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式赛车

2019-06-03

汽车与运动 2019年3期
关键词:耐力赛系列赛美式

远远地看着各种各样的赛车列队朝向发车线驶来,似乎没有任何竞赛的意味,它们只是和平地肩并肩,一个跟着一个。直到前排的两台赛车越过发车线,方格旗挥舞过后才一瞬间蛟龙出海。原有的阵型被迅速打散,所有人都在寻找自己合适的行车路线,因为马上就会驶入赛道第一个弯道,第一个弯道便是一个调头弯。戴通纳赛道其实是一个巨大内场的椭圆形赛道,为了形成弯道于是在一个标准的椭圆上向内剪出了一个“Y”形字母。弯道前各类赛车悉数减速降挡,一瞬间噼里啪啦,降挡轰油的声音震天响,隐约之间最容易分别的还是保时捷911 RSR的声响,高亢而且嘹亮。当然了,那些个兰博基尼Huracan和奥迪R8同样是大嗓门,只是更加低沉,远没有911那般尖锐。

排在队尾的最后一台GT组别赛车刚刚驶出第一个弯道,前面的各种戴通纳系列原型车(DPi)已经驶过整个“Y”形内场弯道,再一次冲上了椭圆赛道。美国的赛事怎么能少了传统的美式大V8,于是来自凯迪拉克的原型赛车满足你;不过与GTE组别的雪佛兰克尔维特相比,凯迪拉克还是有些保守。短短的9圈比赛过后,最靠前的原型赛车已然追上了队尾的GT组别赛车。于是,赛道上的每一处都会有台赛车,坐在阶梯状的赛道看台上,面前就是一个连续的、轰鸣不止的赛道,而且这样的轰鸣会不停歇地持续24小时。

可能这样的声浪已经足够转化一个对美式赛车持有怀疑态度的车迷,只不过我还是对这壮观但有些简单的椭圆形赛道有些疑问。不同于那些建造在比利时森林、法国乡下或者是德国丘陵中的欧洲赛道,美国的赛道实在太过直接而且平淡。就一个单一的形状,一侧是刷白的围墙,另一侧是修剪的草坪,只有几个为了形成弯道而形成的弯道。发车区旁边的指挥塔上有着巨大的电子圈速榜,标语上一点不含蓄地写着“赛车的世界中心”,看台上的座位就像天门山上的石阶一样一眼望不到头,这样的赛道确实让人过目不忘。

环绕椭圆赛道的看台几乎有一英里长(1.6公里),从发车区的VIP座位到编号10万+的座椅,选择面异常丰富。而且这一看台有一个巨大的优势,由于位于内场区域的弯道位置较低,你几乎可以从任何一个看台座位都能看到整个赛道。比赛前的表演一定不能忽略,除了那些靚妹帅哥,头顶时不时拉烟飞过的喷气式战机同样会让此行变得更有价值。10万级的座椅数量意味着低廉的票价,椭圆看台以及内场看台的两天通票只要69美元(约合人民币440元);而最基础的入场门票则只要40美元(人民币250元)。

不要以为那块广袤的中心区域没有什么用处,从下穿通道越过赛道,那里真的是热闹极了。有各种大脚车的展览,有各种零配件的展台,还有各种俱乐部的展车区。而且,回头走两步便是各车队P房的后门。不同于其他赛事,来戴通纳比赛的车队似乎丝毫不介意你参观它的P房。透过两头通透的P房,车队技师和赛手的一举一动都一目了然,即便是比赛将近,也丝毫没有赶人回看台的迹象。从内场还可以去赛道护栏边感受下那椭圆赛道的坡度,去摸下护栏上的那些擦痕,再去看看还在努力修复防护网的工人们。伸手可及的便是即将风驰电掣的赛道,轻轻把手放在上面,似乎还有垫场赛留下的温度;拿起手,手掌里满是轮胎的碎屑。这种与赛道的紧密联系实在太特别了,在这里你能体会到最直白的表达,哪里还会嘲笑它简单的椭圆形状。

当大家漫无目的地来回来去的时候,原型赛车已经列队驶上赛道,左右伴随的自然是车手和技师,只不过在戴通纳,还有一支行军乐队。GT组别赛车则斜停在各自的P房门口,任由观众近距离观察、拍照。在涌动的人头中我突然发现了之前戴通纳24小时耐力赛冠军得主Dario Franchitti,我忍不住靠近他,打算在现场问问他对戴通纳有什么别样的理解。

“开放度”他说,“开放度是一个绝妙的东西。它给车迷们了解赛车、了解赛道的机会,让他们陶醉其中,体会乐趣,然后他们便会自发地去感化其他人,这是个积极的循环。”

