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市低碳设施农业发展研究

2019-06-04王俊春董晓波董云峰彭子芸陈艺齐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农膜碳源昆明市

王俊春,袁 媛,董晓波,钱 敏,姜 娇,董云峰,彭子芸,陈艺齐,陈 蕊,李 艳*

(1.保山学院,云南保山678000;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农业在云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云南省地形比较复杂,山地较多,地势不平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在近几年扶贫的深入以及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云南省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高碳农业占据主流。根据《云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全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完成国家下达的碳排放强度下降18%的目标任务[1],更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促使高碳型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低碳型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1 昆明市农业发展概况

1.1 昆明市农业发展现状

相较于全国的平均值来说,云南省的第一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3倍,这说明了在云南省农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昆明市第一产业产值为200.5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这一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8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0.14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昆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发展成果,但比重较低并不代表农业发展就可以置之不顾,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在云南省的发展中起到一个模范带头的作用,在全省农业仍然是重要产业的情况下必须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表率的作用。

从图1可看出,昆明市的农业总产值从2005年以来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201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66.38亿元,相较于2016年同期,同比增长6%,占全省9.46%。

图1 2005-2017年昆明市农业总产值趋势

除此之外,2017年昆明市农业增加值为217.12亿元,相较于2016年同时期,同比增长6%;2017年昆明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698元,同比增长9.1%;2015年农业从业人口为118.57万人,占乡村人口数的比例为39.17%;粮食总产量为123.57万t,占全省的比例为6.27%,同比增长16.02%;2017年昆明市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为46.24万hm2,占全省的6.45%[1];2016年一些主要农作物种植的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50%。

从以上农业发展的数据可知,昆明市的第一产业虽然在全市来说占比较小,但从发展的绝对值和一些指标来看,昆明市的农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种植方面已经得到大范围的应用,昆明市由农业的发展所折射出的经济发展趋势良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由于昆明市在农业方面的发展局面为传统粗放型高碳农业向低碳型现代农业转换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以便于传统粗放型高碳农业更好的转换。

1.2 昆明市发展低碳农业的迫切性

2017年3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通知,提到国家下达了云南省“十三五”碳排放强度下降18%的任务,最后给云南省各州(市)下达了目标任务。从表1的数据可知,“十三五”昆明市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为23%,多出全省平均下降水平5个百分点,是全省平均下降水平的1.28倍,年度下降目标为5.09%,多出全省平均下降水平2.8个百分点,是全省平均下降水平的1.3倍。从这个数据可感知,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大环境下,昆明市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考验,在碳排放强度方面任务比较重,所以发展低碳型现代农业任务艰巨且刻不容缓。

表1 “十三五”云南省各州(市)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

2 昆明市低碳设施农业发展概况

2.1 昆明市农业碳排放数据分析

为了更直观的看出昆明市低碳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笔者将以农业碳排放量为切入点来研究昆明市低碳设施农业发展水平,根据当前的研究状况,在估算农业生产造成的碳排放主要根据排放系数和各农业碳源来予以估计,具体估算模型如下所示[2]:

其中,E表示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总量(表4中碳排放总量),Ei,t表示第t年第i种碳源引起的碳排放总量(表4中每种碳源引起的碳排放量),Ci,t表示第i种碳源的总量(表3中农业生产活动碳源总量),δi表示第i种碳源的排放系数(表2中的碳排放系数)。

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之上,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农业碳排放主要来自于3个大的方面:(1)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碳排放;(2)水稻种植产生的甲烷(CH4)产生的碳排放;(3)家禽畜牧养殖(牛、马、驴等)产生的碳排放。但文章的研究重点在于低碳设施农业,因此,文章从产生碳源的第一个方面即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碳排放为切入点来进行研究。

而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1)在进行农业土壤翻耕时所造成的碳排放;(2)在使用农膜、化肥、农药的过程中直接性或间接性引起的碳排放;(3)在进行农业灌溉的时候,水泵的使用会耗费一定的能量,由此而造成的碳排放。因此,文章从农业生产活动的农膜、化肥、农药、灌溉、翻耕这几个方面来估算农业所产碳排放量。

为了有效的分析昆明市低碳设施农业碳排放的状况,文章借鉴学者闵继胜、张广胜、李波、刘宇峰对农业碳排放系数的研究结果[3~6],再结合文章低碳设施农业的侧重点,整理以后得出农业活动有关碳排放系数(表 2)。

表2 农业活动有关碳源以及碳排放系数

根据2005-2016年《昆明统计年鉴》、《云南农村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再经过整理后得到昆明市农业生产活动各碳源结构情况(表3)。

表3 2005-2015年昆明市农业生产活动碳源结构数据

根据估算模型(2-1)再结合表2和表3的数据,计算整理后得到2005-2015年昆明市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总量情况。

表4 2005-2015年昆明市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总量

2.2 数据分析结果

从表4可看出,从2005年开始化肥的使用造成的碳排放量有所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化肥的使用和农膜的使用所造成的碳排放在昆明市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其中化肥的使用所造成的碳排放占昆明市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总量的比重2005年为58.91%,2015年为64.7%。农膜的使用所造成的碳排放占昆明市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总量的比重 2005年为 31.63%,2015年为25.95%。可以看出,化肥的使用和农膜的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是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的重要碳源;有效灌溉、翻耕和农药的使用所造成的碳排放一直呈现出比较平稳的趋势,波动不大,并且占昆明市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并不大。

表5 2005-2015年昆明市和云南省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量对比

从表5可看出,云南省和昆明市的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总量逐年递增,从碳排放总量的绝对值来看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昆明市的碳排放强度从2005-2009年一直是高于同年云南省的碳排放强度,但从2010-2015年昆明市的碳排放强度一直低于同年云南省的碳排放强度,并且昆明市的碳排放总量占云南省的比重一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以上数据的表明,昆明市农业生产活动的碳排放情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虽然绝对量在增加,但相对指标可以看出昆明市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这和相关部门的监管和人们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3 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第一部分的分析得知,昆明市面临着比较艰巨的碳排放下降的任务,而农业活动造成的碳排放又是空气中碳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再从第二部分的分析得知,昆明市的碳排放在全云南省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通过努力,昆明市农业生产活动的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量占云南省比例已经在逐年递减,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现象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和改善。

化肥的使用和农膜的使用所造成的碳排放在昆明市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可采取以下建议来减少农业活动的碳排放:(1)大力发展有机肥的生产和应用,用新兴的有机肥料取代传统常用的化学化肥,以此来减少传统化学化肥造成的空气和土壤污染。(2)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新兴能源的使用,相应的部门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来发展风能、沼气能等新兴能源的使用,以减少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对柴油等高碳燃料的使用,减少对空气中碳的排放。(3)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规范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处理。许多农户对农膜的使用多为一次性,使用过后处理方式为直接焚烧[7]。同样对于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秸秆,很多农户习惯于采用直接焚烧的方式来处理。这些行为都会造成碳的大量排放,对于上述情况可采取强制性的规范列入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禁止行为中,同时加派监管人员加强监管。

猜你喜欢

农膜碳源昆明市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反硝化脱氮过程中外加碳源的选择与投加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硫酸盐还原菌复合碳源的筛选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对策
昆明市延安医院
不同碳源对铜溜槽用铝碳质涂抹料性能的影响
选购农膜时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