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度”故事构筑“素养”课堂
2019-06-03包彩娥
包彩娥
摘 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思政学科的应有之义。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应善于讲好故事,用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人情温度的故事,构筑感召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的“素养”课堂,引发深度学习,生成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政治高度;思想深度;人情温度;素养课堂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故事,“素养”的课堂需要精彩的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对标习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灌输,但“灌输”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要会讲故事。思政课教师要把故事讲出质量、讲出水平,用入耳入心的故事讲清道理、论证学科、唱响中国,把“想讲”和“想听”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统一起来,用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人情温度的故事,构筑感召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的“素养”课堂,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生成学生核心素养。笔者结合观摩案例,探索以故事为载体构筑“素养”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用有政治高度的故事構筑感召学生的“素养”课堂
教师用有政治高度的故事叙述课程,就是要引导学生认可和接受当代中国的道路选择、理论发展和制度安排,使学生逐步增强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怀、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案例1】综合探究课:“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高老师选择了安徽小岗村这一具有历史性、标志性的地方,通过讲述“小山村大巨变”的故事,透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感悟时代背景、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整个故事设计成三个篇章:按“红手印”——户户包田,解决温饱;按“红手印”——人人参股,奔向小康;按“红手印”——代代传承,砥砺前行。用三个“红手印”串联起小岗故事、小岗道路和小岗梦想。整节课前后呼应,由知到行,拓展升华。
【教学策略】
1.故事应凸显观点。观点,即支撑课程目标的基本观点,既包括学科事实、术语、概念和原理等“显性”观点,又包括学科方法、学科思想、学科精神等“隐性”观点。用观点来统整故事元素、统筹故事资源,使其既具有把握课程内容要求的思路,又具有理解课程逻辑框架的思路。高老师设置议题“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是‘分好还是‘合好”,让学生探讨小岗村从“大包干”到“土地流转”再发展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必然性。高老师对故事的设置也契合了课程的逻辑体系——方向不变即“社会主义性质不变”,决定了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决定了命运即由“解决温饱生活”到“奔向小康生活”到“追求美好生活”,有效地呼应了本课的主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学生在凸显观点的故事情境中豁然贯通,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信念。
2.故事应关注进程。进程,即达成课程观点的基本序列,用承载观点的故事来组织相关的活动,通过故事设计使学生经历特定的学习过程,在全新的课堂生态中深度学习。让课程以故事为主线在预设有序的轨道上运行,让学生有亲力亲为的思维活动和操作体验,这是成就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高老师围绕“小岗村”这个鲜活的教学资源,带领学生亲自到小岗村进行实地研学,先后采访一些历史见证人,并将师生的所见所感所悟制作成真实的视频情境。教师在教学中注入现实生活的内容和活水,引导学生在讨论交锋中分辨是非,在矛盾冲突中作出价值选择,从而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二、用有思想深度的故事构筑激励学生的“素养”课堂
有思想深度的故事蕴藏的生命价值,能更好润泽学生生命,激发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和智慧行动,激励学生立足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树立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
【案例2】“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这节课,张老师携学生走进常州博物馆,策划和筹备了一场名为“鉴往知来: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专题展,向听课教师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故事。故事导入:播放诗经《伐檀》朗诵视频,在汉风民乐中徐徐拉开故事的序幕。故事情境一:“从石器锄耕到青铜稼穑”。在博物馆一楼临时展览厅,学生摆放展品。要求学生将展品分别放到“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两个展台。学生根据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生产力特点(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奴隶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准确地把展品摆放到相应的展台。故事情境二:“从患难与共到不狩不猎”。展厅展台有一个视频播放区,请学生判断前期准备的两个视频素材能否完整地反映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通过合作探究,学生理解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共同占有、平等互助和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私有制、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奴隶主占有劳动产品)。故事情境三:“从茹毛饮血到彼君子兮”。为了让参观者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招聘学生讲解员。请各小组任选一个国宝(甲骨文和淹城)并撰写解说词。学生描述了文字对传承文明的重要价值,对淹城的地理布局等进行详细展示,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事结尾(PPT呈现):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和筹备这场展览,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呢?“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从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到答案。
【教学策略】
1.故事情境为知识提供生成依托。思想政治的学科知识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多学科领域,它们产生于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是对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经验的总结升华。学科知识作为间接经验向学生传递时需要创设学科知识的生成环境,引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因何而生、向何而去”的创生历程,启发引导学生经历思维过程,感受思维力量,体验思维快乐。张老师通过故事情境为学生建构丰富而有深度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在原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知识”。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布置展台鉴赏两件展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概括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生产力特点。鉴别两个视频素材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体验走向知识,实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和“转化”,知识自然而然“生发而成”。
2.故事情境为行为提供表现平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是看学生能否运用学科内容应对各种复杂社会生活情境的问题和挑战”[1],而这些行为表现需要在特定的故事情境中方能展现。案例中,张老师设置了“招聘学生讲解员”环节,为甲骨文和常州淹城撰写解说词。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可见,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使理论观点与行为体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澄清概念、深化认识的行为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
三、用有人情温度的故事构筑发展学生的“素养”课堂
有人情温度的故事可以驱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成深层的心灵反应与心理默契,形成“心灵敏感”,这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现代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案例3】“伟大的改革开放”
这节课,陈老师引导学生从“深圳小志一家变迁”的故事看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第一篇:爷爷的艰难时代(20世纪70年代);第二篇:爸爸的创业之路(20世纪90年代);第三篇:小志的美好生活。通过讲述爷爷和爸爸的故事,师生回顾了改革开放的主要进程,了解了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也让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小志的故事发生在他和妈妈之间,小志留学归国准备到华为应聘,妈妈却持反对意见,教师请学生试着说服小志妈妈。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纷纷提出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观点,从中也更坚定了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意识到“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教师精心设计了三代人的故事,用三代人走过的路折射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这条路是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教学策略】
1.故事设计要立足学生立场。有温度的故事,引领学生走进熟悉的生活世界,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案例中,陈老师设计的“深圳小志一家的故事”真实感人,牢牢抓住“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个热点,把中国梦和个人梦结合起来,化“旁观”为“亲历”,化抽象为具体,浸润和渗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陈老师设置了“小志与其母亲对职业选择的冲突”这一故事情境,让学生站在同龄人小志的立场说服母亲。这样的故事设计连接了社会生活的地气、承接了知识的理论之气,使课程变得充实而精彩。学生用心去参与、敢于去尝试、乐于去展示,享受到生命的充实和快乐。
2.故事设计要体现整体理念。陈老师在开放动态的系统中整合多方面的故事资源,包括图片、视频、实物、人物等。同时,充分地分析学情,看到知识的价值和知识点内在的关联,在整体理念引领下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引领。案例中,学生的讨论、思考和展示,都在“深圳小志一家变迁”这一“故事线”和“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这一“知识线”的有机贯穿下,有序、恰当地统筹安排在应有的位置和环节上。可见,教师在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中整合故事资源,创设富有人情溫度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内化学科知识,丰富情感体验,唤醒生命自觉。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思政课教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仅自己要讲好故事,还要让学生讲好故事,讲好时代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使思政课教学呈现出鲜活的时代性、丰富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发挥思政课特有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