象,达到管理人员的目标。其次,人既是控制的主体,也是控制内容的直接体现。因此,只要对人的行为进行合理的约束规范,自发的遵循制度准则,提高人员素质,这种控制就会失去必要性,而自然的形成合理的控制系统;。反之,若人的行为不符合规范,就必须依据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和监督,实现单位内部控制。

因而, 内部控制的技术性要素可以看做是财务的控制方法、制度、机制、程序等,而人作为内部控制中的理念性要素,对控制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实现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除了要掌握一些技术性的东西,还要在实践中学习总结一些理念性的东西!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成败关键在于员工素质的高低程度,素质的高低决定工作人员是否具有忠诚、 正直的品质和优秀、勤奋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来保证内部控制的实施。

因此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仅要求专业技术性强更要求他们的法制性强、政策性并且还需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涉及到所有公务员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所以单位应注重员工的后续培训以适应管理的要求。

四、通过议事决策机制或者授权审批机制控制

通过进行集体研究、技术咨询、专家论证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是合理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决策合法、合理、合规、科学的一项重要控制措施。这种机制下,当事业单位内部有大额资金使用、基建项目建设、大量设备采购、举借大额债务等重要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时,应当有内部骨干及财会人员共同研究决定,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复杂业务,需经过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杜绝出现个人擅自决策。

授权审批控制是指在明确各单位部门个性业务活动的前提下,对活动或者项目进行程序、范围、缺陷的相关确认,审批人不能越权审批,经办人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将每一项业务活动的经济事项和审批流程记录在案。

虽然近年来,一些监督检查案例发现,血多部门在内部决策和审批方面都设立了控制机制,但发现执行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如一些行政单位经过层层审查和确认,却仍然会发生贪污挪用的现象,说明在审查环节的作用并没有在真正的发挥出来,因此事业单位内部需加强审批机制的控制,促进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权利,实现有效的审查。

五、有效、透明的监督机制

審批机制别的不能贯彻落实,说明不管机制设计的再优化合理,都没有办法有效的防范风险。此外,每一项机制的控制需要其他的机制的配合才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议事决策机制和授权审批机制的有效执行,需要专业能力培养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的配合。 只有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建立完善合理的监督机制,才能起到规范作用和追踪作用,有效、透明的监督促进财政的管理和控制。

六、预算控制机制

财务预算的控制是指通过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实现对经济支出的合理控制和财政的风险控制,通过加强越算的计划、执行、分析、决算、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实现单位内部会计资金的合理控制。由于一个项目的预算瘦很多变化的因素影响,所以舍业单位内部必须要建立起这种跟进机制,指定专人负责收集、跟进、整理、归档这种预算数据的文件 。对各个部门之间预算风险的规避起到重要作用,有效应用财务信息和相关材料,对预算执行进行有效的规划,董涛监控预算信息,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和李的改进措施。

七、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是指健全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规范财会的工作操作,明确会计的支出凭证、财务报告处理程序、会计账簿、档案管理,来保证财务的会计报告和决算报表的处理准确性和真实性。

会计系统控制的实现是单位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只有落实好会计系统控制的有效执行,才能加强单位内部控制。

八、信息技术控制

所谓内部控制即是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结合,而两者的密切联系必须依靠信息技术 来实现。信息技术控制是通过指定专门机构或岗位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档管理,规范信息 系统开发、运行和 维护流程,建立用户管理制度、系统数据定期备份制度、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和泄密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政府部门信息网络系 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便于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勾稽核对,及时发现和堵塞业务管理中的漏洞。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事业单位细心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也逐渐提升,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信息技术的控制还有待加强,在以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中,加大自动化管理软件的开发,维护投资力度,实现自动化信息技术控制,将对提升管理单位内部控制的水平有重大意义。

九、结语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的有效控制,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促进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廉政建设的现实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针对于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以下提出七种提升策略:1.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2.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人的内部控制3.通过议事决策机制或者授权审批机制控制4.有效、透明的监督机制5.预算控制机制6.会计系统控制7.信息技术控制。(作者单位:天津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系统控制决策机制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分析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物流企业系统控制中的并联与串联控制比较研究
皮革机制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