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肥+有机肥+生石灰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2019-06-04宋瑞瑚胡兴钢冯廷显刘润梅李晓梅王科举黎桂英李庭贵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石灰施用量生产力

宋瑞瑚,胡兴钢,冯廷显,刘润梅,李晓梅,王科举,黎桂英,李庭贵

(文山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文山663099)

农艺措施是影响土壤肥力、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重要因子。合理的施肥方式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养分利用效率,从而影响农作物健康生长。当前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以及农村劳动力缺少导致部分耕地闲置,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导致部分耕地重用轻养,生产生活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业耕地土壤的影响日趋严重。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利用化肥对粮食的持续高产起了较大作用[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估计,化肥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为40%~60%[2]。张福锁等总结了近年来在全国粮食主产区进行的1 333个田间试验结果,发现水稻的氮肥利用率为28.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呈下降趋势[3]。2010年云南省化肥施用量为184.6万t,其中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施用量分别为 97.5万 t、27.2万 t、18.0万t和 42.0 万 t[4~5],是 2004 年化肥施用量(137.2 万 t)的1.35倍[1]。云南省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肥现象非常普遍,据调查分析,云南省粮食作物玉米、稻谷、小麦、豆类、薯类等化肥施用量分别为1 078.5 kg/hm2、1 003.5 kg/hm2、769.5 kg/hm2、693.0 kg/hm2、1 104.8 kg/hm2[6~7]。肥料偏生产力(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PFP)是指施用某特定肥料下的作物产量与施肥量的比值,是反映当地土壤基础养分水平和化肥施用量综合效应的重要指标[8]。刘润梅等研究表明,云南省水稻生产中化肥偏生产力为24.2 kg/kg[9]。另外,在农业生产中广泛采用石灰来调节酸性土壤pH值,具有明显效果,本实验拟根据供试田块的肥力状况,采用平衡施肥法确定化肥施用量,再配合施用有机肥和生石灰等不同农艺措施,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化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综合评价不同农艺措施的生产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7年4-12月在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进行,供试土壤为水稻土,前茬空闲,供试土壤主要农化性状见表1。

表1 供试土壤理化性状

1.2 供试材料

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为内香8518。供试肥料品种为复合肥(10-5-5)、尿素、硫酸锌、生石灰、叶林牌商品有机肥。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在中等肥力田块,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CK),单施化肥;处理2,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3,化肥+生石灰配施;处理4,化肥+有机肥+生石灰配施。水稻人工栽秧,株行距15 cm×21 cm,栽种密度28.5万穴/hm2,每穴2~3株。小区面积30 m2,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化肥施用量为 N 181.5 kg/hm2,P2O537.5 kg/hm2,K2O 37.5 kg/hm2,ZiSO422.5 kg/hm2。氮肥 2/3 作基肥、1/3作追肥分别于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追施,磷、钾肥全部作基肥施用,硫酸锌、有机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有机肥处理施用商品有机肥22.5 kg/hm2,石灰处理施用生石灰1 125 kg/hm2。石灰和有机肥处理在翻耕之前均匀撒入并随机翻耕,基肥在移栽之前施入,追肥在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分别施入,按时进行中耕管理和病害防治。

1.4 样品采集与测定

试验种植前采集基础土样,于成熟期采集土壤样品,同时测产。土壤pH值测定采用土液比1∶2.5电位法,全氮用凯氏法,碱解氮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10]。

化肥偏生产力(PFP)(kg/kg)=施肥后所获得的作物产量/化肥纯养分的投入量。

数据分析用3414田间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版本2.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在田间条件下,各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见图1。结果表明,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2)和化肥+有机肥+生石灰配施(处理4)水稻的平均产量均为7 106.7 kg/hm2,比单施化肥(处理1,CK)增产20.3%。酸性土壤上采用化肥+生石灰配施能明显增加水稻产量,比单施化肥增产10.3%,但差异不显著。充分体现了化肥、有机肥配施及酸性土壤配施生石灰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这与现有的研究结果一致。

图1 各处理对处理水稻产量的影响

图2 各处理对水稻处理化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2.2 各处理对水稻化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在田间条件下,各处理对水稻化肥偏生产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图2)。在化肥施用量相同条件下,与单施化肥(处理1,CK)相比,化肥+有机肥+生石灰配合施用能提高化肥偏生产力20.3%,酸性土壤施用生石灰能提高水稻化肥偏生产力10.2%。充分体现了化肥+有机肥配施和化肥+有机肥+生石灰配施有利于水稻化肥偏生产力的提高。

2.3 各处理对土壤pH值的影响

在田间条件下,当季水稻种植前基础土样pH值为6.3,单施化肥、化肥+有机肥、化肥+生石灰、化肥+有机肥+生石灰处理3次重复水稻收获后土壤pH值分别是6.40、6.41、6.43和6.45,比种植前增加0.10~0.15个单位,说明化肥配施一定量的生石灰和有机肥有助于酸性土壤pH值的升高。

3 结论

本试验通过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的方法,结合施用有机肥和石灰调节酸碱度的措施,研究不同农艺措施对水稻产量和化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条件下,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有机肥配施及化肥+有机肥生石灰配施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化肥偏生产力,能提高水稻产量20.3%和提高化肥偏生产力20.3%,化肥配施生石灰能提高水稻产量10.3%和提高化肥偏生产力10.2%。试验前后土壤pH值提高0.1~0.15个单位,在酸性农田土壤中,施用一定量的生石灰来调节土壤酸碱度,通过调节土壤pH值,达到产量增加、提高化肥偏生产力效果。

猜你喜欢

生石灰施用量生产力
不同生石灰用量对早熟马铃薯生长及土壤pH的影响
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马克思生产力系统理论探析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张掖市甘州区灌淤旱作人为土制种玉米锌钼微肥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
温室茄子氮、磷、钾素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磷肥不同施用量对辣椒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消毒巧用生石灰
巧用生石灰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