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离作家更近

2019-06-04尘衣

初中生·博览 2019年5期
关键词:红学钱锺书余华

尘衣

作品离不开人的创作。创作文学作品的人,我们谓之作者、作家。通过不同的方法接近这些创作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其作品。真正接触作家本人的机会并不多,那么,阅读无疑成为离作家更近的一条渠道。

钱锺书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这一点,极好理解。锺书先生的作品受人喜爱,其人却低调谦逊。一般来说,作家们的作品居于台前,供人欣赏、品读、研究。但人们在品研的同时,免不了想更进一步了解,且需要对品研成果进行佐证,进而便产生了对作品背后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进行挖掘、探究的欲望。例如,一部《红楼梦》便衍生了“红学”。“红学”除了研究《红楼梦》本身,探讨其创作背景、考证作者等内容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

這样说来,用心对作品进行阅读,我们对其背后的作者自然就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的《名家青春》《青春悦读沙龙》《青春激荡》和《爱上经典》等栏目,一直在朝这方面不懈努力。

想离余华最近,我们可以去读《活着》,看一看我们读出来的《活着》,离余华想表达的《活着》有无距离,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张楚的文字,破例占了3面。他带我们阅读,也是带我们走近那些作家。

肖然也是。“好!”二审时,我特意写了这样的评语。打动我的,不仅仅是他下笔时的不学究、不说教,还有极大的真诚。他的真诚让我们无法抗拒,迫切地想要离作家更近,离真正的阅读更近。

猜你喜欢

红学钱锺书余华
“科学方法”的诞生
打破传统红学史写作模式
钱锺书的幽默
以临床专业学生为中心的超声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回归文学本位与鲁迅的红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