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文人的创作背景
2019-06-06杨丽琼
摘 要:北宋中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上文学发展最为繁盛的时间段之一。所谓繁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个宋代的优秀作家在这个时段最为集中;二是这段时期出产了大量各种文体的优秀文学作品。为什么北宋中期的文学能够如此丰富多彩,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事实上,每个时期文学的发展与繁荣与当时文人创作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从文人创作背景作为切入点可以对这样的文化现象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北宋中期;文人创作;文化政策;士人风貌;党争
作者简介:杨丽琼(1996-),女,白族,云南省临沧市人,研究生在读,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02
一般来说,创作背景包含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研究不同的历史时段,创作背景形成的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根据北宋中期的段限,结合当时的文化发展情况,北宋中期文人的创作背景主要在统治者的文化政策、北宋中期的文人风貌和文臣党争这三个方面的影响下形成,
一、“佑文抑武”的文化政策
不管是哪一个时期,当局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总是影响文人创作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谈到北宋中期的文化政策,一定要追及宋初太祖“佑文抑武”的国策。
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行武出身 ,通过“陈桥兵变”谋取了后周世宗柴荣的政权,所以赵匡胤对拥兵自重的后果非常清楚。《宋史·文苑传》记曰:“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人之权。”[1](卷436)宋太祖在建国后 通过“杯酒释兵权”的策略谋取了开国武将的兵权,然后在全国施行“佑文抑武”的政策。受到宋太祖的影响,宋初至北宋中期的皇帝几乎都遵循了这样的基本思想,他们通过改革科举考试来更好地践行实行“佑文政策”。在科考的录取名额上,宋真宗时曾录取过1638人;在科考制度上,宋仁宗时增加了殿试,亲自主考。到北宋中期,宋统治者已经完成了对政治权利中心的改造。在前代,接近政治权力中心的往往是豪门世族出身的权臣,但是宋初到北宋中期的很多朝廷重臣并非出身士族,甚至很多是寒门士子,王禹偁、范仲淹、欧阳修这些北宋重臣都是寒门出身。政治权利的中心不再受世族的把控,宋统治者这样的任人政策使得读书科考的文人有了极大的信心,“以文為贵”的思想成为了 宋人思想的基调。北宋晁冲之《夜行》中有:“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2]( P3839),时人的读书风气可见一斑。
统治者重用文人,不看门第,而且保障文士的言论空间,给北宋文人营造了极为优渥的创作环境。在这样环境的影响下,那些在宋初成长起来的文人到了北宋中期陆续开始发轫,以至于形成了宋朝文学的繁盛。
二、“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风貌
宋初隐逸之风盛行,由五代十国过渡到宋的士人还没有做好接受新历史时期的准备。但是由于宋初太祖的积极开拓,后期各个君主的统治沿袭下,文人的入仕心态发生了转变。北宋中期的士人纷纷以“天下为己任”,这种高昂的士风和精神构成了文人创作背景因素之一。
宋从建国之初 就开始重用文士的国策转变了当时文人的心态。在宋初,隐逸思想盛行,很多从五代十国过渡到宋的文人采取避而不就的方式来回避当局。但是到了北宋中期,士人一改入宋时的避世心态纷纷积极入仕。这样的转变在宋初著名的隐士林逋身上就可见端倪。《宋史 · 隐逸传》中记载:“逋不娶,无子,教兄子宥,登进士甲科。”[3](P13432) 林宥考中进士后,林逋还作了一首《喜侄宥及第》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北宋中期的文人把儒家正统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奉行到了一定的高度。大批寒门出身的士子出入将相,对赵宋王朝誓死奉忠,他们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紧密联系到一起,不管仕途顺畅与否,他们都将兼济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北宋士人的风貌在苏轼身上颇为凸显。苏轼于宋嘉祐元年(1056)应试成名,嘉佑 六年(1061)应中制科考试,熙宁四年(1071)因为和王安石政见不合而出京任职,熙宁七年(1074)到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地方任职并多次调动。也就在元丰二年,苏轼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乌台诗案”,在这一次政治风波中苏轼下狱一百多日,险些丧命,逃过一劫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1085) 宋哲宗继位,旧党执政,苏轼作为旧党被朝廷复起,由朝奉郎知登州一直升到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面对旧党的暴露的腐败和弊端,苏轼直言上谏,以至于被旧党不容,因此苏轼再请外调。往后几年,苏轼在杭州任职,颇有政绩。新党再次执政后,已六十二岁高龄的苏轼又于绍圣四年(1097)被贬儋州,四年后病死常州。苏轼的政治生涯跌宕起伏,除了几次被贬被起以外,还遭遇了杀身之祸 ,但是这些都并没有让苏轼回避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坚守,在密州、徐州任职期间他救灾为民、革新除弊;在杭州他疏浚西湖、开除葑田;在京为官时,他为国为民,直言进谏。苏轼一生在政治生涯上跌宕起伏,但是他始终怀抱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入仕精神。
在北宋中期,苏轼身上体现出来的入仕精神并非他一人独具,他只是时人风貌的典型代表。为天下而仕的高昂理想是北宋中期士人的整体追求。
三、文臣之间的激烈党争
熙丰期间王安石主持的变法运动是新旧党争的导火索,北宋中期的文臣一直处于党争的漩涡当中,所以在进行文学创作活动时,党争的因素总是掺杂其间。一方面,北宋中期的文学总是围绕党争展开,另一方面文学也成为了 两党之争的重要工具。
党争在发端之初,主要是不同文人集团之间政见不同,到后来才演变为了排除异己的夺权之争。熙宁二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当权后重用了一些支持他变法的吕会卿、曾布等人,逐渐地就形成了以他为主的变法派,也即新党,而旧党则士以司马光、韩琦等为代表。两党之间,由于政见相差巨大,在朝中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斗争的方式以上书言事为主要。“《宋史·王安石传》载: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4](P10548)旧党人郑侠借旱灾为发端,把《流民图》上书给神宗皇帝,言称旱灾是由王安石变法不顺天意造成。与此相同的还有苏轼的“乌台诗案”,元丰二年,御史何正臣上书神宗,污蔑苏轼调任湖州的谢恩表中讥讽朝政、妄自尊大,案件先由监御史告发,后由御史台受审,苏轼因此身困囹圄。可见,北宋中期文臣之间的新旧党争一直围绕着他们生存的主线,这也使得他们的文学作品难免会带有与党争有关的政治色彩。在北宋中期的笔记文创作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和政治有关的党争笔记,创作者在笔记中记叙时事,并依据自己的政见褒贬新党或旧党人。
北宋中期,党争一直伴随着当时的文人生活,这种伴随不仅体现在个人政治生涯的起伏,还体现在了文学创作上。政治生涯的起伏使得文人获得了深厚的生活经历,同时还影响着文人的心态变化,这些因素都能够促成文人创作出蕴涵丰富情感的作品。此外,在党争斗争中文臣们也“以文为器”,为我所用、排除异己,这些特点在各个文体作品中都有体现。
参考文献:
[1][3][4]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 中华书局,1986.
[7]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8]曾枣庄: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