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成熟的年轻画种
——综合材料绘画在中国

2019-06-04葛伟霞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画种双年展油画

葛伟霞 宋 红

(浙江外国语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一、前言

“综合材料绘画,是中国当代用于界定现代绘画中那些非传统材料的绘画作品的。比如画面上粘贴报纸、麻袋、金属,然后再用颜料作画的,还有一些绘画技术和装置技术结合但是偏静态绘画的,不一而足,难以一概而论。”①综合材料绘画和传统绘画主要的区别在于综合材料给人带去的直观上的感受效果是传统绘画所达不到的,“它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绘画形态,画家们的新观点和新理念全部采用不同形式的材料来表现。”②随着时代的发展,综合材料绘画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它所具有的艺术表现能力越来越强,将画家们的艺术精神展现得更加全面和精彩。

二、综合材料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从广义而言,西方绘画史上各种对于油画这一传统材质的颠覆与拓展都可称是综合材料绘画的前身。

(一)起源——西方绘画史上油画材质的颠覆与拓展

14世纪末,尼德兰的凡·爱克兄弟发现了一种用油融化为颜料的方法,他们用这种方法融化出来的颜料进行绘画,创作了纯粹意义上的油画。至此,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油画在欧洲大陆上开始流行起来。

1.开端——立体主义(以毕加索为例)

1908年,立体主义主将毕加索在创作中,有意地将一张小纸片贴在素描作品的中心,使这幅画成为了第一幅“拼贴画”。随后,在作品《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中,作为主体的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都用报纸剪贴的方式来完成。接下来毕加索创作了很多的拼贴作品,材料也不再仅仅是报纸,照片、大头针、树叶、钉子、粉笔等开始争相上架,这种突破性的举动,为后人的创作打开了一条崭新的思路,给后世带来巨大的影响。

2.发展——达达主义(以让·阿尔普为例)

来自于法国的达达主义艺术家让·阿尔普在一次偶然中将一幅纸质作品撕碎并将其扔在地上,正是这一毫无目的的偶然性行为打开了让·阿尔普的创作思路,随后的达达主义艺术家们纷纷选择照片、公告、旧车票,甚至是文章中的上下文、书籍封面来作画,使这些多样化的材料成为作品中的一部分。达达主义作为20世纪著名的美术流派之一,打破传统美学在艺术创作上的局限、拓展艺术的边界,最终在艺术的新形式和新结构这条路上不停地探索。

3.脱离——抽象表现主义(以波洛克为例)

达达之后,抽象画出现并占据西方画坛。波洛克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以其“滴画法”著称,就是先把巨大的画布平铺在地面上,然后用钻好小孔的盒子、木棒或者是画笔,将颜料滴到画布上。这样的创作没有事先规划,也没有特定的位置,在作画的时候可以在画布的四周随意走动。波洛克的作画手段开始脱离传统绘画,作画时运用工具的方式也有了巨大突破。

4.融入——新表现主义(以安塞姆·基弗为例)

德国新表现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安塞姆·基弗是其代表画家之一,为了实现绘画的意义,他将油彩、钢铁、铅、灰烬、石头、照片、稻草等材料运用于巨幅的作品中。非常富有肌理的材料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让人领悟作品中无法忽视的深刻意义。绘画中综合材料的运用方式正慢慢成熟,然而这时,它大多还是油画的一部分。

5.拓展——波普艺术(以罗伯特·劳森伯格为例)

波普艺术是美国现代重要并且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主要代表人物罗伯特·劳森伯格一直试图抹平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区别,打破两者之间的界限,在创作中甚至把城市里的废弃物作为材料,让那些被抛弃被遗忘并且不具备审美性的东西在他的画作上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1985年劳森伯格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对我国的油画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直接推动了当时轰动中国艺术界的“85美术新潮”的艺术实践运动。

劳森伯格之后,装置艺术和大地艺术席卷西方艺术界。这两种艺术早已经不再是画面上的呈现了,它们是三维立体的、可以置身其中的非常直观的作品,已经不能归入绘画类,在此不再详做论证。

绘画中综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绘画所用的材料、技法本就是绘画艺术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艺术家们不停地探索新的表现形式,部分是因为科学的发展,更多是与艺术家的创新精神息息相关。

(二)发展——中国艺术史上综合材料绘画的兴起

1.国内美术学院中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室与系科的成立与发展

(1)综合材料绘画在中国美院

1994年中国美院成立综合绘画工作室,2000年改为综合绘画系,2003年又更名为综合艺术系,综合艺术系又于2010年并入油画系,最终在2015年的时候,将其并入绘画艺术学院并且再次将其更名为综合绘画系。中国美院的综合绘画系是国内第一个以综合绘画为方向的现当代绘画实验教学系科。在这个过程中,陈守义教授功不可没:主持教学实验、任系主任、教学成果被评为中国美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浙江省精品课程,出版专著《综合绘画教学、个案、教案》。

