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重述对投资判断的影响

2019-06-03李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11期

李芳

关键词:财务重述;会计信息披露形式;披露语言积极性;投资者投资判断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25日

近年来,在年报披露之后,上市公司因先前发布的财务报告存在错报、漏报等问题而导致的财务报告重新表述现象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财务报告重述即对财务报告重新表述行为,是企业发现并改正财务报告差错的事后补救措施。大量文献研究表明,财务重述可能会降低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从而会不利于投资者对企业投资吸引力的判断。由于中小投资者无法参与到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只能根据公司经营结果或经营结果的原因解释来评价公司的市场价值和未来的盈利能力。就目前国内对外发布的财务重述报告来看,多数公司极少涉及到具体的财务重述的原因披露,而这对投资者投资决策和判断的影响又是重大的。已有心理学和会计学的研究文献表明,不同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与决策。曾经也有心理学家进行过一些调查研究发现:业绩好时,自我宣扬常会发生;而业绩差时,只要能够提供恰当的解释,便很容易得到人们的谅解。笔者通过手工查阅巨潮资讯网所披露上市公司的临时公告,选取了2015~2017年上市公司83份年报财务重述公告,依据重述的归因披露与否,将上市公司重述报告中重述信息的披露形式分為以下三种:一是只披露更正或补充信息,不做任何归因披露;二是披露更正或补充信息,并对重述的归因进行事实陈述性的说明;三是披露更正或补充信息,并对重述的归因,可能的影响使用积极的语言进行说明。上述三种财务重述信息的披露形式是否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具体地说,对有无重述归因披露是否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在有归因披露的情况下,积极的语言披露是否能有效减轻财务重述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文献回顾

管理者可以通过对信息描述方式框架的操控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心理。会计信息披露的组织形式是指会计信息如何组织、分类以及以何种形式呈报给外部投资者的一种表现形式。信息内容的管理偏重于会计信息披露语言上的组织,而披露组织形式管理则是偏重于财务报告的框架效应。已有心理学和会计学的研究文献表明不同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决策。张继勋等人(2016)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得出结论,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吸引力判断会受到社会责任负面信息不同披露形式的影响。同样的一件事情,表述的方式不同,其产生的经济后果也会有所差异。管理者运用语言特色形成对信息接受者的操控,最终使得信息接受者对公司的认识得到改善或提升。在学术界,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信息披露语言的研究大多局限在会计信息披露语言表述中的可读性和自利性归因方面。Barton等通过考察发现,对于业绩下降的信息披露,相对于管理层不进行归因解释的情况要比将业绩下降归因于外部因素时的市场反应要好。高锦萍等人(2017)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加强重述原因的披露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特别是财务重述的归因分析可以降低财务重述对投资者判断和决策的影响程度。Dehaan等(2014)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会在发生财务重述后下降,公司对投资者的投资吸引力下降。于黎明(2013)通过多元回归方法检验分析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往往都会导致负的市场反应,而重述公司主动对重述归因进行解释可以得到市场的宽恕,降低财务重述不利消息对投资者的负面影响程度。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信息披露管理策略及其经济后果等方面。对于会计信息披露语言方面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年报语言表述中的可读性和自利性归因方面。鲜有涉及财务重述信息披露的形式和披露语言的积极性对个体投资者投资判断和决策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二、财务重述信息披露形式、披露语言积极性对投资判断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有无重述归因披露对个体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已有心理学和会计学的研究文献表明,不同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与决策。社会心理学中的申述理论认为申述:在某一事件违反了某种规定或法则时,企图调解事件与所涉规定或法则的一种自我性的辩解。组织申述是指为使组织摆脱社会困境的广泛的解释行为。方正等人(2011)认为相比于缄默,辩解是一种对公司更为有利的回应策略。财务重述信息往往反映了上市公司已在证券交易所披露的财务报告存在的虚假信息、误导性信息或者信息遗漏等。这不符合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及其管理的积极期望,损害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进而不利于其对公司投资吸引力的判断。根据组织申述理论,公司在面对上述社会困境时,对重述的归因、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合理的披露,即进行组织申述可以使投资者了解到更多关于重述方面的信息,感知到财务报告披露是真诚可信的,可能会减轻重述对投资者造成的负面印象,进而减少对重述公司的不利评价和判断。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在财务重述报告中,与仅披露重述信息而不做任何的归因披露相比,在对重述归因进行披露的情况下,投资者判断的公司投资吸引力可能会更高。

(二)披露语言的积极性对个体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积极的语言描述往往能够使投资者对公司形成良好的印象,并进一步影响其投资判断和决策。心理学中的属性框架理论认为,个体对相同价值的事件的选择会因语言的描述差异而有所区别。因为信息是按照其性质来编码的,一个属性积极的标签会引发与记忆中有利信息相关联的编码,相同属性的负面标签则会引发与记忆中不利信息相联系的编码。Dreman等(2000)研究发现,带有积极涵义的词汇可以引导人们建立想象中的良好形象,并进一步影响后续的判断和决策。根据属性框架理论和相关研究,与事实陈述性的归因披露相比,企业采用积极的语言对重述的归因、影响进行披露说明会引发投资者与记忆中有利信息相关联的编码。因此,采用积极的语言对归因进行披露很可能会减轻财务重述给投资者带来的不良印象,减少投资者对财务报告可信度的损害和投资吸引力判断的负面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在财务重述报告中,与事实陈述性的原因披露相比,在采用积极语言对重述的归因进行披露的情况下,投资者评价的投资吸引力可能会更高。

三、研究结论与讨论

在实践中,依据重述的归因披露与否,将上市公司重述报告中重述信息的披露形式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只披露更正或补充信息,不做任何归因披露;二是披露更正或补充信息,并对重述的归因进行事实陈述性的说明;三是披露更正或补充信息,并对重述的归因,可能的影响使用积极的语言进行说明。实验研究结果分析发现,在财务重述报告中,与仅披露重述信息而不做任何的归因披露相比,在对重述归因进行披露的情况下,投资者判断的公司投资吸引力会更高;在财务重述报告中,与事实陈述性的原因披露相比,在采用积极语言对重述的归因、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披露的情况下,投资者评价的投资吸引力会更高。

本文理论贡献: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分析检验了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归因披露对个体投资者投资吸引力判断的影响,扩展了财务重述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相关理论研究;本文分析检验了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归因积极的语言披露对个体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丰富了语言特征对投资判断决策影响的研究。从现实意义来讲:上市公司在披露财务重述信息时,不仅要披露相应的修改信息,还应该采取积极的框架、用积极的语言对重述的归因、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披露说明,这可以削弱财务重述对投资者判断和决策的影响程度,使财务重述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实务中,监管部门应该逐渐规范财务重述信息披露的形式,加强重述的归因披露,以利于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投资判断,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考虑到披露语言积极性的影响,投资者应该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判断其信息披露的合理性和客观性,避免作出不恰当的投资决策。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德容,陈标.我国企业财务披露管理行为探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