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研究

2019-06-04张梦莹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国际视野理想信念大学生

张梦莹

[摘要]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的学习,深刻意识到新时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习需要有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培养新目标、培养新内容、培养新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等角度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需求。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国际视野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4-005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4.02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0日开展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我们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应该针对这一群体的特性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目标

首先我们要培养的是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在德智体美劳上全面发展的;能够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助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该秉承着“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在面对社会化环境处于高度开放的状态下,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下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但应该在专业知识领域和道德品质领域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培育,而且要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层次上和个人面对多元化信息的鉴别能力上进行培养。其一,在理论知识方面应该具有应当的深度与广度,不仅掌握专业的知识,也要懂得相应的理论。其二,在能力拓展方面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统一结合,强调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三,在个人素质方面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了解并认同我国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其次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敢于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的国际化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传递迅速化,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方向上不能再拘泥于过去的形式,而是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国际化接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并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内在动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我们要着力培养看得出国家发展方向的人、看得懂国际形势的人、说得出中国观点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培养方面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思维模式发生转变,充分意识到成为可以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有多么重要。培养其致力于成为新型国际型人才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坚定其跻身世界舞台的决心。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内容

(一)新时代下理想信念的培育

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人的一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精神支柱。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新时代理想信念的培育要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着力于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上创新发展,促使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要明确新时代理想信念作为当前大学生所必备的社会的共同理想,是“自我理想”所能实现的最高境界。在新时代理想信念的培育过程中,不能够过分重视对物质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是要突出一种自我意识的激发。深化大学生对新时代理想信念的认知,并将这种自我意识逐步上升到社会意识。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是具有时代性特征的,要在培育的过程中将中国的实际情况与当前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将中国的文化信息与世界多元化信息相区别;将中国的国内形势和国际社会的形式相联系,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理想信念价值培育体系。

(二)新形势下政治文化观的培养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群体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不能再单单局限于道德修养的培育,更重要的是一种政治敏锐性和文化自觉度的培养。从人类整体的发展历程上来看,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文化差异是与其社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政治文化的主体是现实的人,政治文化观准确地说是产生于人的主观意识,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直观反映,其产生和存在于人的现实物质生产活动并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大学生群体在新时代下政治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既要表现出对过去历史的继承性又要与当今时代的政治文化表现相结合。在政治文化观的教育上不能够孤立的将其当作一个个体看待,而是应该将其与当下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对大学生新时代政治文化观的培育过程中首先要肯定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在其中的作用,其次要重视全球化社会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最后必须要坚定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文化观上的引领地位。

(三)新格局下融入有关国际视野的内容拓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断的推进,在全球范围内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也越来越密切。随着这种开放式、共享式的教育交流模式的形成,“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在当今全球化的局势下,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能够仅仅将眼光局限于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应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将眼光投向世界舞台,培育大学生的国际视野。首先应当在教学设施和资料供应上达到国际化的需求;其次培养管理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国际化意识;然后组织一些具有国际元素的校园文化活动;最后可以开展促进国际间的教育交流和合作。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国际礼仪、了解国际规则,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友人问的合作能力。了解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差异,正确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提高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中对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和多元文化融合中价值观的鉴别能力,更好的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方法

(一)开展高校间思想政治教育交流活动

大学生在学业的培养方面上相对来说更加注重于专业课方向上的学习,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面的学习相对就要薄弱一些。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向上相对于初高中的学生来说要更加灵活和自由,学生自身的选择也就更加具备主观性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培养很容易被忽视。针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这就需要各高校的学院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互换教育教学资源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深度和广度。“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主要阵地,如何让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焕发活力和生命力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的重要任务。不同地区高校之间有不同的校园文化,文理科院校之间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艺术院校和体育院校有不同的课程模式。只有更好地开展高校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才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当前时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方向上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才能够更好地推進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工作。在交流的同时我们可以学习不同学校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优秀方法,也可以解决彼此之间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学校间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间接促进各高校大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更有助于符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传播和迅速的发展。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上大学生自主交流的活动

开展大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活动,把活动的承办权、组织权交给大学生,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来设计组织适合学生群体特征的交流活动。大学生作为学历和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人群,在思想道德修养、政治理论思想、文化自觉意识上的理解相对比较深刻,在价值观的认知上和对多元化信息的判断力上也相对比较清晰。大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活动改变了以往单纯从教师的角度进行教学的模式,而是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根据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进行活动策划和安排。教师的职能不再只是引导、传递、教育,更多的是对学生的激励、帮助和支持。自主交流的方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发散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从而有利于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学生变成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领导者,成为对知识的主要探寻者。在交流活动中也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针对一些国内和国际上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分析和论证想法的可行性。大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会给新时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上的发展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

猜你喜欢

国际视野理想信念大学生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