(2)综合材料绘画在中央美院

中央美院于1994年成立绘画技法工作室,重点在于研究和继承欧洲优秀的传统绘画技法;1997年更名为材料表现工作室,对于教学教研的方向提出修正,更加注重材料与表现语言之间的结合;2001年,材料表现工作室建立了材料艺术实验室和中国油画修复与保护研究中心,目的是加强艺术教学教研中的科技含量。

2.综合材料绘画作为重要画种在官方大展中展出

2011年,中国美协成立了综合材料艺委会,2014年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上,在嘉兴美术馆设立了单独的展区用以展示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综合材料绘画首次作为独立画种在官方大展上展出。由于全国美展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同时也最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大展,受到的关注极大,而在这一届全国美展上,出现了这样一群特殊材质的作品,它们由废旧汽车皮、焦黑的木炭或者是碎木屑和金属线等等与传统的水墨画、油画结合而成,就是这群画作给观众带去了意想不到的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表示,这次展览中的作品“无论使用什么材料,都不是模仿西方观念,而是以当下生存环境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思想。”③

三、综合材料绘画走向成熟

(一)首届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

2015年的10月,首届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在宁波美术馆成功举办,综合材料绘画交流平台的开放,完美诠释了当下社会艺术多元交流、协调发展的状况。对于美术界而言,其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预示着这个双年展将会成为一个中国现当代绘画艺术不可或缺的展示平台。

(二)第二届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

四、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的语言分析(以第二届双年展为例)

当今材料绘画的主要形态特征可以概括为:单画种材料技法的演进、多画种和多种材料技法的互渗融通与原生态表述。第二届双年展的作品既体现出艺术的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在技法样式上的广泛性,同时又彰显它的绘画性——以“架上”作为学术上的底线。今天,材料技法上的融合已成为中国当代绘画“走向综合”趋势的重要方面。

画展中,画家们对于综合材料绘画语言的运用,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传统画种技法加上少量新材料的绘画语言

1.《小黄车,别哭泣》

如图1所示,作品主要采用较为传统的油画技法,反应当下生活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公共自行车被人故意毁坏,画面中置于最中心的车牌是真正的OFO共享单车的车牌实物,被吸引而沉思的人们在这幅作品中直观地感悟到了艺术家对共享单车被人为破坏的无奈和对于爱护公共财物的呼吁。

图1 张燕敏《小黄车,别哭泣》综合材料155cm×190cm

图2 吴震《国粹》综合材料 200cm×145cm

2.《国粹》

如图2所示,这幅作品和传统国画不一样的是,它用极淡的笔墨对我国的国粹——京剧脸谱进行绘画表现后,又运用了很多金箔银箔去装点这些脸谱,它试图提醒我们:当今我们的文化面临着很多传统艺术和传统手艺没有新的传承人的状况,因为回报不高少有人学,最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作者通过对淡到似乎即将隐去的京剧脸谱的描绘,通过用金箔银箔来装饰的方式,力图向观众们揭示,这些在慢慢消失的、淡去的东西,其实是发光发亮、具有极大价值的艺术传统。

年轻教师要有爱心、细心、耐心、恒心、热心,五心并用,以心育人、以心管人。在日常训练与比赛中年轻教师要寓爱无痕,如队员生病时的一份挚诚问候;队员成功时一份赞赏;队员委屈的一个爱抚;队员犯错误的一份宽容;队员挫折时的一份鼓励;队员困难时的一份耐心等,让所有队员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关怀、关爱,使队员对教师及团队充满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直接生动阐明主题的大量新材料的绘画语言

1.《Victory》

如图3所示,,这幅作品正中用钢铁拼贴出一个巨大的“V”——“Victory”的首字母,中文意思是“胜利”。作者用钢铁来完成这幅作品,一来表示胜利的取得需要有钢铁般的意志;二来,生锈的钢铁本身具有一种凝重的血色,作者用这样的表现手法告诉观众:“胜利”的背后隐含着鲜血的代价。

图3 袁伟《Victory》综合材料 200cm×150cm

2.《第三次浪潮》

如图4所示,这幅作品是属于二维码系列的主题,如今我们进入了网络时代,我们对电脑和手机的应用和依赖充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对于传统的生活和文化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作品下半部分用宣纸打成纸浆堆叠,中间是一排电脑主板,这两部分合在一起造成一种浪花与岩石相冲撞的视觉效果,简明扼要,让人瞬间从作品中领会到其内涵。

3.《心之门》

如图5所示,它是由九幅反绷在内框上的油画背面组合而成,每一幅内框中的油画都绘制了不一样的冷底色,也都显示出有个不同颜色的“十”字,作者所传达的或许是每一幅画都有一颗“心”,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心中的“十”字代表着渴望救赎,作者通过这样的表现手法,展现了现代人心灵的伤痛。

