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国内外研究评述
2019-06-03韩璐曾新
韩璐 曾新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产业用地;错配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LQ17G030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704152;7184001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6日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国家社会对科技的日益重视,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然而在其产业用地方面,一方面由于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阻碍了市场充分发挥对土地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另一方面市场本身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也影响了土地要素在高技术产业的合理配置。目前,国内外学者正逐步深入对用地错配现象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工农业、商业及房地产等行业,较少涉及对高技术产业用地的研究,我们的研究可以填补这一理论空白,同时对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的研究响应了国家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了纠正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矫正土地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必要对国内外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脉络,理清思路,突破创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将理论和实践研究相统一,更好地推进我国相关研究的进展。
二、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用地效率及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几乎是同时开始的,都从1984年开始出现相关研究,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日益重视(中国从1988年成立第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截至1999年共成立54个),国内对高技术产业研究在1999年达到最热,此后呈波动下降趋势,至今共有11,390篇相关论文。“用地效率”从研究伊始至今一直呈缓慢增长的态势,随着国家社会对产业用地效率的重视提高,预计今后将会成为研究热点。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越来越多与“高技术产业”相关的研究点,形成庞大的研究网络,其中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是当下最热的研究方向。而在用地效率的研究中,国内学者逐渐集中于土地利用、建设用地、数据包络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等方向。
国外对high technology industry的研究始于1984年,受2008年全球重大经济危机影响,各国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以期带动经济发展,由此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在此背景下,国外学者对high technology industry的相关研究在2010年达到高峰期,发文量达到749篇,此后呈波动下降趋势。而对land use misallocation相关现象的研究则更早,始于1979年,但自研究以来一直维持在较低的关注度,并且其热度增长缓慢,原因主要是国外对于土地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更加成熟,在实际的经济发展及产业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引人注目的产业用地错配现象。
在high technology industry及land use misallocation研究的關键热词中可以发现china是综合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这不仅反映出我国在这两个方面的发展足够引人注目,同时也表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受重视。
三、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政府视角下的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研究。从政府的角度来探寻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的根源,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在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导致土地要素配置扭曲。谢呈阳等(2014)认为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与市场配置下要素资源迁移速度不匹配问题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造成了经济效率的损失。而政府干预造成的微观层面上的错配通常也会降低宏观上的全要素生产率。其中,政府干预造成的土地供给价格扭曲、财政补贴、预算软约束等显著降低了传统产业及高科技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且土地政策变化对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影响是显著的。
据此,国内外学者认为政府应当改变现有的干预模式,对土地市场进行恰当合理的管控。在严格监管的情况下,促进更市场化的环境,而不是针对每个行业的子类型和工厂的具体情况,政府不应成为决定工业发展门槛的人,因此政府应当适当放宽对市场的管制,提高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市场视角下的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研究。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的市场根源主要是市场本身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造成的。一方面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等特征使得大量的可在市场流动的土地资源集中配置在房地产行业,挤压高技术产业用地空间;另一方面市场的滞后性使其对需求变化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导致土地资源对高技术产业供应不足,造成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现象。
吴郁玲(2007)认为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和有效的手段,而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实现其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市场缺陷”是导致目前我国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市场缺陷的存在,一方面使得产业用地存在严重浪费现象,闲置工业用地的存在,占用了大量的建设用地指标,扰乱了土地市场供求关系,对囯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亦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占比较少的现状,提出“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更多用地优惠政策,充分保障其用地需求”。谢攀等(2015)通过探究要素比价扭曲的原因,发现土地资源价格扭曲及土地资源错配弱化了产业自主创新和推动产品升级的动力,阻碍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李承政等(2015)从边际效率角度研究发现,浙江的农地配置存在明显扭曲,若能按效率原则对农地进行再配置,农业总产出有望增长20%以上。
四、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影响因素分析
(一)制度因素。在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的制度性影响因素中,主要受政府官员激励制度及城乡差别制度影响。在政府官员激励制度方面,国家土地储备制度实施以后,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管控力度日益增大,在进行土地供给时,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土地出价高且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一个前期相对较长的研发积累阶段,对当地经济的回报周期也长,这影响了高技术产业用地的合理配置。在城乡差别制度方面,城市土地供给和土地利用进程中的歧视性制度设计,阻碍了城乡间土地要素的自由流动,降低了土地利用的效率。