对于车手而言这种独特的环境同样有益。Dario这么认为:“戴通纳24小时耐力赛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能让赛事回到原本应有的模样,比如,来自不同赛事的车手可以同场竞技。在戴通纳赛场上,你经常会与NASCAR美国房车大赛车手、Indy方程式车手甚至是F1车手,比如费尔南多·阿隆索一起角逐。对我而言,我非常享受与不同风格的车手切磋技艺,毕竟欧洲系列赛事和美国系列赛事的车手本不会一起比赛,但这就是戴通纳的魅力。”

比赛即将开始,我回到了看台的座位上等待发车。垫场赛的热度似乎还没有完全褪尽,周围的观众还在热烈地讨论着。此时美国国歌徐徐响起,周围的美国人纷纷肃立,脱帽将右手抚在左胸前,自豪而骄傲地跟唱。唱到高潮时头顶飞过一架海岸护卫队的直升机,就当直升机离开大家视野时,广播里传来了退役赛车手、如今是美国最成功的一支车队的老板Chip Ganassi的声音,“女士们先生们,点燃你们的引擎!”,他是本次比赛的主裁判。

这一刻我竟然也被完全感染。听过了那么多次赛车点火的声音,我从没想过,50辆赛车同时点火会让人产生对美式赛车精神的认同感。但实际是,不必看到任何一台赛车驶上赛道,那赛道的温度和开放度、与赛车的近距离接触、身边吟唱国歌的美国人、头顶飞过的飞机,完全俘获了我的心,也许这便是美国赛车文化。

比赛准时发车。赛车的轰鸣振聋发聩,从我座位的角度看过去,赛道上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此时我对美式赛车的爱油然而生。几分钟后我忍不住再次进入内场,躲在一个离弯心几米的地方看比赛,哇,整个人彻底被击败了。

夜幕的降临让人能够轻松辨别哪些是真正喜爱赛车、哪些只是为了享受比赛的观众。那些为比赛而来的车迷会一直坚守看台座位,或坐在草地篝火旁,或坐在自己房车的车顶,但眼睛一刻都不会离开赛道。而那些享受比赛的观众则会斜躺在自己带来的旧沙发里,脚边放上一筐啤酒,旗杆上绑着各式手写的标语。有些人甚至把自己的投影仪都拿来了,连上PlayStation,就像是能够为比赛加油打气似的。

2018年的劳力士杯戴通纳24小时没什么悬念地结束了,驾驶凯迪拉克DPi-V.R.赛车的Joao Barbosa、Filipe Albuquerque以及Christian Fittipaldi以领先第二名接近1分钟的优势赢得了比赛。有人称,行军乐队伴奏、充斥着明星演绎国歌、赛前战斗机助势、开赛时夸张地高喊“点燃你们的引擎!”以及晚上燃放的烟火已经让戴通纳24小时偏离了严肃赛车应有的内容,成为了标准的娱乐产品。但我想说,那种开放度、那种包容度、那种饱览整个赛场、那种亲近赛车的机会,是美式赛车独一无二的魅力,它不需要再增加任何元素即能吸引足够多的拥趸。而对于普通人而言,比赛前的那些秀不正是让他们尝试了解赛车的引线吗?那些死板刻薄的欧洲赛事反而应该向如此的美国赛事致敬学习。

关于戴通纳24小时耐力赛的赛车

戴通纳24小时耐力赛底层的两个赛车级别最为人所熟知,他们被称为“GTLM”以及“GTD”,近似等于“GTE”和“GT3”。DPi(Daytona Prototype international)系列车型则指基于欧洲LMP2(Le Mans Prototype Class 2)规则、车队自行发挥的戴通纳系列赛独有车型。不同于欧洲赛事复杂具体的限制,戴通纳比赛允许车队在发动机和车身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因此2018年马自达的DPi系列赛车就可以称得上是过去20年来最漂亮的一台赛车之一。DPi组别赛车使用统一的基础发动机,但车队可以按照需求进行改装。同时,戴通纳赛事也对私人车队颇为友好。

猜你喜欢

耐力赛系列赛美式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耐力赛圆满收官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耐力赛开赛!
大气稳健的美式之风Polk Audio Signature系列
888号车拿下SIC888首场冠军 首届上赛888公里耐力赛圆满落幕
“燃”系列赛事,燃爆广州骑行赛事新篇章
超“炮”集结,TCR 国际系列赛蓄势中国大秀
花样美式
美式松饼
电子竞技系列赛的成功给体育众筹带来的启示
期待乐:大学生分期购物的耐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