图4 葛晓弘《第三次浪潮—致托夫勒》综合材料 181cm×181cm

图5 夏靖涵《心之门》综合材料 190cm×145cm

4.《存在》

如图6所示,作品上半部分,画家以传统的油画技法画出两块大型石头,真实感很强但其实是虚幻的视觉效果,而下半部分的两块小石头则是真实存在的,上下两部分的石头相互呼应和对比。这幅作品不仅融合了综合材料来完成作品,并且融入了概念主义的表现手法,极具新意。

图6 刘冠儒《存在No.13》综合材料 120cm×150cm

5.《大地的伤痕》

如图7所示,表现大地的画面中掺杂了大量的废弃钢铁、铁丝网等,让人联想到某处施工之后的地面因为没有清理而显得特别凌乱,因作品直立而流下来的黑色液体,像是一个个受伤的创口。整个作品表现的仿佛是大地的“肤质”,作为“皮肤”的大地上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有各种各样的创口在流着“血”。整幅作品的体量感很大,站在画作的面前,会觉得自己是渺小的存在,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试图引起观众对于自然环境以及生活中废弃材料处理的一种反思。

图7 王琛《大地的伤痕》综合材料 290cm×190cm

(三)传统技法与新材料互相融合的绘画语言

1.《戏·武》

如图8所示,这张作品采用了炭笔勾勒与水墨涂绘的结合,并且可以看到局部用了一些宣纸的拼贴,以不同的色块叠加形成人物衣服的质感,并且在画风上借鉴了上世纪中国动画的元素,既用了新的技法又融合了传统,让人耳目一新。

图8 刘劲蓬《戏·武》综合材料 124cm×195cm

2.《汉风》

如图9所示,作者将宣纸类的纸质材料进行类似堆叠、挤压和留缝等处理,使之有一种仿佛经过了积淀的丰富效果。画面最上方的白色像天,最下面的黑色像水或沼泽,中间的背景像周围的峭壁,整个画面感觉是这头汉代石马在一点点的往下沉。由此联想到了我国的文物和文化,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呼吁要保护文物爱护我们自身的文化。

图9 李志刚《汉风》综合材料 210cm×190cm

(四)通过材料的巧妙运用达到抽象的绘画语言

1.《游方之外》

如图10所示,作者一开始是在画布上粘贴了几个正方形,然后刷上一层厚厚的颜料,再将贴上去的正方形撕掉,又在别处贴上一张红色的小正方形。让人觉得:那些反映着画布原色的正方形里面,可能原本是有东西的,但是跑掉了;而这个红色小正方形原来是在某个地方,但是它突然跑了出来……它无疑是一件有趣的作品,巧妙表达了关于自由的抽象主题。

图10 孙小娥《游方之外》综合材料 160cm×140cm

2.《五月之花》

如图11所示,作品经过固定的光线照射,形成一个影子与实物相互交映的画面,虽然只用到了两根作为线条的塑料电线,但是在固定的光线下,产生了生动变幻的深浅不一的线条组合,其简约巧妙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力,极好的传达了生活中的抽象美。

图11 方志勇《五月之花》综合材料 195cm×195cm

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它的实物比之图片给人的感觉要强烈和震撼许多,这震撼既是来自于新材料对视觉直接的冲击,同时也因为另类的语言更加直接生动地阐明了主题。

五、结语

综合材料绘画无疑是一个年轻的画种,说它年轻,是因为如果从1912年毕加索利用立体派的原理,用其它材料经过剪贴来装饰油画作品开始算起,绘画中综合材料的运用至今不过107年,而综合材料绘画于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慢慢活跃起来,至今不过40年。如果从1994年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设立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室开始正规的课程设立与教学算起,至今不过是25年,而从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为综合材料绘画设立单独的展区标志着它作为一个新的重要画种而得到全面认可开始,至今未满5年。

综合材料绘画又是一个正日益走向成熟的画种,说它走向成熟,是基于我们观看了“2017·第二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之后得出的总体印象,站在那些具有卓绝表现力的作品面前,相信大部分观众无法想象这只是一个刚刚兴起的画种。“凝聚中国精神,植根社会沃土,激发时代活力,推进绘画创新”是我们发展中国“原创力”同时也是发展综合材料绘画的一大宗旨,而这一宗旨在第二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上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到积极向上的学术风貌,以及反映时代精神的崭新的富有探索的语言形式。

我们身处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拥有新的任务和新的使命,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中国美术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它诞生于一个美好的时代,它必将担当使命,去创造未来。

注释:

①易丽君.插画艺术和综合绘画的创作语言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3.

②摘于2017第二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前言.

③摘于2014年全国美展开幕式发言.

猜你喜欢

画种双年展油画
一张油画
林风眠艺术主张刍议
油画《塬下》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油画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梅青原陶艺雕塑作品
浅析魏晋玄言诗对山水画独立发展的影响
《岁月长又长》(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