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gl2、IL-10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019-06-04孟胜兰刘安娜骆沿极肖创清
孟胜兰,刘安娜,骆沿极,肖创清△
(1.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 410000;2.解放军第921医院检验科,长沙 410000)
可溶性纤维蛋白原2(sfgl2)又称为可溶性纤维介素蛋白2,是纤维蛋白原2的分泌型,是近年来发现的由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分泌的重要效应分子[1-2]。fgl2最初克隆自细胞毒T淋巴细胞[3]。fgl2蛋白有2种表达形式,mfgl2具有凝血活性,而sfgl2因其梭基端的FRED段而具有免疫抑制活性[4]。其免疫抑制作用已在多种疾病得到证实。白细胞介素10(IL-10)是机体非常重要的炎症调节因子,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转录、表达和分泌,并可增强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抑制黏附分子表达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5]。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fgl2,IL-10水平,旨在探讨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住院患者88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41例,女47例;平均年龄(62.68±11.86)岁;伴冠心病16例,糖尿病25例,高血压病67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结果将病例组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40例)、稳定斑块组(34例)和无斑块组(14例)。稳定斑块组患者中男12例,女22例;平均年龄(63.06±13.04)岁。不稳定斑块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4.60±12.13)岁。无斑块组患者中男6例,女8例;平均年龄(56.29±7.50)岁。对照组选择30例同期于湖南省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81±11.31)岁。各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颈动脉超声检查 患者入院后行彩超检查,探头频率6~12 Hz,由超声科医生操作并观察颈动脉各段内膜改变、回声特点和斑块形态并报告彩超检查结果。局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大于或等于1.5 mm认为斑块形成;稳定斑块:斑块质地呈强回声且表面光滑;不稳定斑块:斑块质地呈低回声或不规则低回声暗区,表面不光滑,斑块内有出血。
1.2.2血浆sfgl2、IL-10水平测定 采集各组患者入院次日空腹肘静脉血2~3 mL,用肝素钠抗凝,离心并收集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fgl2、IL-10水平。ELISA试剂盒购自美国biolegend公司。
2 结 果
2.1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88例患者中检出CAS斑块74例,斑块检出率为84.1%,其中不稳定斑块40例,稳定斑块34例。不稳定斑块检出占比54.1%(40/74)。
2.2各组研究对象血浆sfgl2、IL-10水平比较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浆sfgl2、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浆sfgl2、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研究对象血浆sfgl2、IL-10水平比较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与无斑块组比较,#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P<0.05
2.3sfgl2、IL-10对CAS斑块易损性预测价值 以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CAS斑块稳定性(1-不稳定型、0-稳定型)为因变量,以sfgl2、IL-10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fgl2、IL-10均为CAS斑块易损性的保护因素[优势比(OR)=0.943、0.763,95%可信区间(95%CI):0.889~0.998、0.615~0.945,P<0.05],可预测CAS斑块的易损性。见表2。
表2 不稳定斑块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CAS斑块破裂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本研究8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检出CAS斑块74例,其中不稳定斑块检出率达54.1%,表明不稳定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关系非常密切。
AS是血管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斑块内多种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相互作用,炎症贯穿于CAS斑块始末。在AS早期,IL-10可增加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mRNA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蛋白的表达,增强内皮细胞屏障功能,使白细胞黏附减少,抑制早期斑块的形成[6]。当IL-10水平过低,不足以拮抗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作用时则易导致动脉内膜的损伤[7]。在斑块形成期,IL-10同样具有保护作用。动物实验显示,IL-10缺乏会导致炎症细胞尤其是活化的T淋巴细胞浸润,以及纤维帽胶原含量降低,从而使斑块更不稳定[8];而移植IL-10的小鼠AS斑块的病灶减小[9]。
sfgl2是近年来发现的由Treg细胞产生的效应分子,在国外,对sfgl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模型的移植排斥方面[10],在病毒性肝炎[11]、自身免疫性疾病[12-13]、肿瘤[14]、心血管疾病也有相关研究。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fgl2水平降低,且sfgl2水平与病变血管数量存在明显相关性,提示sfgl2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病程[15-16]。目前,有研究表明,sfgl2主要与FcγRⅡB、FcγRⅢ两种Fcγ受体结合而发挥免疫调控作用,但因为不同细胞表面表达的两种受体的比例不同,从而使sfgl2与之结合后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也不同,如sfgl2可抑制辅助性T细胞1增殖,诱导B淋巴细胞凋亡,而与树突状细胞(DC)细胞FcγRⅡB结合,可减少骨髓源性DC细胞表面组织相溶性复合体(MHC-Ⅱ)及CD8分子表达,从而使DC细胞成熟受阻,使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降低[17]。因此认为,sfgl2与IL-10作用一致,可延缓AS损伤的发展,增加斑块稳定性。
本研究首次结合颈动脉超声直接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sfgl2、L-10水平与CAS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显示,CAS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浆sfgl2水平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和健康对照组,同样,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浆IL-10水平也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CAS斑块不稳定性增加,血浆sfgl2、IL-10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对CAS不稳定斑块进行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sfgl2的OR值为0.943,IL-10的OR值为0.763(P<0.05),显示sfgl2、IL-10均为CAS易损斑块的保护因素,也证实了sfgl2与IL-10作用类似,均参与了CAS斑块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fgl2、IL-10水平发现,二者与CAS斑块稳定性明显相关,其水平高低可反映CAS斑块的严重程度,且二者对CAS斑块均具有保护作用,但sfgl2发挥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暂不清楚,尚缺乏更多的研究,随着相关炎性细胞因子更加深入的研究,sfgl2可能成为CAS不稳定斑块识别和预防的新的炎性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