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英民营经济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9-06-06周俊

今日财富 2019年12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

周俊

一、民营经济主要特点

(一)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张

2017年,我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00.58亿元,比上年增长8.5%,绝对额是2015年的1.25倍,年均增长9.3%。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24亿元,是2015年的1.08倍,年均增长13.6%;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66.75亿元,是2015年的1.19倍,年均增长8.8%;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25.59亿元,是2015年的1.55倍,年均增长24.34%。

(二)民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十三五”以来,我县始终坚持产业为魂、文旅为媒、效益为重、民生为本“四为”发展取向,经济持续发展,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我县民营经济结构由2015年的9.42:70.01:20.57调整到8.19:66.37:25.44。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3.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4.87个百分点。受种养殖业低增速发展的影响,第一产业民营经济总量扩张有限,比重逐年下降;受益于“优秀旅游城”建设和“扩大内需”政策利导,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三)民营经济占比不断提高

随着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张,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稳步提升。2017年,我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61.9%提高到63%,年均提高0.55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占比看,一、二、三产业民营经济分别占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35.22:70.55:57.92调整为32.55:81.6:48.69。因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较弱,对集体经济撼动力较差,一产业民营经济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滑;因工业经济发展壮大,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第三產业民营经济发展趋缓,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略有回落。

(四)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源

民营经济规模迅速扩张,有力地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尽管我县民营经济起步较晚,但后发优势明显,民营经济发展步伐越来越快,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对全县经济贡献尤为突出。2017年,全县GDP增长8.3%,民营经济贡献率达到了63.4%,拉动经济增长了5.3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二产业民营经济是助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二、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2%、46.3%、15%。在第二产业中,民营工业占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87.8%,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2%,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

(五)全民创业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已由早期的分散粗放经营向集约化发展,规模实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县登记的个体工商户11619户,私营企业1826户,私营企业户数比2015年增长了327户;私营及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金1072545万元,比2015年增加了354729万元,增长49.4%,其中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金91760万元,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980785万元,分别比2015年增加了17355万元、337374万元,增长23.3%、52.4%。随着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四川盛马、锦泰石化、南华纺织、天骄纺织等一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脱颖而出,奠定大英工业基础地位。

(六)民营经济服务社会能力提升

民营经济已成为活跃市场的“兴奋剂”、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增加收入的“活源泉”、城乡统筹的“推动力”。民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不但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增加了税收,还为社会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就业问题,为促进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七)民营经济提高了整体经济活力

民营经济在竞争性领域日益活跃,改变了国有经济的垄断格局。一方面,民营经济促进了国有企业中的低效部门因竞争压力而提高自身的资源配置率,激发了企业内部活力;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对一些长期经营不善、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进行收购、兼并、租赁、承包等,不仅减轻了政府负担,而使国有经济退出一些竞争性行业,保证了国有资本的优质高效,促进了国有经济历史性、战略性调整。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民营经济发展较快,但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企业素质不高,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是私营个体企业业主大多学历不高,许多经营者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和市场决策能力,追求目标短期化,没有干大事的气魄,影响了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二是经营方式落后,部分私营企业主仍采用作坊式生产,家庭式管理,没有健全的财务、统计报表制度,也没有严格的核算方法和管理制度;三是企业职工素质不高,多数企业对员工缺乏培训机制,职工整体素质较差,制约了企业经营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二)产业发展失衡,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

一是企业经济类型单一,缺乏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在我县的民营经济行业分类中,只有内资的私营及个体工商户;二是涉足领域狭窄,传统领域行业比重大。在我县民营经济中,商贸企业主要批发零售为主,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份额较少;在工业经济中,主要产品为粗放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少,抵抗风险、持续发展能力较低。

(三)民营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经济支撑点

尽管我县民营企业规模逐年扩大,但相比规模仍旧偏小。民营企业的原始积累较小,使用的多为淘汰陈旧设备,技术落后、产品单一,R&D经费投入不足,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能力十分有限。

(四)民营企业融资难,资金制约发展压力大

民营企业本身自有资金不多,符合抵押的资产较少,难以达到抵押贷款条件,靠银行贷款很难;民间借贷风险大,成本高。私营企业主大部分精力放在组织资金,维持简单再生产,企业规模难以扩张,效益无法提高,有的企业苦于资金不足而停产倒闭。

三、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优化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既要清理取消不平等政策,又要出台鼓励、激励、奖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利政策;二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主动热情服务、优质服务;三是优化市场环境,建立自强、自律、诚信、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机制,促进市场正当有序竞争;四是优化法制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安全保障力度,让民营企业安心、合法生产经营。

(二)搞好规划,明确发展重点

一是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根本战略,制定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按照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四为”发展取向和“三大”战略目标,选择一些重点园区、行业、企业、名优产品率先突破,以点带面,示范推广;二是要充分利用“成渝经济区”规划的大好时机,推进民营经济集聚化过程,重点发展新型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延长传统行业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招大引强,项目支撑发展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奖励机制,实施全员招商、以企招商,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后劲;二是及时对接项目,编制项目、包装项目,报批项目,未雨绸缪,提早安排,增强针对性,提高成功率。

(四)加大扶持,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更新改造,帮助民营企业申请技改资金;二是鼓励民营企业拓展进出口业务,支持企业申请外贸经营权;三是鼓励民营企业人才引进,支持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和大学生在民营企业就业;四是鼓励企业从事国家倡导的产业,参与生态建设和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活动;五是建立政府、银行(含金融担保机构)、企业协调机制,突破民营企业资金制约瓶颈。(作者单位: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财政局)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一种简易实用的液体比重计对陶瓷砖喷釉工序的改善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
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