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价值
2019-06-04李奇展许英迎
李奇展 许英迎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阳江 529500
冠心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根据临床统计统计资料显示,冠心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现出上升趋势[1]。冠心病患者由于自身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患者出现心肌缺氧,进而表现出心绞痛。如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尽管当前冠心病尚不能治愈,但是通过早期检查和诊断,能够较好的帮助患者缓解或者减轻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为进一步提高对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并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方法。本研究结合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15 例冠心病患者,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为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15 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为同一时间自愿参与的115 例健康人员。观察组男63 例,女52 例,年龄45~82 岁,平均(65.1±4.6)岁;病程2~10年,平均(6.5±1.5)年;心功能分级:Ⅰ级26 例+Ⅱ级46 例+Ⅲ级21 例+Ⅳ级22 例。对照组男60 例,女55 例,年龄41~80 岁,平均(65.0±4.6)岁。本研究内容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肿瘤、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资料不完整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器是飞利浦EPIQ5 超声诊断系统,探头频率在5~12MHz,通过上述仪器对所有人员实施颈动脉斑块检查,整个操作由同一人员完成,检查前告知检查者注意事项以及配合要点,具体检查方法如下:等待检查者心情平复后,指导其使用平卧位,将一厚度适中的棉垫放置于检查者颈部,嘱咐其颈部自然后仰,最大程度保证颈部得到暴露,明确患者胸锁乳头位置,将超声探头横向放置于此处,并缓慢的向前进行探查,检查期间密切关注检查者颅外颈总动脉、膨大处、颈内动脉后壁等区域的IMT,对其斑块形成情况、斑块所处位置、数量等进行观察与统计[3]。
确诊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治疗,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并记录IMT[4]。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1)斑块形成率;(2)IMT 以及斑块积分;(3)不同斑块分型检出情况;(4)观察组患者超声诊断影像表现;(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IMT。
1.4 评价标准
根据IMT 厚度情况进行斑块评价,其中正常:IMT <1mm;颈动脉硬化:IMT ≥1mm(1~1.5mm为颈动脉粥样硬化,>1.5mm 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5]。斑块积分采用颈动脉超声Crouse 积分法进行评价,具体为使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两侧颈动脉内各个独立斑块厚度,记录测量结果,将记录的厚度值相加得到Crouse 积分[6]。斑块类型包括软斑、硬斑以及混合斑。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使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斑块形成率比较
观察组115 例患者中有68 例有斑块形成,所占比例为59.13%;对照组中有10 例斑块形成,所占比例为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97,P<0.05)。
2.2 IMT以及斑块积分情况比较
两组对应的IMT 以及斑块积分比较,观察组IMT 以及斑块积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IMT以及斑块积分情况比较(±s)
表1 IMT以及斑块积分情况比较(±s)
组别 n IMT(mm) 斑块积分对照组 115 0.68±0.21 0.91±0.12观察组 115 1.85±0.19 2.05±0.25 t 4.213 4.362 P 0.040 0.39
2.3 两组不同类型斑块分型比较
观察组在软斑、硬斑以及混合斑等不同分型方面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类型斑块分型比较[n(%)]
2.4 冠心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
冠心病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施颈部动脉斑块检查后,有粥样斑块形成患者,其内膜中膜明显增厚,健康人员颈部动脉内部相比表现出粗糙不平特点。
2.5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IMT比较
冠心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后显示其IMT 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也是严重影响我国老年人群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7]。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冠心病总体发病率呈现出上升区域,因而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尝试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进行研究,旨在早期预防、诊断以及治疗冠心病,最大程度帮助患者消除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8]。
表3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IMT比较(±s,mm)
表3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IMT比较(±s,mm)
组别 n IMT治疗前 115 1.85±0.19治疗后 115 1.28±0.25 t 3.261 P 0.041
3.1 冠心病患者斑块形成
根据国内文献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冠心病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是进行冠心病预防的关键,如高龄、高脂血症、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在上述相关危险因素中,国内文献指出,高危因素中的吸烟、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存在相关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程度越严重,则患者对应的危险程度越高[9]。随着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不断深入研究,其他方面的危险因素也逐渐得到重视,如白细胞介素-18、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等。通过对上述相关危险因素的日常干预可作为冠心病早期预防的重要手段[10]。结合上述相关研究与分析,本文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在斑块形成率方面,观察组达到59.13%,而健康人员为8.69%,提示冠心病患者有较高比例的斑块形成。
3.2 IMT以及斑块积分
冠心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具有密切关系,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发展,形成的斑块会将血管腔逐渐堵塞,引起组织器官出现供血不足;部分斑块可发生破裂并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事件[11]。尽管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不一定能够引发心脑血管事件,但是大量文献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越严重,则患者出现各类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越大[12]。结合大量临床文献报道,对存在高危因素人员实施冠心病筛查是进行疾病早期干预与治疗的重要方法。当前在冠心病早期筛查方面可采用的方法较多,如CT 检查、MRI 检查、超声检查,其中超声检查因具有操作简单便捷、可重复性好以及费用合理等优势,已经成为冠心病筛查的重要方法,采用超声实施冠心病筛查或者诊断中主要依靠颈动脉斑块形成特点以及IMT[13]。有文献报道指出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但是对于不典型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排除颈动脉硬化形成,并为患者的后续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多资料。文献报道指出颈动脉IMT 对冠状动脉狭窄评价的敏感度可达到80%,而特异性可达到75%,而冠状动脉狭窄是进行评价冠心病的重要依据[14]。在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IMT 以及斑块积分方面,冠心病患者均显著大于健康人员,由于冠心病患者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因而造成了动脉血管IMT厚度增加,根据超声检查表现,血管内部较为粗糙且不平整;斑块积分评价是以IMT 为基础进行评价,因而冠心病患者总体斑块积分也明显较高。
3.3 不同类型斑块分型
在不同斑块类型方面,观察组软斑、硬斑、混合斑分别占到50.43%、35.65%以及13.91%,而对照组软斑、硬斑、混合斑分别占到1.73%、0 以及0.87%,观察组不同斑块分型发生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其IMT 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通过IMT 改变还可作为冠心病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在冠心病早期筛查、预后评价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5]。
有学者在文献中指出,冠心病患者其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管病增厚进而引发疾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通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反映出来,研究认为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关系。冠心病患者发病后形成的颈动脉斑块处于体表位置,因而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较好的发现斑块形成、斑块所处位置以及血管壁厚度等,这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进一步说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在冠心病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16]。综合本文研究结果以及相关文献报道,冠心病患者在诊断以及早期筛查方面可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为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患者预后提供更多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方法,通过前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可为冠心病的早期预防与诊治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