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12周后对血糖水平和体重指数的影响
2019-06-04佘茜罗锐
佘 茜 罗 锐
T2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点的慢性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从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3年的10.4%[1]。长期糖代谢紊乱可导致眼、肾脏、神经、心脏、血管等诸多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针对T2DM尚无根治方法,目前主要通过药物和/或其它措施合理控制血糖,阻止和延缓疾病进展。本文观察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T2DM对降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重指数(BMI),提高血糖达标率的作用,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和分组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DM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干预。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300U/支,批号 8BJA028,国药准字J20140052],初始剂量为0.2U/(kg·d),腹部皮下注射,每天1次。控制目标为FPG 4.4-7.0mmol/L,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一般每3天增加2U胰岛素,若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则减少2U,睡前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格列美脲(北京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mg/片,批号1705717,国药准字20010575)2-4mg/次,每天1次,早餐前口服。2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血糖指标和BMI测定
1.3.1血糖指标测定: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h采血。FPG、2hPG测定使用日本HITACHI 7600 Series型全自动分析仪及潍坊三维生物公司葡萄糖测定试剂盒(酶法),HbA1c测定使用美国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及配套试剂盒(HPLC法)。
1.3.2BMI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和身高,BMI=体重(kg)/身高(m2)。
1.4 血糖达标率
治疗12周后测定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同时满足FPG 4.4-7.0mmol/L,2hPG 4.4-10.0mmol/L,以上2个条件视为达标。血糖达标率=达标患者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FPG、2hPG、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t=19.35、21.12、13.24,P<0.01)。试验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3、4.14、7.16,P<0.01),见表1。治疗后试验组血糖达标24例,对照组17例,试验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88,P<0.01)。
表1 两组各25例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BMI比较
治疗前,两组BM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MI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均>2.24,P<0.05);但两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25例患者治疗前后BMI水平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3 讨 论
T2D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远期可出现眼、肾、神经以及血管等诸多组织器官病变。控制高血糖能使其并发症风险下降[3]。控制高血糖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预、口服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治疗等。其中,胰岛素种类包括基础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等。有研究指出,生活方式干预或单纯口服降糖药物不足以控制血糖时,以及高血糖伴明显临床症状的新诊断T2DM患者,起始可用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降糖治疗[4,5]。基础胰岛素能抑制肝脏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从而控制血糖。外源性的基础胰岛素通过皮下注射具有与内源性胰岛素相似特性,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起到降糖作用。目前,国内使用的基础胰岛素主要包括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属于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是人胰岛素经过氨基酸序列修饰而来,能更好的模拟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但单纯使用胰岛素治疗,容易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Owens等[6]研究指出,磺脲类药物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且不会增加严重低血糖的发生风险。磺脲类单药治疗T2DM可使HbA1c下降1%-2%,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磺脲类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且有一定的胰岛素增敏作用[7]。格列美脲属于新型磺脲类药物,其通过结合磺酰脲受体,使细胞膜去极化,开发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加快胰岛素释放,从而达到降糖效果[8]。
本研究选择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T2DM结果显示,两药联合试验组能够有效控制T2DM患者血糖水平,并且提高血糖达标率,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甘精胰岛素对照组,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也与其它类似报道相近,可供临床上选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