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自己少年时,最喜爱的景象么?
2019-06-05张佳玮
张佳玮
克劳德·莫奈年少时,住在海滨城市勒阿弗尔。他爸爸是个开杂货铺的,每天不忘告诫莫奈:你要继承家族的伟大生意——杂货铺!可是莫奈却爱趴在窗口,看外面的一切:泥土、森林、果园、树篱、海岬,以及天空和海洋。晴天时,勒阿弗尔的阳光甜浓到可以饮用,铺陈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海岬的折缺和阴影、绿树的起伏和线条,最后,还有在诺曼底阳光下,蔚蓝的、深蓝的、浅紫的、深绿的、浅绿的、灰色的、白银色的海洋。
保罗·塞尚1839年出生在普罗旺斯的埃克斯,并在那里长大。普罗旺斯啊,阳光、大蒜、牡蛎、贻贝、甜酒、薰衣草的世界,埃克斯更是时时沐浴在阳光中。那地方不大,你在哪里,都看得见1011米高的圣维克多山。
伦勃朗1606年出生在莱顿,某个早晨,伦勃朗在父亲的磨坊里工作,地板上放着一个老鼠笼子。伦勃朗听着窗外风车巨翼扇动的声音,嘎巴嘎巴的响动;每当风车翼经过窗口,室内就暗一下;风车翼闪过后,室内重新被阳光笼罩。这场景他并不陌生,但那一天,似乎是命运赐福,点中了他的心。在室内时而漆黑一片、时而阳光明媚的变幻中,伦勃朗忽然感受到了一切——长久以来,他学习绘画,都在被教导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但这一时刻,当阳光在老鼠笼子旁摇曳不定时,他感受到了色彩与线条之外的东西——空气、色彩、光照、空间和位置。
之后半个世纪,伦勃朗永远热爱同一个题材:室内光影下的人。他对幽弱的光影下人的形象格外感兴趣。他一辈子不画夸张的强光,只是翻来覆去地,画那些厚实沉静的人物——就像,一辈子在画磨坊里的样子。
塞尚去巴黎闯荡了几年后,回到了普罗旺斯埃克斯,继续画他的圣维克多山。他的理念最极端时,表现为“线与明暗都不重要,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他当然有资格这么说,因为在普罗旺斯的阳光下,一切都明亮而浓艳。在他的窗口,塞尚不停地画圣维克多山,直到花甲之年依然不停。
莫奈在32岁回到故乡,照着勒阿弗尔的海,画出了《印象·日出》。初出现的太阳铺影于海水中;松弛的笔触以灰、黄、蓝、白、青、黑自由自在地交列于天空。帆影与船影影影绰绰,是略深一层的青色涂抹而成;渔人的身影也不再是黑色,而是与绿色、青色、黄色一起散布于海水中,游离于阳光之旁。一切都朦朦胧胧,因为日尚未出。在左下角的波光里,他签下了“克劳德·莫奈”的名字。
他最初的出生地,他最初的风景,他最初描摹过的图像,在1872年重新定格。
也許到最后,每个人在追求的,都是自己最初的东西。莫奈一辈子都在躲避着不想回到幽暗的杂货铺去;塞尚一辈子都只想在普罗旺斯的阳光下生活;伦勃朗一辈子都记得磨坊里的光影。
你还记得小时候自己最爱的,或最讨厌的景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