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文学本位与鲁迅的红学研究

2018-04-22吴大平

北方文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红学红楼梦鲁迅

吴大平

摘要:鲁迅的红学研究在文学研究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鲁迅的红学研究始终坚持文学本位的立场,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红楼梦》创作艺术评点上的文学本位;二是对作品版本研究选择上的文学本位;三是对红学研究派别态度上的文学本位。鲁迅回归文学本位的红学研究,于当下红学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红学;《红楼梦》;文学本位

《红楼梦》在五四时期被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力作,在当时受到了很高的评价,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鲁迅其作为作家的身份虽然为人所熟知,但其关于小说的研究却也非常值得称道。在诸多小说和小说史的研究中,鲁迅也将目光投向了《红楼梦》,也产出了许多重要的红学研究成果。鲁迅关于《红楼梦》小说的评论研究集中于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之中。这些基本就是鲁迅关于《红楼梦》的专题研究,而其他的论述则分散在他的各种文章之中。

鲁迅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无论散见于何地,却都有一个突出的共同特点,即是对文学本位立场的坚持。曹旭认为:以文学为本位的研究是对作品审美的研究,是以作品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鲁迅的红学研究就是坚持这一个立场,始终从作品本身出发。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鲁迅的红学研究多为瞬间的体味性的点评。这种形式多以文学性为核心,因此也可看作文学本位立场的佐证。

文学本位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理论内涵就是把是否回归文学本位作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前提。鲁迅《红楼梦》研究的文学本位立场的体现,最直接的莫过于对作品艺术创作的分析。鲁迅对《红楼梦》的艺术评点并不牵涉其他如秘史或自叙传的影响,完全以作品为核心,从文学本身出发。

鲁迅认为《红楼梦》的写人手法与巴尔扎克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巴尔扎克是西方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对于描写时代,塑造人物具有非常独到的艺术成就。巴尔扎克为了让小说角色在读者心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他并不直接去描写人物,而是从人物的一些对话当中来写,即是从侧面来描写人物。鲁迅在《看书琐记》中对《红楼梦》的这种写人手法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这能使读者从人物说话看出人的形象来。应该说,这种艺术手法在《红楼梦》中是有很多的。其中,在林黛玉进贾府时,王熙凤的出场是最为人所称道的。

《红楼梦》此种写实艺术,必然不崇尚情节的巧合,惊险。书中的生活,也正如我们的日常生活,千丝万缕,难于一系。鲁迅认为,《红楼梦》的价值在于如实描写。他说《红楼梦》以前的小说写好人就都是好的,写坏人就都是坏的。而《红楼梦》正好与此不同,写好人并不都是好的,写坏人并不都是坏的,这些所写的人物才是真正的人物。

塑造人物是《红楼梦》创作艺术中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鲁迅对此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应该说,鲁迅分析《红楼梦》的创作艺术是基于一个文学家的判断,是纯粹的审美评点,是坚持文学本位的有力体现。

版本学是红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版本的选择反映了研究者的态度,也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形成。鲁迅的文学本位立场在研究《红楼梦》的版本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最早以前,《红楼梦》是以抄本传世的。流传至五四时期,红楼梦分为抄本和刻本两个系统。抄本就是脂评本系统,是最忠于曹雪芹原著的,但却没有后四十回。而刻本系统即是程高本系统,是经过高鹗续写过的,与原著有一定差距,但却故事完整。两个系统的内容,与真实的原著,一定存在差距,而这差距有多大则是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五四时期,对于《红楼梦》的版本研究相对落后。就连胡适写《<红楼梦>考证》,也认为当时《红楼梦》通行流传的版本除了有正书局的八十回戚本之外,就都是以刻本位底本的版本。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对《红楼梦》进行研究的版本就是戚序本,属于抄本系统。戚序本在抄本系统中是较为全面的版本。其特点主要是抄写工整,字迹清晰,方便阅读。

通过与戚序本进行对照,可以发现,在《中国小说史略》的几处引文中有几处脱文。但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在引用这些内容时,根据程高本进行了添补。从这里足以看出,鲁迅对于抄本和刻本两个版本的系统的态度。这总共三处的添补中,鲁迅添补的原因都是相同的,并不是由于他对于版本的校勘研究,而是基于鲁迅文学本位的立场。这些内容,就是鲁迅从小说思想内容出发而添补的。如《中国小说史略》中引用了戚序本第七十八回的一句话。这其中,鲁迅据程高本增加了一段文字。虽然没有这一段文字,小说内容依然完整。但是,通过添加这一段文字,却更能传达宝玉人物的性格与神情。

自《红楼梦》出现之后,红学研究悄然兴起。从最早的评点派,再到索隐派,再到考证派。红学研究分为多个派别,不同的派别就会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也就有不同的阐释结论。鲁迅的红学研究完全独立于各派别之外,对于各派,他也有着迥然各异的态度。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其所有研究都以《红楼梦》作品本身为核心,而不受其他研究派别的影响。所以,对各红学派别的态度,也成为了鲁迅文学本位立场的重要体现。

索隐派主要是用的附会历史的方法,将小说情节和人物与历史进行生搬硬套的对照阐释,根本忽视了文学本身的艺术特质。对于索隐派红学,鲁迅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他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驳证,并大多沿用考证派的研究成果。有时甚至以自己的作家身份进行现身说法。他始终认为,读者所见到的都是书中人,与现实历史的人并不相干。

考证派属于新紅学,主要还是由于胡适将科学考证的方法引入红学研究而产生的。而关于考证派红学,鲁迅的态度则有相对辩证。首先,考证派关于《红楼梦》文学文本以外的研究成果,他都尊重,因为这是科学考证的结果。比如作者家世,续书从属等等。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曹雪芹家世的介绍说明,鲁迅都用了考证派的研究成果。而牵涉到《红楼梦》的文本的相关内容,鲁迅则更愿意从文学本位出发,来进行考察评判。

评点派红学与鲁迅的态度本身相通,都是坚持文学本位。但有一点却值得一提,他不仅关注文学文本本身,他也注重《红楼梦》文本以外的相关研究。在这一点上,他与评点派不完全一样。比如,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还接受了考证派红学自叙传的研究影响。但鲁迅对考证派自叙传的接受,并不是认同胡适新红学所谓的“实录”。可以这样认为,鲁迅所认为的自叙传是一种文学性的自叙。

综上,鲁迅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始终坚持文学本位的立场。在《红楼梦》的研究上,他既有研究者的深刻,也有文学家的敏锐。他对于《红楼梦》独具一格的研究态度、阐释方式和研究成果,对于今后《红楼梦》的接受流传,以及当代红学研究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3]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M].香港:今代图书出版公司,1965.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猜你喜欢

红学红楼梦鲁迅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吴宓档案中的“红学”资料
新中国红学第一人——追忆李希凡老师
别样解读《红楼梦》
鲁迅《自嘲》句
Force-Based Quadrilateral Plate Bending Element for Plate Using Large Increment Method
红学研究溯源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