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浚企业项目成本考核的难点与解决思路

2019-06-05潘宇波

水运管理 2019年2期

潘宇波

【摘 要】 为完善疏浚企业项目成本考核方式,提升疏浚企业项目成本管控水平,分析疏浚企业项目成本构成和统计方法,提出项目成本考核原则,指出疏浚企业存在项目预算确定难、费用归集进度慢、费用分摊无标准、考核结果应用难等成本考核难点,根据疏浚企业特点从建立有效的成本考核体系、提高成本核算的時效性和准确性、提高费用分摊的逻辑性和合理性等方面提出项目成本考核要点。

【关键词】 疏浚企业;成本考核;考核原则;成本构成;费用分摊

0 引 言

成本考核是评价项目成本管理中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是项目绩效考核的组成部分。本文对疏浚企业项目成本考核的特点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1 项目成本构成和统计方法

目前疏浚企业多采用耙吸式挖泥船、绞吸式挖泥船等大型装备施工,成本管控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要做好疏浚施工企业的成本考核,首先要认识疏浚施工的特点,明晰成本的构成和核算方式,成本统计要准确、真实地反映成本发生的完整过程。

按照建筑安装工程的费用分类原则,疏浚工程项目成本科目分为直接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等三大类,其中:直接费包括船机(自有船舶)使用费、分包费和船机租赁费等,其他直接费包括安全生产费、排泥管线费、工程保险费等,间接费包括项目部人工费、差旅费、办公费等。疏浚企业通常按如下步骤统计所有项目的成本:

(1)统计所有自有船舶的人工费、燃油费、修理费等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为进场成本和停工期成本;

(2)根据所有船舶的动态计算各个项目的分摊系数,分摊船舶成本至各个项目,形成项目的船机使用费;

(3)统计项目直接费中的分包费、租船费,与船机使用费共同组成直接费;

(4)统计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

(5)得出各个项目的成本费用。

项目成本费用中直接费的构成占比最大,而由企业自有船舶主导施工的项目,直接费中的船机使用费包含人工费、折旧费、燃料费、润料费、修理费、备件费和材物料费等,是整个项目中最重要的成本构成,也是项目成本分摊的难点。

2 成本考核原则

疏浚企业成本考核应以提升成本管控能力为目的,以奖优罚劣的方式激励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各级员工的积极性,解决成本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疏浚企业成本考核的方式、方法和流程应具备可操作性,成本的核算、成本在各项目之间及时间上的分摊应注重完整性、逻辑性和协调性,做到有据可依。

3 成本考核的难点

3.1 项目预算确定难

要制定项目成本的考核指标,首先要在项目中标、合同签订后确定项目的标后预算,以标后预算和项目合同为基础,编制考核指标。由于影响疏浚工程的因素较多,标后预算的编制受诸如水文气候、地质条件、投入船型、燃油价格等因素影响。对水文气候、地质条件因素的判断不能局限于招标文件,还需要通过现场勘查来作全面了解。燃油价格占工程项目总成本的比例较高,而近年国际油价波动较大,较难预测燃油价格,因此,工期较长的项目如没有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则项目标后预算会与实际成本出入较大。

3.2 成本费用归集慢

疏浚企业成本通常由财务部门统计,以列账数据为准。疏浚企业的工程项目分布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加上船机修理周期长、费用结算进度慢等因素,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有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了项目成本的阶段考核,对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有不利影响。

3.3 费用分摊无标准

目前国内疏浚企业对自有船舶施工项目的船机使用费(如船舶的修理费和备件费)在费用分摊上没有明确标准,随意性较大。船舶修理分为养护、年检修理、特检修理等计划性修理和临时修理、抢修等非计划性修理,往往在修理的月份或修理后费用入账的月份列支这两项金额特别大的费用,造成成本费用在时间上的分摊不均,若根据船舶施工动态将全部修理费计入船舶所在的工程项目,则有可能造成项目“账面亏损”,对短期项目考核尤为不利。

3.4 考核结果应用难

许多企业的成本考核体系不科学、不合理,考核过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最终的考核结果不准确,支撑数据没有说服力,或考核结果与企业管理者预想的差距较大,此时有些企业会设置主观性较强的调节系数进行调节,或拉近各项目间的考核分数。这种做法违背了成本考核的初衷。

4 解决问题的思路

4.1 建立有效的成本考核体系

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项目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等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成本考核应与项目整体绩效考核有机结合,综合判断项目的成本管控水平。

对成本考核体系的要求如下:

