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路径:两种模式的比较
2019-06-04陈瑞英
陈瑞英
[摘要]进入21世纪后,日本地方高校在国际化发展路径和育人模式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和国际教养大学作为21世纪初新建的地方高校选取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前者以“人文主义、相互理解、贡献世界”为办学理念,选择了“多元文化校园”发展路径,实施了“混合式”育人模式;后者以“国际教养”为教育理念,以“校际合作共赢”为发展路径,导入了“沉浸式”育人模式。两种模式各具特色,同时也呈现了一些共同特征,可为我国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提供若干启示。
[关键词]日本;地方高校;国际化路径;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4-0013-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4.006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进入21世纪后,日本许多地方高校在国内经济长期低迷、地方人口流失、生源剧减等诸多困境中,以创新的国际化办学理念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选取了国际化特色鲜明的两所地方高校——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和国际教养大学为案例,探讨两校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的差异表现和共同特征,提炼其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和经验借鉴,以期为我国地方高校开展国际化建设提供若干启示。
一、案例高校的发展历程
立命馆亚洲太平大学(Ritsumeikan Asia Pacific University)(以下简称“APU”)于2000年由立命馆学校法人创办。该校以“自由、和平、人文主义”“增进相互理解”“创造亚太地区未来”为办学理念,以培养为亚太地区和平发展做贡献的人才为使命,开设了国际经营和亚洲太平洋两个学院,以及两个研究生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APU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学。在“QS亚洲世界大学排行榜(2017)”中,获得了两个国际化指标满分的成绩。
国际教养大学(Akit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以下简称“AIU”)创办于2004年,是一所小规模的秋田县地方公立大学。其前身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秋田分校,因生源不足而关闭。新任校长认为,应培养学生具有应对日益全球化的生存能力,应加强日本现行高等教育中的因过于追求专业教育而忽视的通识教育,要培养富有广博的全球知识、严谨的思辨能力、以卓越的智慧解决全球问题的国际化人才,实施“国际教养”教育。基于此,“国际教养大学”得名而生,并成为了只有一个国际教养专业的“迷你”高校。AIU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毕业生就职率连续多年100%,在2018年度“THE日本大学排行榜”中成绩斐然。
二、APU与AIU的办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APU的模式
1.“多元文化校园”发展路径。APU认为在多种文化交融的全球化社会,各种价值观和世界观相互碰撞,需要人们对多元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相互尊重。而建设多元文化校园,就是让学生身处校园就能感受到由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带来的冲击,培养学生拥有理解包容、协作共赢的精神。为此,APU采取了“3个50(外籍教师比率占50%,国际学生比率为50%、并来自5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2次入学(春秋两次入学和毕业)、2种语言(英日双语)的制度。目前,已累计接收了来自144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
2.“螺旋上升型”国际化课程体系。APU的国际化课程主要包括通识课程、外语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部分。在通识课程中,设置了“APU独特能力”“世界公民基础”“教养和社会需求”三大模块,开设了如“跨文化沟通”“多文化比较论”“和平、人道、民主主义”等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按照不同专业的不同人才培养规格,开设了与专业相关的国际性专业课程,如有“信仰与宗教”“纠纷与开发”等课程。在语言课程中,除了必修的英日两种语言外,还开设了作为第二外语的6门亚太地区语言课程。该校计划至2023年将掌握3-4门语言的学生比率提升至35%。可以看出,APU的国际化课程是基于全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按照核心素养、知识体系和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设置,呈现了“螺旋上升型”的课程体系特点。
3.“混合式”育人模式。APU基于“多元文化校园”之环境,创建了一套“混合式”育人模式。主要包括:(1)育人环境的混合:包括由不同国籍的学生构成的“混合班级”“混合宿舍”“混合社团”等。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混合班级里,各国学生通过辩论、角色扮演、协作解决课题等形式开展互动、互鉴学习。“混合宿舍”是指由不同国籍的学生合住双人房,它打破了学生外租公寓或留学生专用宿舍的日本傳统模式,有助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2)育人资源的混合:包括国内学习与海外体验的资源、本校教材与校友教材的资源、教师讲授与社会精英讲座的资源等。APU积极鼓励学生赴海外留学实习,提供了30余种项目,可分为“跨文化体验”“语言习得”“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等类型。在教材建设上,APU还将校友作为教材,将校友的人生经历等编成视频教材,邀请校友参加国际化课程建设,并进入课堂讲授。(3)育人方法的混合:包括英日双语教学、教师与学长助理的结合,以及就职指导与生涯规划的结合等。APU的“英日双语教学”是对同一门通识课或专业课。由不同的教师使用不同的语言(英语或日语)分别开班授课。学生可在入学时选择其中的一种语言作为其学习专业的基本语言。这种模式为不懂日语的国际学生提供了进入日本大学学习的渠道。APU设立了由各国学生参加的学长助理制度。学长助理可按照教师的需要,进入课堂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例如,主持小组讨论,担当外语学习者的语伴,带领国际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等。
(二)AIU的模式
1.“校际合作共赢”发展路径。AIU为了培养人文深厚、全球知识丰富、外语沟通能力卓越的国际化人才,制定了海外大学校际资源共享的发展战略,采取了“校际合作共赢”的发展路径。目前AIU已与49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大学签署了交换留学生合作协议,保障了每一位学生都能免费留学。同时该校通过接收国际学生,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国际化,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专业层面的国际化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素养课程两大部分。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参照了中世纪欧洲“博雅教育”的自由7科目,设置了“艺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等6大模块,开设了“人口学”“安全保障”等全球性议题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设置了“全球商务”和“全球研究”两个专业方向,所有课程都以国际化为基调,区域研究聚焦于北美和东亚各国。主要包括:(1)北美和东亚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经济等相关知识;(2)国际关系;(3)国际经贸和商务;(4)全球性问题;(5)外国语言;(6)日本研究等。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兼容性,呈现专业层面的国际化课程特点。