(二)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也是造成资源错配的影响因素之一。土地资源的利用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人口的集聚和迁徙。也就是说,某个区域经济机会发展越多,越能吸引大量高质人才的集聚,由此引发了土地利用的变化以及资源的错配。张莉等(2009)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土地利用效率在距大城市约300公里以内随距离的增加而下降,下降幅度超过50%。
(三)区位因素。区位因素是导致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中国中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巨大差异,随之而来的经济发展机会亦有所不同。张佰林等(2011)以重庆为研究对象,区域之间经济发展阶段差异越大,土地利用效率差距越大。此外,由于历史原因或者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国家安全有战略性影响,也会造成高技术产业用地配置效率不高。例如南京,受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影响,与国内其他城市比较,南京市的土地利用结构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军事用地比重大,相应的其他产业用地空间被挤压,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四)地方政府因素。在财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越发表现出独立主体的行为特征,为了给本地经济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地方政府会通过相互竞争的方式来吸引更多优质的投资落户。这一行为投射在土地利用上,便表现为相互压低地价,以低于附近区域的价格出售或者出租土地给企业,以此获得竞争优势。更有甚者,由于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而付出高昂代价,获投资的地方也因过低报价而耗尽投资可能带来的好处。有学者研究发现,财政缺口和引资竞争均对不同类型用地价格扭曲存在显著影响,并且财政缺口中约30%是由引资竞争引致的。
(五)土地规划因素。我国土地规划研究起步较晚,在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时,通常已经人为的确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地块的面积及用途。对此,国内外学者持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面学者们认为土地规划是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化保证高效利用的必要条件,并且可以规避很多未知的风险;另一方面它对市场机制的可能扭曲以及人为决策失误等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也不容忽视。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很难对未来15年、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准确预测。虽然近年来国家社会愈加意识到高技术的发展对于经济进步的重要性,对其发展总体呈鼓励扶持态势,但僵硬没有弹性的土地利用规划并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技术产业用地的发展需求,甚至对资源造成错配,对其发展带来阻碍。
五、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研究评述
本文旨在对已有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研究文献进展和现状进行结构性的总体把握,揭示该项研究的脉络演变及趋势,以期为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改进提供线索,本文在阅读梳理大量文献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两个根源、五个影响因素”的研究格局特征,是一种在总体性和结构性上的把握,难免会因目标所限而忽视一些有价值的文献。
(一)总体上已有研究取得较好的进展
1、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会对经济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达成共识,并充分的论述了解决产业用地错配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众多学者已从不同学科甚至交叉学科、不同角度或者联合角度对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存在的现实根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且相应的从实证分析、模型推演、政策改进等方面对解决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现象的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推进该项研究更加深入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3、2015年9月18日,国家出台《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明确规定,优先保障高技术产业的用地需求。这充分体现目前学界对于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现象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二)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1、从研究视角上:较少的从全局和宏观的视角来探析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产生的根源,有的侧重于市场缺陷研究,有的侧重于政府政策干预造成的配置扭曲,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存在,同时高技术产业用地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还需更加明确。
2、在研究方向上:与国外学术界对高技术产业用地理论认识相比,国内学术界对高技术产业用地问题,尤其对高技术产业用地配置问题研究,相对滞后。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跟随国外学术研究理论,中国问题的元素并不多。
3、在研究内容上:关注宏观层面上土地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而对于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成因与机理研究相对较少,且忽视微观层面上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对配置效率(特别是创新配置效率与创新产出)的具体影响,亟须进一步研究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发生机理与验证效率损失程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玉龙,任国良,蔡宏波.“螺旋式双重分权”模式下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学报,2014.
[2]余东华,吕逸楠.政府不当干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5.
[3]谢攀,龚敏.矫正要素比价扭曲、资源错配与发展转型[J].求是学刊,2015.
[4]张莉,徐现祥.空间再配置: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J].学术研究,2011(2).
[5]徐萍,吴群,刘勇,等.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增刊),2003.
[6]张佰林,杨庆媛,鲁春阳,等.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重庆市40个区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1(9).
[7]张清勇.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工业用地出让价格[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6(1).
[8]吴次芳,邵霞珍.土地利用规划的非理性、不确定性和弹性理论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9]张娟锋,虞晓芬.土地资源配置体制与供给模式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5).
[10]李鑫,欧名豪,严思齐.基于区间优化模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弹性区间测算[J].农业工程学报,2013(17).
[11]王曉川.运用规划手段不断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4).
[12]陈茵茵.土地资源配置中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3).
[13]左学金,王红霞.中国现行土地制度对土地利用和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及应对——兼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歧视性制度设计[J].社会科学,2016.
[14]谢呈阳,周海波,胡汉辉.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与经济效率损失:基于江苏传统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
[15]李承政,顾海英,史清华.农地配置扭曲与流转效率研究——基于1995-2007浙江样本的实证[J].经济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