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晋唐山水画的笔墨成熟与演变

2019-06-04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山石青绿水墨画

邓 靓

(山西大学 美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中国山水画萌芽于晋,到唐代发展成熟并成为了中国绘画中的主科,从此就一直牢牢占据着中国绘画的重要位置,发展到如今面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画家和理论著作,他们以种种实践和理论发展了中国山水绘画,也探索和拓展了中国古代艺术美的范畴。同时山水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仅仅只有画面本身的含义,在晋代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这些理论著作中的都明确提到了山水画与“含道映物”、“传神”、“写心”紧密相关。这些最早的山水画论,奠定了中国山水画更注重精神性的特性,也为山水画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偏向于文人画,成为文人中“观道”、“畅神”、“卧游”、“自娱”的方式打下基础。故而山水画受文化思潮变化和社会背景的变迁影响很大,在不同的时代展现着不同的面貌,期间几经嬗变。而笔墨这一山水画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也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改变和完善,在唐朝便成熟和演化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此文将以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记载的“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为线索,简要叙述晋唐山水画中笔墨发展、完善、和改变的演化过程。

中国古代山水画成熟较晚,在晋以前,一直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存在。直到晋代,才逐渐从人物画中剥离出来,有了单独的山水画和专门的画论,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画种。但是晋代的山水画,发展还很不成熟,并没有专门的山水笔墨样式。首先,晋代的山水,勾勒山石和树木的线条是没有区别的,线条的本身也很少变化,是一种类似人物画“春蚕吐丝”式的线条,这类线条细而匀称,观之有高古之意,但是用来表现山石质感和树木转折显然是不够的。其次,从用色上说,此时的山水画没有水墨渲染,也没有皴法来表现山石树木之经脉向背,而是以细腻匀称的线条勾勒轮廓,再填上颜色,颜色以青绿为主。这样的画法,和当时的人物画并无区别。所以,中国山水画在晋代还属于萌芽阶段,而发展成熟与进一步的演变是在唐朝。

隋朝的展子虔是唐代山水发展的先行者,在他的传世名作《游春图》可以明显看到山水画已少有魏晋时期山水中“水不容泛”或是“伸臂布指”之感。在颜色上,《游春图》山石的着色有了上下之别,上部用青绿,山脚用赭石;在在树木的画法上,也有了后世个字点和胡椒点的雏形;而水面也由极细的线条勾出水波,越远越淡,起伏间又有空旷之感。这些变化与发展,是唐代山水画成熟的起点。初唐李思训就受展子虔影响极大,但是他的画在其基础上又有不同,这在李思训的作品《江山楼阁图》(传)中表现的十分明显;首先是笔法上的不同,李思训在展子虔“春蚕吐丝”式的基础上,于勾勒转折中出现了“方折”,使线条更为遒劲有力,并在这种细而匀称,无粗细变化线条上发展出了一种“刚性”的力量、其次,李思训的画中还出现了皴法的雏形,在山石的大轮廓中,又用线条分山体脉络来表现山石结构,这些线条可说是皴法之始。至此,六朝以来的青绿山水样式便在李思训的笔下发展成熟了。成熟意味着典型样式的出现,也昭示着事物本身的变化到了尽头。所以山水画的第一变不是来源山水画自身,而是受到了“画圣”吴道子用笔的影响。史传吴道子以“豪气”现山水之气,用“离、披、点、画”变化多端的线条写山水之势,将三月嘉陵江之游一日绘于壁上。此画有别于李将军的精工细作,其豪放风格和随意用笔,对当时的画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进了山水画线条的改革,迎来了山水画历史上的第一变。从用笔上来说,山水画借鉴了吴道子的线条,使得山水的笔法勾勒有了更多的表现手法。对于后来的画家摆脱古典青绿山水工细写实,勾勒填色的风格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这一山水变革并不完整,“有笔而无墨”,而之后画面形式上的完善,则来自于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小李的画落笔甚粗,但秀劲,粗笔勾勒山石,上加青绿颜色,画面整体气质仍是富丽典雅的。他吸收了吴道子线条的变化,又加李思训的青绿上色技法,逐渐完善和形成了所谓“大青绿山水”的典型样式,可说是“变父之势,妙又过之”。如唐代张彦远所记载的“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便是如此。