3.“沉浸式”育人模式。AIU的“沉浸式”模式扩展到课堂教学、宿舍生活、社团活动、地区服务及海外留学等全方位和全过程。(1)实施“全英语教学”。即对所有的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全部使用英语教学,包括教材文献、教学讨论、作业考试及毕业论文等各个环节。为了让学生能快速进入全英语教育阶段,该校安排了入学后4个月的英语集中学习课程,按照新生的英语水平分为4个等级实施小班授课,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学术英语读写能力。(2)“强制性”海外留学。AIU将海外留学一年规定为必修课,并要求修满26—30个专业课程学分。海外留学必修制对于当代意志薄弱、缺乏自信、不愿出国吃苦的许多日本大学生来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磨炼。(3)文化主题宿舍。AIU将宿舍的居住功能提升为“居住+教育”的双功能。每学期由各宿舍区的各国学生商榷一个文化主题,并开展交流活动,以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4)协调合作学习。如AIU的“课题型项目”是由本校学生与海外大学的学生结成小组,针对绿色经济、难民等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国内外实地调查,从全球视角探索解决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APU与AIU的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APU与AIU都是创建于21世纪初的“后发型”单科大学。在高龄少子、生源剧减的严峻形势下,两校选取了国际化发展之路,并以创新的办学理念、个性化的发展路径和独特的育人模式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两校办学模式各有特色,也呈现了若干共同特征。
(一)创新办学理念,注重战略规划。APU的办学理念蕴含着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追求。其人才培养目标强调的是包容和谐、合作共赢的能力构建,而并非是人们常说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制胜对方的技能训练。AIU的“国际教养”教育理念,与当今日本高等教育中的“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养”的主流逆向而行。它主张教育的价值是“人的发展”,而不是“人力”的训练,在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变幻莫测的当今时代,不能把学生仅仅培养成为社会急需的、有一技之长的“工具”,应以通识教育为本,培养厚人文素养、强外语沟通、善思维批判的人才。可以看出,两校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虽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都包含了人文素养、沟通包容、贡献世界的价值取向。
此外,两校都非常重视基于办学理念的战略规划设计,制定了各个阶段的愿景目标和实施路线图。例如,AIU在第二个十年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秋田改变日本高等教育”以及“建设源自日本的世界水平的博雅教育大学”之构想,并制定了阶段性规划:(1)导入国际标杆(benchmarking)管理体系,以世界通用的评估方法评估教育质量;(2)深化与海外合作院校的国际化課程联动性,通过慕课向日本和世界传播本校特色课程;(3)强化与秋田县的“全球化人才培育项目”“英语村”等项目,推动日本中小学和高中英语教育大变革等。APU制定的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构想也具有延续性、前瞻性和挑战性。可以说,以办学理念为导向的战略规划是助推两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谋求个性化的发展路径。APU的“多元文化校园”发展路径是拟通过“制造”一个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的“真实世界”,提供一种参与式、协作式的异文化体验环境,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去求同存异、共生共存。这种模式不同于合作办学、教育输出、远程教育等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也有别于以部分人员和特定期限为特征的跨国流动模式,它是以世界各国学生为载体、以学生能力为本的全天候学习体验模式。AIU的“校际合作共赢”发展路径,是拟通过与海外大学建立的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实现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管理资源等资源的互通共享,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模式。海外经历有助于学生深度透视异国文化的差异,开拓国际视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可以说,两校都基于各自的历史积淀和地域特色选取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为其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创新育人模式。APU的“混合式”育人模式,不完全等同于目前国内外实施的基于网络通信设备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而是将“混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混合式”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高度参与、深度体验的良好平台,是培养学生全球化意识的有效场所。是日本高等教育育人范式的一种新尝试。AIU的“沉浸式”育人模式,不完全等同于“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阻断母语的干扰,在短时间内形成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的”的“沉浸式”外语培训模式,而是将“沉浸”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阶段。AIU主张用英语去学习去思辨,而不是单纯地学习英语。该校通过集中英语学习、“强制性”一年海外留学、严格的GPA制度、“居住+教育”的主题宿舍、24小时全天候图书馆开放等,让学生体验在日本普通高校无法感受到的“困惑”和“压力”,并从困境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磨炼自强不息的意志,从充实的生活和收获中获得自信和成长,继而实现其“国际教养”的教育理念。从案例高校的办学经验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是精准办学定位,追求卓越品质。我国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最大群体,其国际化水平与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
而目前地方高校存在着的求大求全、趋同发展等问题是各界关注的问题。两所案例高校都采取了“精小卓越”的办学定位和单一的学科定位。即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设置以商科或文科为主的单一学科。这种小而精的办学定位,一方面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集中精力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打造专业国际品牌;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与以招收研究生为主的“老牌”大学在生源上的竞争。高等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所高校居于不同的层次,承担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其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发展路径也应各异。国际化发展之路可以是“高大上、全面实施”,也可以是“小而精、有的放矢”,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优化出比较优势,才是国际化办学应体现的品质。
其次是在培养学生全球意识的同时,也需关照本土文化的传承。APU将能成为正确理解日本、促进日本与各国相互理解和信赖的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之一。AIU开设的26门关于日本研究的课程,采取了国内外学生同堂授课共同讨论的方式,旨在传播日本文化的同时,增强本国学生的多视角思维能力和民族自信。课程国际化不是单纯的本土课程的扩容,也不是单纯的“英语化”,而是在坚守本民族优秀课程及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变革与创新。因此,我们要切实把握好全球化与本地化、借鉴与秉持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