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概念”教学的经历、体验与探索
2019-06-03张才宝
张才宝
摘 要:课程标准强调“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并重,并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描述“过程性目标”.对于函数概念教学,教学中应该重视通过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有效地渗透,逐步地揭示函数的本质特性、联系和变化,感知函数是揭示事物变化规律的有效手段,是一种研究数学运动变化的有效模型.
关键词:经历;体验;探索;函数概念
2014年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提出了“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1]的数学教学行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了“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并重,并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描述“过程性目标”,以此反映数学思考目标的实现过程.笔者认为,《课标》中的经历、体验、探索与吕传汉教授的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一一对应.
这里的“经历”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体验”特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探索”特指在独立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问题解决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与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获得一定层面的自我实现价值判断.
本文以笔者近期在正高评审活动中执教的“6.1-1函数”同课异构为例,彰显数学思维的经历、体验、探索过程,实现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有效衔接.《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是数学思维的一次飞跃.对于函数概念教学,教学中应该重视通过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有效地渗透,逐步地揭示函数的本质特性、联系和变化,感知函数是揭示事物变化规律的有效手段,是一种研究数学运动变化的有效模型.
一、经历:概念发生与形成的知觉认知条件,落实先行组织,思考课程目标
在数学过程性目标实现范畴,“经历”是过程性目标达成的认知起点,带有“具身认知”的积极意义,是学生形成概念的思维支持条件,有助于概念的抽象和把握.当然,概念属性特征的抽象,必须与学生的知觉思维水平具有内部关系一致性,学生才能在经历的基础上获得概念的同化与顺应,形成概念的基本特征.另外,概念的“经历”需要先行组织行为的有效落地,线性组织材料的思维水平与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正相关.为此,在经历过程中,问题设置必须满足三个维度特征:一是让学生经历抽象,联结生活与数学的思维桥梁;二是让学生使用正向例证,形成概念的本质特征;三是通过思维辨别,建立概念表象和达成概念类化目标,实现对概念的深度认识,剔除概念的非本质属性,进而把握概念.
例如,在引进“函数概念”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梯度“问题反应块”,让学生在“经历中”获得认知,发展知觉思维,实现先行组织思考目标.具体的问题块是:首先让学生在平面内任意确定一点O,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在画圆的过程中,感知哪些量是保持不变的,哪些量是不断变化的(圆的半径、周长、面积在不断变化,2和[π]保持不变);其次是让学生观察“列车的时速照片”,即假定列车从连云港驶向南京途中的某一时段,列车以20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探讨在列车行驶过程中,涉及哪些量,哪些量没有变化,哪些量是不断变化的(根据PPT的旁白,引进常量和变量的描述性概念);第三是在半径为r的水波纹形成的圆中,周长C=2[π]r,面积S=[πr2].圓的周长C、面积S随半径r是怎样变化的?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几个变量?
如果说学生“画圆”是经历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变迁过程,那么观察“列车时速”是形成变量概念的通用技术,而“变化的水波纹”是引动函数概念的有效载体,也是进行函数模型抽象的先行组织行为,有利于学生感知“变化过程”“两个变量”“一个变量确定,另一个变量也随之确定”.一般情况下,概念的发生与形成是一种知觉心理.这种心理过程包括感知、表象和思维,需要学生在经历中获得,在自身认知中感知,在表象中分析并进行思维抽象,形成初步的变量意识.这就是“先行组织行为”的认知目标,有利于学生形成概念的经历感,也是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一种思维表现.
二、体验:概念形成与使用表象认知条件,落实变式,思考数学目标
《课标》使用了“经历”“体验”和“探索”等行为动词作为过程性行为目标的描述,而“体验”是基于经历的过程性感受,是探索的目的,有助于概念的形成与使用,也有助于数学思考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变式思考的具体落地.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体验是概念表象建立的必要条件,反之,概念表象的建立有助于概念特征的深度把握.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研究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和整合;另一方面是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关系、相互协调和整体发展.前者可以看成是概念形成的条件,后者可以看成是概念表象得以建立的前提.在学生的数学体验中,形成和使用概念,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水平及时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实现了概念共同特征的进一步把握.因此,在数学慢教育课堂教学中,基于数学体验,我们需要做好三个维度的工作.一是学生的“做”,实现同化概念的获得感;二是学生的“讲”,实现顺应概念的知道感;三是学生的“用”,实现迁移概念以及心理过程的形成.
例如,在“函数概念”形成与使用环节,笔者基于体验设置的问题组块包括原问题、外源变式和内源变式.
原问题反应块:用一根1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1)当长方形的宽为0.1m时,长为多少?(2)当长方形的宽为0.2m时,长为多少?(3)当长方形的宽为 x m时,长为多少? (4)长方形的长y (m)是宽 x (m)的函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该问题是课本“交流”栏,旨在让学生基于问题解决,体验概念的三个特征.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确定而唯一确定.同时,渗透了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形成一般概念的意识,进一步把握概念.
