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库区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2019-06-06陈仁安

今日财富 2019年12期
关键词:库区经济带长江

陈仁安

近年来,重庆库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着力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绿色发展成效显著。但在新时代,重庆库区绿色发展既面临一系列战略机遇,又存在诸多现实难题,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加快推进重庆库区绿色发展。

一、重庆库区绿色发展面临的时代机遇

(一)绿色发展成为时代理念

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是大势所趋,支持《巴黎协定》落实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从国内形势来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发展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新的升华。新发展理念已成为我国发展实践的指挥棒。

(二)国家宏观战略定位带来的机遇

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重庆库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既有城市化地区,又有农产品主产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就限制开发区域功能定位而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出:限制开发区域作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但也允许适度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允许发展那些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当地资源环境可承载的产业,允许进行必要的城镇建设。可见,主体功能不等于唯一功能。明确一定区域的主体功能及其开发的主体内容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并不排斥该区域发挥其他功能。这为重庆库区绿色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三)长江经济带建设产生的机遇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重庆市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要先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可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核心思想。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对长江经济带发展进行了四大战略定位。四大战略定位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导航定向。习近平同志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回应时代命题所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长江经济带“四大战略定位”使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无疑会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步伐,将为地处长江中上游的重庆库区绿色发展带来重要战略机遇。

(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造的机遇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等。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发布,提出到2020年,构建起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8项重要制度。十九大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新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立完善,为重庆库区绿色发展创造了机遇。

二、重庆库区绿色发展存在的现实难题

(一)绿色转型转而不快

当前,重庆库区各区县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绿色产业发展力度,但因创新驱动力不足,致使绿色转型转而不快,突出表现在:一是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比例失调。尽管各区县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但电子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智能装备、环保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发展仍然滞后。二是现代服务业發展缓慢。目前,重庆库区的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商务会展、科技服务、文化创意、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与旅游休闲、商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三是农业现代化推进不力。当前,重庆库区农业的集约化、生态化、特色化、设施化、多功能化水平不高,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不到70。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

第一,重庆库区的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纳入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巫溪县纳入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武隆区、石柱县纳入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其余区县纳入成渝地区和长江流域主产区,致使重庆库区整体性保护难度增大,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第二,重庆库区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续推进,工业废水及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仍然偏多,风险隐患大。第三,重庆库区的城镇、工业园区是重庆库区发展的重点区域,是新时代重庆库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而这些区域地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

一是法律政策体系建设滞后。比如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但由于相关生态法律法规在重庆库区宣传普及的力度较弱,缺乏细化可行的实施细则,生态执法监督检查跟不上,重庆库区的生态执法效果还不理想。二是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不配套和激励不到位的问题还很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诸多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违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逆向激励机制还存在;违背新发展理念的逆向选择行为还屡见不鲜;不计环境成本、不管生态后果、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还有一定的市场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重庆库区绿色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重庆库区绿色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谋求重庆库区绿色发展新思路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工业。要加快现有重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企业生产工艺、设施(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重点培育交通运输装备、绿色食品加工、现代生物医药、现代轻纺服装、精细盐气化工等特色制造业集群和能源工业集群;着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着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链化”发展山地高效型农业。要以忠县柑橘产业“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深度产业链为样本,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实现传统农业向集约化、特色化、生态化、设施化、多功能化的现代农业转变。三是努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重庆库区各区县要以建设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为契机,共筑长江沿线江上观光旅游带、长江北面高山度假休闲旅游区、长江南面峡谷风光旅游区、长江腹地山水田园风光旅游区“一带三区”大三峡旅游新格局,大幅提高金融保险、现代物流、航运服务、旅游休闲、健康养老、文化教育、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等服务业比重。

(二)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工业园区建设,打造重庆库区绿色发展新平台

一是严把企业环评关。各工业园区要认真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对于拟入驻的企业,严格执行国家、重庆市产业禁投清单,对引进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对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禁入,同时依法依规淘汰现有企业尤其是化工、玻璃、印染、造纸、建材等环境影响较大的落后产能。二是注重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要变废为宝。工业废水利用方面,要加大用水大户企业的中水回用力度,逐步实现废水零排放;工业废气利用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余热利用率,让废气变“钱”;在固体废弃物利用方面,要综合利用,让固废成“宝”。三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各区县工业园区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施“结构减排”;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进行清洁生产,做好“技术减排”;以企业脱硫脱硝工程为重点,抓好“工程减排”。

(三)打造重庆库区生态城镇群,提供重庆库区绿色发展新引擎

一是构建全域生态格局,筑牢城市生态屏障。要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库区内构建“三山一湖”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其中,“三山”指大巴山、巫山和七矅山,是重庆库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一湖”指“三峡平湖”,是重庆库区生态系统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划定“三生”空间,加强统筹协调。要按照“三生统筹”、“多规合一”的原则,划定库区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其中法律法规明确需要保护的区域和维护生态安全格局需要控制的区域统一划入生态空间,城镇开发边界外围的基本农田和其他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等划入农业空间,各级城镇集中发展建设區及外围需要控制的地区划入城镇空间。三是创新城镇发展模式,构建生态城镇体系。要以长江黄金水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支撑,以特色经济的空间建设需求为出发点,形成功能联系紧密但空间据点式、弹性化、生态化的城镇网络体系。

(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提供重庆库区绿色发展新支撑

一是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库区内各个城市要在城市规划区内划定城市通风廊道,努力缓解因通风不畅造成的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问题,同时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让天更蓝。二是重拳治水。要进一步提高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加大再生水利用、河湖湿地生态修复、城镇黑臭水体整治、小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同时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城镇生活污水污染。水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让水更清。三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要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控制农业污染,推进受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同时加强城市及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确保土地开发利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土壤污染的管控与修复,让地更绿。

(五)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夯实重庆库区绿色发展新保障

一是认真落实生态环境垂直管理制度。各区县要自觉接受上级生态环境部门对所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考核和生态环境屡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区县生态环境部门要进一步聚焦属地生态环境执法和生态环境执法监测,镇乡(街道)生态环境机构要明确职责并配备专职人员。二是完善绿色考评机制。要强化生态环境“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要求,加大资源消耗、生态环境保护等指标在区县、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形成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和奖惩机制。三是严格生态责任追究。对领导干部全面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避免出现“拍屁股”走人的现象。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把“硬指标”真正落实到“硬约束”上。四是共建重庆库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要充分依托渝北、万州、涪陵、江津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集中审理重庆库区涉及环境资源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为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五是再造以绿色发展为目标的生态补偿机制。要在稳定现有生态补偿政策基础上,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完善库区森林、水流、耕地、草场、湿地、矿区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等重要区域的纵向、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扩大补偿范围,加大补偿力度。(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猜你喜欢

库区经济带长江
长江掠影
柘溪库区人民“靠山吃山”之我见
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公投在即
伊拉克政府军入主基尔库克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经济数据排行榜
长江经济带发展要靠城市群带动
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长江8号
长江8号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