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墙为什么会倒?

2019-05-16郑志强

神州·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党争

郑志强

摘要:明朝作为中国古代后期一个重要的中原皇权王朝,其灭亡的原因方方面面,其中几条尤为突出,下面简要分析这几条主要原因。

关键词:明朝灭亡;经济崩溃;农民起义;两线作战;资本主义萌芽;党争

明朝崇祯皇帝于公元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所率农民起义军攻破京师时将后妃和子女(太子除外)尽数杀死,并与贴身太监王承恩于煤山上吊自杀,标志着中国古代后期一个重要的中原皇权王朝的崩塌。墙倒众人推,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墙”为什么会倒?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经济兴盛则王朝兴盛,经济衰败则身死国灭,因此,明朝灭亡,最大的原因就是经济崩溃。出身破落农民家庭的明太祖朱元璋深知,但凡普通百姓有一口饭吃,就断然不会造反这个道理,因此明朝自开国以来,朝廷征收的税赋就极低,单说不足百分之二十的田税,就低于同期周圍国家,但是朝廷的低税赋带来的仅仅是国库收入的降低,并没有让普通百姓享受到什么红利,因为地主等剥削阶级的存在,使得负担转手现象的长期存在,普通百姓的生活只能是越过越差,到了崇祯年间,国库更是毫无盈余。初期农民起义采取招抚政策,结果抚恤粮草跟不上,义军遇招则降,没粮则反,始终不能彻底解决初期农民起义的问题。后来的崇祯年间大旱,由于国库空虚,朝廷无力赈灾,导致大批农民起义的爆发,这中间就包括了攻破北京城,逼崇祯自缢的李自成,至于后期为了平叛和与女真作战而加征的“辽饷”、“剿饷”、“练饷”等“三饷”,更是直接导致矛盾激化,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这些危机无不与明末财政危机有关。更有甚者,“闯王”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崇祯准备调兵拱卫京师重地,结果缺饷,逼迫朝廷作出了“纳捐”的举措,最终延误了调兵时机。明朝初期朱元璋制定的军屯体系,保证了朝廷不用出粮饷,就拥有一支数量客观,战力强盛的军队,明朝永乐元年,全国军屯所获钱粮高达两千三百多万余石,而当年全国税粮不过三千一百余万石,屯田收入占全国税粮的百分之七十多。但是过了明朝中期,屯田体系被破坏,时任兵部尚书马文升指出“屯田政废,册籍无存。上下因循,无官查考。以致卫所官旗、势豪军民侵占盗卖十去其五六,屯田有名无实”。可惜高层尚未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自从明武宗正德以后,屯田制度由盈转亏,全国的军费开支都从国库支出,这一进一出,极大削弱了国家财政收入。与此同时,原本自产自发的军饷变成朝廷统一下发之后,数量和时间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从此,明朝军力大减,并且时不时感觉打不起仗了。最为嘲讽的是,明末义军中,战力最强大的,往往就是因得不到粮饷而哗变的原明朝边军。设想一下,明朝历任皇帝若能意识到军屯制度的重要性,抓住这一关键,使军费充足,兵士有所倚靠,又怎么会出现这些恶果。

如果说仅仅是缺钱,偌大一个国家,勒紧裤腰带还是可以度过难关的。屋漏偏逢连夜雨,明朝财政紧张,不能保证 粮饷,士兵却还要两线作战;一方面镇压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另一方面抵抗日益崛起的女真,使得无论哪一线作战,均不能取得标志性胜利。往往朝廷前脚抽调精锐部队前往建州与女真作战,作战刚刚取得进展,后脚农民起义军就开始铺天盖地,大肆发展,让朝廷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如天启年间刚刚取得“宁锦大捷”,但随之农民军在黄土高原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削减了“宁锦大捷”带来的历史空间。

两线作战的弊端非常明显,那就是极大的削减了明朝的精锐兵力。拿崇祯十四年的松锦大战之败来说,仅此一败使明朝“九塞之精锐俱失”,十多万精锐边军损失殆尽,辽东从此仅剩吴三桂所属的三万骑兵,袁崇焕苦心经营的关宁防线彻底崩溃。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在明朝时期中国就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此时的资本主义萌芽与封建统治有较多冲突,这也是导致“墙”倒的重要因素。纵观明末历史,一大特色就是宦官干政,军队有监军,矿场有矿监。而矿监这类存在,更是直接导致了早期资产家与封建王朝之间的冲突。江浙一带工商业者与民众对矿监这种横征暴敛者的抵制甚至达到了武力对抗的程度。苏州地区于万历二十九年爆发的民变即是其一例。工商业者对朝廷的抵抗不仅存在于江南,也不止步于国内。明朝初期的众多“皇商”,来源就是明朝商人。当时他们为了抵抗税赋,将贸易转移到中原、女真与蒙古交接的地方,这样做极大促进了女真对中原的掠夺。主要表现形式为:八旗兵在前面掠夺,明朝商人从旁销售精铁、粮食等战略物资,八旗兵抢来的战利品,又通过这些商人销售到中原大地。更为极端的是,八旗兵撤兵之后,这些商人卷土重来,在饱受兵灾的地方大肆抬高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一方面破坏经济体系,一方面逼得无家可归的灾民变为流民,直至加入农民起义军。

崇祯皇帝临死前曾说过一句话:“文臣皆可杀”,这句话直接暴露了明末另一个主要矛盾,宦官专权与党争。说到宦官,就不得不提及明朝几个有名的大太监,“土木堡之变”的王振、“西厂”创始人汪直、“八虎”之首刘瑾、“九千岁”魏忠贤。这些宦官有一个共同特点,与文官集团斗的不可开交,并在这上面大肆消耗国力。即使文官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明末三大案”就是党争的典型代表。当时做事不以事件本身曲直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党派利益为出发点,党同伐异,倾轧腐朽。辽东经略熊延弼的悲剧以及宁锦大捷后袁崇焕的被迫辞官,就是宦官专权与党派斗争带来的直接恶果。

猜你喜欢

党争
论党争对明末清初传奇的影响
内儒外道:中国古代官场的博弈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看徐光启如何周旋于党争
令狐绹与晚唐诗坛
谣言·党争·浮华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