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多层次高职学生的参与式英语课堂效果研究
2019-06-04方子珍宋庆福
方子珍 宋庆福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51)
0.引言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要求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等。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但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学习方法策略等都十分欠缺,学习效率底下。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摆脱惰性,使他们在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然而高职学生的语言基础差、底子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近两年的新形势下,分类招生规模扩大,导致学生的水平更加良莠不齐。教师在同一个课堂里同时面对英语基础较好的普招生和英语基础差、学习动力弱的分类招生学生,课堂组织更加困难。教师在组织参与式英语课堂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而受到很大阻力。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创新性参与式英语课堂设计,让更多的学生,无论水平高低,都能参与课堂互动式英语学习,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1.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Participation-based Teaching)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所谓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灵活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
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的理论奠基人皮亚杰(Jean Piaget)指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2]也就是说,主体要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此也有印证,我们大脑对于外部的输入的接受情况是,记住所读的10%,所听的20%,所看到的30%,所看和所听的50%,自己讲述的70%,自己做的90%。当学习的个体与外部世界发生相互作用,亲身参与学习的过程,就能够最大程度的接受所学的知识。因此,在高职的教学中,应提倡 “在做中学,工学结合” 的教育理念。这种教学理念体现在英语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
参与式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从一种社会学培训方法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上普遍倡导的教学培训方法。我国于20世纪末引入参与式教学法,并逐步推广到高校各学科教学中,形成了对“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彻底颠覆。[3]国内关于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研究数量不少。陆云于2009年提出引入参与式教学能够推进高校英语专业课堂的教学改革的观点,他认为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4]易沛莲提出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以“学”为本,互动性和灵活性,并通过举例说明了参与式教学的具体方法。[5]梁建新给出了高师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法课堂教学的改进措施,鼓励转变师生观念和课堂角色,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目前参与式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普遍存在“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的做法。引入参与式英语教学方式之后,这种现象仍然存在。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对学生个性、基础不进行区分,且参与式活动设置同内容、同要求、同评价标准。导致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跟不上,中等学生没有前进动力,课堂上气氛不活跃等尴尬局面。
首先,以课堂演讲这一参与性课堂活动为例,英语课堂演讲是一种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公众演说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的活动。此项活动不仅要求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要求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随机应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学生水平、心理素质、个性等的限制,学生准备不充分,常常出现演讲者纯粹走过场,听众也不之所云的现象。
再以课堂讨论为例,小组讨论是一种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是在高职课堂上,由于学生的水平良莠不齐,小组讨论最终变为少数能力较强的学生的专利。一般成员不积极配合,不主动参与,而是完全依赖少数能力较强的同学。小组合作精神没有得到体现,学生们参与热情不高,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以上参与式课堂活动如果得到学生的参与,确实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然而,由于这些参与式活动缺乏层级性设置,在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英语基础水平差的学生,甚至对这些活动产生了抵触情绪。最终导致只有少部分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受到参与式教学的影响,而水平较差的学生则没有参与到学习中,也无法完成技能的训练。
3.解决的途径
目前参与式课堂活动没有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是在教学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对所有学生“一刀切”。成功的参与式课堂应能调动课堂中所有成员的积极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感到自己有所成就。因此在进行参与式英语课堂教学时,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分层式教学模式分为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8]笔者认为,显性分层不但在教学管理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实施过程中容易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困扰,尤其使低层次学生的感情和学习积极性受到损害。因此,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笔者采取班内隐性分层的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活动项 难度水平 分数/次演讲 高级 10/次话剧表演 中级 8/次日常用语小组对话 初级 6/次
(1)对参与性活动进行层级性划分。让学生根据其难度要求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种类,再对不同类别的活动按照难度层级设置不同的分数。由于演讲需要学生的写作能力,演讲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因而分数设置较高。其它的活动例如话剧表演,对话,难度较低,分数设置也较低。下表是对一个学期参与式活动按层级进行的分数设置的举例。
学生需在本学期内每完成参与式活动任务,按照表现评分,学期末综合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做既不强求水平较低的学生,又能起到激励的作用。避免教师对所有学生要求同一难度的参与式活动,导致参与人数少、甚至无人参与的尴尬局面。
(2)对学生的要求层级化。在课堂上,营造适宜所有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氛围,不应以同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对于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对于发生错误的学生,不能太过严厉,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高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3)改革评价考核方式,以形成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学生的成绩不再由一纸试卷决定,而是由平时的活动和期末考试成绩共同决定。在改革了评价方式之后,50%的成绩由平时课堂活动参与度决定,期末考试成绩占50%。这样做既鼓励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公平性。在中国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中,学习成绩仍然是最主要的目的。因此,以成绩作为奖励刺激在课堂上运用十分有效。
4.实施的效果
在构建了分层模式参与式英语课堂后,与无分层模式参与式课堂教学相比,有几点显著变化。
(1)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幅度提高。在采取了新的分层式参与式教学法后,学生的参与式活动不限制次数与难度,且有平时分的奖励,能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他们通过参加演讲、课堂话剧等活动而喜爱英语课堂、喜爱英语学习。经常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又对另外一部分学生产生了激励作用,学生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学习能力都普遍提高。
(2)增进了师生相互了解。在没有采用分层参与式教学法前,学生纯粹为完成任务而准备演讲,抄袭现象严重,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真实水平。而采取分层参与式教学法后,学生能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抄袭现象减少,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水平,因材施教。
(3)缓和课堂气氛,有助于师生之间良性互动。在无分层参与式课堂中,学生要完成难以完成的任务,心理压力较大,导致焦虑、课堂上气氛紧张、师生关系紧张等负面效应。分层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多元化,学生量力而行,紧张气氛得到很大程度缓解。
5.结论
参与式高职英语课堂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方面有很大作用,而参与式高职英语课堂要全面开展,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需要采取分层式教学模式。针对高职生英语水平多层次,且存在个性化差异的特点,应层级化设置参与式课堂活动的内容、目标、要求,在评价时也要采取层级式评价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然而参与式英语课堂的分层教学模式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有耐心,信心,而且在了解学生、备课方面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对学生“因材施教”,科学合理的设置不同的参与式活动方式。通过教师对学生个性化的关怀与参与式活动分层模式的采用,让参与式教学方式更好地为高职课堂服务,让更多学生从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