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外星人》与“疯狂”的中国文化
2019-06-06耿珍
作者简介:耿珍(1993.2-),女,汉,河北省邢台市人,硕士,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艺术批评。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1
宁浩作为当下最具影响力的类型片导演,在2019年的贺岁档带来了一部不折不扣的国产优质科幻喜剧电影,其搞笑程度对于喜爱宁浩导演的观众朋友而言一定不会失望。只可惜从目前的口碑来看,更多的观众只看到了影片中的“外星人”,而没有理解其中的“疯狂”。这部影片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纯粹的喜剧片,从其整体的创作来说,无论是三幕剧的剧作法还是商业电影语言体系,都遵循着成功类型片的模板规律,在艺术手法上并没有丝毫僭越之心,但它其中蕴藏的文本是较为复杂的,也是非常具有野心的。影片贯彻的仍然是宁浩一以贯之的对于人类文明和理性自身的反思和质疑,其批判性和思辨程度也是在表面的嘻哈打闹之上最为令人心动的魅力之所在。
宁浩在采访中提到,要拍出好莱坞无法翻拍的科幻片,拍出特有的中国味道,使中国电影具备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宁浩一直在寻找那种只可以发生在中国的喜剧故事。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产生了以乡土文化对宇宙先进文明的荒诞效果。柏杨将中国传统文化称为"酱缸"文化。“酱缸文化”可上溯至鲁迅《两地书》中谓中国为"染缸"的形象:“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1]
在电影中,虽然距离《疯狂的石头》已过去十三年之久,但是宁浩的镜头下的平民社会并没有什么改变。《疯狂的外星人》中,宁浩更是对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逐一戏谑,并试图与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相融合。被山寨文化充斥的“世界公园”、难以为继的花果山大舞台、让耿浩艰难度日的“国粹”猴戏、被改编了无数次的名著《西游记》、外星人头上的紧箍咒、中国警察向外星人讨要的暂住证、一言不合就吃上的火锅、“都在酒里了”这样博大精深可以包罗万象的酒文化,这些神奇的中国文化元素,都被导演找到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叙事方式巧妙串联于情节之中,有了一环套一环的喜剧作用。这些特有的中国文化,它可以让外星人喝酒拜把子,可以把外星人泡在酒里,也能让强悍高端又傲慢的美国特工扔掉盾牌換上耍猴戏的铜锣。任何高端的、宇宙的、世纪的、文明的、西方的等等所有的一切文化种类凡是来到了中国就必然被这里的文化所影响、所“酱”,带上浓浓的“中国味道”。
中国文化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几千年不衰,固然有精华部分,但封建性和等级性是传统文化的缺陷和不足的根源。中华文化的内核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与皇权结合而走向政治化,使其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手段。电影中就有对文化阶级论的反讽和颠覆。
看电影的开头部分,本以为会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温暖故事,可爱的小外星人误入地球与地球的孩子指尖相触,骑着自行车飞向月球,但是在这部影片中自行车并不是从地球收到的暖心礼物,而是驯化外星人的工具。电影里的C国号称是全世界科技最先进的国家,是最优秀最高端的人类,影片中的C国能力超群的特工却被一个“耍猴”的中国底层小人物耿浩当成猴儿耍得团团转,在这里,三种权力阶层的不断碰撞与切换,刻画出了一种对固有阶层的颠覆,再平凡不堪的小人物只要心怀信念也能拯救地球。耿浩与大飞这两个喜剧人物形象被刻画的十分生动,一个执着又狰狞,一个油腻又圆滑,就是这样两个真实到可笑的小人物,成功地做到了把自己的生存法则进行举一反三,将生存之道融会贯通,耿浩将耍猴儿的法子直接用到外星人的驯服以及谈判上,一敲锣就站定敬礼,开始在高空走钢丝,开始用金枪锁喉,开始表演各种杂技,甚至开始学习中华酒桌文化,“外星人”渐渐开始明白戴紧箍咒的重要性。外星人头上的“紧箍咒”是代表高端阶级的利器,没带时它就是一个任人宰割,低端无能的弱者,带上了就是法力无边、拥有绝对权威的强者。电影中这个伴随着“紧箍咒”的掉落与拾起,身份阶级会瞬间转换,耿浩、大飞和外星人的不同“嘴脸”使影片的情节扑朔迷离,彻底打破了文化阶级固有的逻辑。在电影的最后,一个全副武装的团队手里拿着锣和香蕉,来到刚果,靠这样的“武器”来辨别猴子和外星人之间的区别,C国特工完成了这部戏的最后一环,观众在哈哈大笑的同时感受到了导演对文化等级理论的反讽和颠覆。
《疯狂的外星人》是个越琢磨越有小趣味的电影,诸多小细节耐人寻味。影片荒诞叙事的同时不忘关照现实。当我们凡事都要发抖音,当我们给刘能和赵四配上的Supreme的“潮流”滤镜,当如今的社会被西方文化、流行文化渗透得无孔不入,当人民币在喝醉的外星人指尖化为灰烬,我们又该如何正视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又该如何描述这个传统而古老的国家?讲故事的技巧和不同的文化底蕴融合碰撞,一定会呈现出不同的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与其一味消极地批判它,不如用批判的态度去审视,有所选择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而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改革与创新。我们要去面对、无揭露、去反思,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扬我们特有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只有这样,我们讲述的属于中国的故事才会是好故事,才是被世界认可的中国故事。
注释:
[1]引自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