第一,明确成本考核的职能部门和协助部门,必要时应建立考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根据考核工作的任务性质或成本科目明确工作机制和各个成员的职能分工。

第二,根据企业、项目的管理模式、授权范围,明确成本考核的内容、方式和频次等,确定是考核项目的总成本还是项目的关键成本,是考核工程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偏差还是项目的盈利情况,确定项目结算考核外是否需要将年度考核甚至季度考核作为补充,确定考核短期项目的方法。

第三,合理制定考核指标,考核全覆盖的同时要突出重点。考核绝对指标的同时不能忽略考核相对指标,因为相对指标有时更能有效、客观地反映成本管理的成效。另外,成本管理措施的考核也是必要的补充考核手段,作为成本管控过程考核指标,可降低结果考核指标的权重来缩小因不同项目之间指标难易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分数差距,可提高考核的公平性。

第四,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考核流程,从考核指标制定,成本数据收集、核算、反馈,过程考核,结算考核,审计,申诉,到最终兑现奖惩,都要有明确的工作方法和标准,应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4.2 提高成本核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项目考核成本应考虑项目责权利的匹配和费用受益期的分摊,比如有些疏浚企业的项目部并没有物资采购权和项目分包权,物资采购和项目分包是由上级管理部门实施的,因此不应以这部分费用考核项目部。同时,由于成本监控过程中使用计提费用或列账费用且存在财务调账的情况,统计反馈的数据往往缺乏时效性且不能反应项目真实成本。因此,企业应从自身的管理特点出发,将实际成本数据与财务成本数据相结合,优化成本费用过程统计,提高统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具体办法如下:

第一,建立项目考核成本跟踪反馈机制。明确工作流程及各职能部门和岗位在成本归集、反馈过程中的职责,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成本管理的流程、要求和相关工作,严格按照成本的不同类别、重要程度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跟踪收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时将数据汇总后反馈至各个项目部,以便采取相应的成本管控措施。

第二,针对关键成本、重要成本调整统计口径和方法。燃油费的统计应重点做好每日燃油消耗记录、加油记录、调遣前的量舱记录,结合燃油综合单价计算每月燃油费用和项目分摊费用。修理费的统计可依据修理合同和备件订单,结合修理时间预估当月的修理费用。修理结算完成后应对预估费用进行修正,列账后定期与财务数据比对。为精确跟踪每项费用的动态,可对费用分别备注“开票已列账”“已开票未列账”“已结算未开票”“修理未结算”等状态。船舶备件、材物料的采购费统计应建立备件、材物料的使用记录,结合采购单价计算相应费用,专门为某一工程而采购的备件和材物料,其费用应全部计入该项目。分包成本和租船费的统计应按工程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统计调整,分包进度款已结算的及时修正暂估成本。

4.3 提高费用分摊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在疏浚工程的成本科目中,每项工程的分包费、租赁费、间接费都比较明确;在自有船舶的船机使用费中,由于修理费、备件费等费用发生时间集中,受益期跨度长,加上船舶调遣、进退场等因素,需要对自有船舶的船机使用费用进行分摊,才能真实反映项目的成本费用。船机使用费可分为进场成本和非进场成本。进场成本分调遣成本、施工成本、锚泊修成本和停工成本,非进场成本为停工期产生的费用。由于停工期产生的费用不在项目部管理范围内,不应计入项目考核成本。

疏浚企业船舶调动频繁,企业应按照受益期分摊原则,根据船舶动态确定船舶的分配系数,由分配系数确定该船舶的进场成本在各个项目的分配比例。船舶的进场时间应按照船舶调令要求的调遣日期进行计算,每艘船舶对应的调遣费仅计一次,可将进场期间的船舶成本计入相关工程成本,调出时间按照非进场期间船舶成本计入停工费或下一个工程的进场成本。

船机使用费分配额应按船舶分摊系数计算船舶在各项目间的分配额,计算公式为:某项目船机使用费= (某项目月船机使用费考核成本 ?某月分配系数)。

在各项费用的分摊操作中,计划性修理的费用可根据企业规定的不同类型修理的实施周期分摊至对应的时间段,再分摊至项目,避免修理费全额计入某一工程。在某一工程中因发生机损或航损事故而产生的修理费用应计入该工程成本,因项目事故等原因而产生的停工费用应计入该项目考核成本,因项目部主观原因(如開工许可证、倾废许可证未及时办理)而产生的船舶停工费用应计入该工程考核成本。

5 结 语

疏浚企业成本考核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企业各部门密切配合、高度协同。目前不少疏浚企业已在探索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企业成本考核管理中,相信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加完善的考核方法促进企业成本管控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