二级问题反应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1)当长方形的宽为2时,长为多少?(2)当长方形的宽为4时,长为多少?(3)当长方形的宽为 x 时,长为多少?(4)长方形的长y 是宽 x 的函数吗?为什么?(5)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属于反比例函数概念模型.一方面能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验“函数概念”的三个特征,同时让学生体验函数表达的不同类型,有助于学生感知函数表达常见的三种形式(表格、图象与表达式).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函数表达的不同形式(一次函数关系模型、反比例函数关系模型、二次函数关系模型),要让学生站在初三年级的高度,理解函数概念的意义,即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的不同模型形态,落实单元概念教学的意义.
一级问题反应块:如图1,已知AB=8.点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AP、BP为边在同侧作正方形APDC与正方形PBFE.若AP=x,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为y.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是x的函数,为什么?
设计意图:该问题的设置属于中考数学试题的一个视角(连云港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题第27题的适度改编),这样问题的添加,有助于自然揭示动态问题的本质就是某个变化的过程,带有函数概念的三个变量特征.换句话说,让学生在使用概念中理解概念,体验概念的意义建构,实现概念的深度理解.
我们知道,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心理过程的意义建构,包括形成概念的心理过程和同化概念的心理过程.一般意义上讲,一方面形成概念在于概念意义的获得;另一方面同化概念是一种数学体验,有助于概念本质属性的揭示,进而给出名称和符号;再一方面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在于对思维活动素材的抽象与概括,并在使用概念中获得对概念的进一步把握.为此,结合上述案例来说,原问题就是概念表象的建立与使用,二级反应块就是变式数学思考目标的实现,一级反应块是在体验中获得概念的表征,有助于数学概念本质特征的外化.如果说,原问题是一种体验概念的过程,那么变式问题则是数学思考目标有序实现的外在表现.
三、探索:概念解释与关联的思维补偿条件,实现元认知,监控调节目标
探索是数学概念发生的必经思维之途,是知识技能获得的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大部分数学课堂关注的思维路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概念的解释需要探索,思维补偿需要探索与关联,元认知监控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探索[2].因此,探索决定学生的思维补偿水平,支配着概念的解释与关联的层次,有助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一般情况下,探索作为知识技能获得的途径,则表现为概念的解释与拓展,具体表现为概念的回归能力.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说,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要记得回归概念.其实,这就是对概念的深度解释,有助于学生知道概念的来龙去脉,实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目标.探索作为数学思考目标的实现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会思考,例如,让学生关联相关知识,使得概念具备系统特征,进而使得前概念、主概念、后概念等要素相互关联的结构关系.探索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征世界.
因此,在数学课堂探索教学中,需要做好三个维度的工作:一是设置单元概念反应块,落实系统概念目标;二是设置课时反思块,落实概念的结构性目标;三是设置知识过渡反应块,落实概念信息的加工与改造,实现概念系统的有序建立.结合“一次函数”概念解释、拓展的思维块,设置如下问题:首先是让学生举例说明对常量、变量、函数概念的理解.学生的思维产物是:在我每天去学校的变化过程中,我的骑车速度、我家到学校的距离保持不变,是常量;而我距离学校越来越近,距离我家越来越远,是不断变化的,是变量.其次是在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示函数关系的量,请举例说明.连云港黄海的潮汐现象,就是函数关系的经典例子,以及某地某天随着时刻的变化,气温随之在不断变化,随着时刻的确定,气温也随之确定,这就是生活中的函数关系.再次可以让学生感知函数概念,也就是研究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即“生活实例→(建构)数学模型→(应用)研究现实”.比如,周长一定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就是一次函数概念;另外,让学生明白周长一定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中,圆面积最大的根本原因,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地下水道建成圆形的根本原因.
顺便提及,设置了概念备用思维块,即“沙漏问题”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它根據一个容器里的细沙漏到另一个容器里的数量来计量时间(如图2).即自变量是一个容器的细沙漏到另一个容器里的数量.学生在反思这一问题时,理解存在很多思维偏差,通过回归概念,学生才在反思中获得真正的理解.“弹簧伸长问题”是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重物,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弹簧原长10cm,设重物质量为 m kg,受力后的弹簧长度为l cm.(1)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有几个变量?分别是什么?(2)你能用m表示l 吗?(一次函数关系表达式为:l=[12]m+10)(3)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就单元概念建立来说,在知识获得层面,探索在于自变量的确立和一次函数关系的建立;在数学思考层面表现为学生对概念关系的分析,以及回归概念解决问题的意识;在情感态度层面,表现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举出生活中的函数例子,就是对概念深度理解的表现,也是对概念的“工具性理解”到“关系性理解”的一个表现[3],实现了对概念的正向把握,形成结构关联的系统概念.
参考文献:
[1]严虹,游泰杰,吕传汉.对数学教学中“教思考 教体验 教表达”的认识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7(5): 26-30.
[2]王光明.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23.
[3]马复.论数学理解的两种类型——从R.斯根普的工作谈起[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3):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