然而,随着唐朝文人士大夫阶层绘画者数量的增加,他们绘画更注重自身情感的表达,这种工细,妍丽的青绿山水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样的绘画需求,如此,一种不同于青绿山水的水墨样式,便在唐朝悄然兴起了。现今说起水墨山水之始,首推王维,但是在王维之前,已有水墨技法存于民间,据记载,英山脚下有一座隋代墓葬绘画中屏上的山水画,就有以水墨画,再敷彩设色的渲染技法,可以说是最早的水墨画法,而西安出土的初唐墓室壁画中,也有了较为成熟的水墨渲染技法。但是将水墨技巧变技为法,蕴道于中,还有赖以王维为首的文人画家去实践、总结和推广。现存古代山水画中,有两幅传为王维之作《雪溪图》和《长江积雪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王维水墨画的面貌,总结下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笔迹劲爽”,不同于李思训“笔格遒劲”的线条,王维笔下的线条没有方折,而是柔然,随和,无刚性的。但柔不是弱,随和也非无形,笔力藏于线条之中,含而不漏,谓之以“劲爽”。画中多用长线,树木健挺有出枝感,表现在山石上则是随意自然,如同披挂着的长麻皮。第二点渲染使用的“破墨”技法,此“破墨”非“泼墨”,也不是后世技法中的“浓破淡,淡破浓”或是所谓的“水冲法”,而是把墨加水分出不同的浓淡层次来渲染画面,并以此来体现树石的凹凸、高下、和向背。第三点就是“点法”的发展,从树木上看,远处的树木开始用点“簇成”,即用点集攢成一团,而不用线勾,这样的方法有助于表现画面的远近,同时不费巧思工时,便于表达画家作画时的意趣。所以后世水墨画多用此法。此外,“苔点”也出现在了王维的画中,位置与今画类似,这是在之前的青绿山水中不常见的。王维水墨画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平和清远的,迥异于青绿山水的富贵堂皇,精工巧细,这样以清淡柔和,气韵高雅为追求的自然写照,无疑更为符合文人士子的精神状态,引发他们心中观山水、爱山水、写山水的情感共鸣。

在画面共情之外,水墨画的发展与推演离不开其艺术形式与道家思想的趋同。绘画是精神产品,技巧也受到精神的限制,成功的艺术作品背后,离不开的是艺术家本身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所以水墨画的形成和兴盛有赖于画家的实践和研究,这些都与道家思想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莫大关系。山水画形成初始就和“道”紧密连接,在晋代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就明确提出:“圣人含道映物”、“山水以形媚道”等理论,明确提出“画”是“道”的表现形式,作山水画与观山水画也是观道、体道的方法,而此中的“道”指的就是“老庄之道”。在老子和庄子著作中,对于色彩是有明确表达的,他们都反对五彩缤纷的华丽之美,提倡更为自然、朴素的美,“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而墨色为玄色,老子有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不用五色而代之以墨,正是文人在绘画中对老庄思想体现和无限趋同。后来的“墨分五彩”,张彦远“运墨而五色具”,都是对这些思想的进一步阐述。

总的来说,唐朝是山水画迅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初唐时期,青绿山水在这个时期成熟并形成了典型的大青绿样式,其中富丽堂皇,金碧艳丽的画面成为这一风格绘画美的标杆,也奠定了中国山水画工细严谨一派的基础。而到了中唐突变,安史之乱,唐朝开始走下坡路,这正是道家思想易于作用的年代,更多的文人不谈儒家的“文以载道”而是转向道家的“自适其乐”等思想。这是当时水墨画开始兴盛的时代背景。所以,青绿山水发展至此便少有变化了,在山水画中的主要地位也逐渐让位于水墨。

猜你喜欢

山石青绿水墨画
青绿人家
山河间的一抹青绿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牡 丹 (水墨画)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全山石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