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视角下农业去产能研究
2019-06-03李翔
李翔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去产能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10日
一、我国农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要素:缺失与滞后并存。从经济发展的规律上看,在中等收入陷阱之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开始由“创新驱动”取代“要素驱动”,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变为包括制度在内的创新因素。但是,从我国当前的农业制度上来看,农业供给方面,既存在供给缺失也存在供给滞后。从我国农业制度的演变上来看,从最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到农业税的取消再到实施“三补贴”政策(农资补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我国在农业制度的供给上通常都是渐进式的,这种渐进式的安排容易产生“路径依赖”,并且不具有前瞻性,越往后这种供给制度的滞后性就越明显。与此同时,我国在农业方面虽然出台了多项政策,但是在一些领域,如生态补偿、农业准入、农业生产组织、产业资本下乡、农村金融供给、农村土地产权和农业公共服务等方面依然存在明显的供给制度缺失,这也直接导致很多实际操作缺乏相关的政策依据。
(二)技术要素:力度有待全面加强。从当前现状来看,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支撑的并不是农业技术创新,这主要是因为配套技术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品种开发力度不够、对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主体单一、农业科研体制僵化等原因造成的。与此同时,有报告显示,我国75%的农业科研人员的精力和时间大多都集中在科研报账、参加会议、应付检查等方面。从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强度和投入力度来看,政府投资占我国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比例达到88.4%,社会投资为11.6%,政府投入占比大;从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来看,发达国家为3%~5%,我国的投资强度为0.77%,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投资强度;从推广应用这方面来看,一项农业新技术的全面推广,在美国需要的时间为1.5年,但在我国平均需要6年,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效率极低;从新品种的开发来看,我国对一些地方特色产品比较忽视,而对规模生产品种的开发和改良较为重视。
(三)劳动要素:整体素质偏低。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我国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是一个事实,我国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下文化者占比高达88.38%,中专大专以上文化者仅占0.5%左右,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从劳动生产率来看,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7%,大约是日本和美国的1%,不足发达国家的2%;从科技素质来看,我国8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属于体力型和经验型的农民,真正系统接受过中级职业技术教育和初级教育的分别只有0.13%和3.4%。综合来看,我国劳动力素质偏低既有思想观念落后、家庭经济基础薄弱造成的原因,也有农村医疗保健服务水平低、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缓慢、公共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够、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认识不够等原因。
二、农业产能过剩现状及原因
根据世界银行相关资料统计,目前来看,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的农业第一大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口西瓜、甜瓜、水果、蔬菜最多的国家。我国农业产能过剩现状及原因分析如下:
(一)农业产能过剩情况初步评估
1、粮食供给与需求。根据粮食市场结构评估显示:一是从目前来看,粮食的进口数量已经达8,000万吨,占国内粮食消费总量的8%;二是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到456公斤,其中,口粮消费量达25,389万吨,人均186公斤;三是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分析,预计到2020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为10,012万吨,粮食进口量将超过10,000万吨。所以,从整体来看,我国口粮的需求和供给结构大体平均,主要表现在我国粮食结构性进口需求呈现增加态势。
2、蔬菜供给与需求。根据相关机构科学的计算,在我国,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的蔬菜大概在300~500克。从我国近年来的蔬菜种植来看,蔬菜的生产呈现持续稳定增长,蔬菜已经成为我國第一大农产品,产量上也已经超过粮食产量,人均蔬菜占有量达210公斤,在供给上,蔬菜已明显过剩,随着蔬菜供给量的增加,在出口市场上,我国蔬菜出口也日益增加,现已出口到全世界约200个国家。但与此同时,我国蔬菜生产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有待加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快、产品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等。
(二)农业产能过剩的原因
1、人口流动与“去过密化”。我国的粮食产能逐年增加,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农业的“过密化”发展。建国以来,我国的人口经历了一段快速增长的时期,人口爆炸式增长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村人口众多,出现农村人口剩余。人口增长的同时,与耕地的不可增长形成了矛盾,于是人多地少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人民公社时期,受制于城乡的二元经济体制,城乡之间不能自由流动,因此农民就被限制在土地上进行农耕,当时一块耕地投入的劳动力往往过多,但投入的多并不代表产出高,粮食的产量也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所以,人口从农业生产中流动出去,没有使粮食产量下降,相反,是一个“去过密化”的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我国粮食的总产量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是粮食单产确实提高了。从这方面来看,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并不是粮食总产量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更多的是由于粮食单产以及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动引起的。所以,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来说并未造成重大影响,反而是缓解了土地压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政府推进规模化经营。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土地实行包产到户,在这种制度下,我国农村土地呈现出“细碎化经营”现状。这种大背景下,由于粮食生产成本高,但粮价上不去,我国农民负担重,种粮的效益低,种出的粮食难以卖出去,因此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放弃种地,开始向大城市转移,农村出现耕地抛荒现象。这是城市的发展所致使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农业的发展处于瓶颈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劳动力流动也为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可能性。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政府也意识到土地规模化经营是推动我国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需要,符合我国的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所以政府开始运用各种手段来推动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3、農业公共政策效应。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粮食安全的基础保证是粮食产能安全,所以政府将粮食安全、农业发展置于首要位置,政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多次强调了农业的重中之重位置,所以除了农业技术进步之外,对粮食产能平衡能起到积极作用还有政府公共政策的推动。粮食作为准公共产品,其具有正的外部性,政府的政策扶植带来的作用巨大。虽然说政府的政策属于软技术,但是一旦发生积极的政策效应,对粮食的产能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政府积极出台各项政策诱导、激励、支持农业的发展来应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减弱。由此看来,政府重视农业,制定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供给侧视角下农业去产能过剩政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农业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的实质就是政府的行为过度,即政府对产值、品种、产业、市场的过度干预。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在对农业发展战略进行决策时,很少考虑到大数据、大空间、大市场因素,基本上是只考虑“小空间”和本地资源的因素。要高度重视农业产能过剩,也就是说,中观决策和顶层决策者在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不光要注意工业产能过剩,也要注意到我国的所有产品、所有行业、所有产业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不能只关注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对农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应引起极大的重视。
(二)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动。对于种植业企业和养殖业企业来说,土地资源就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种植企业和养殖企业想要获得大规模的土地,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几个。一方面是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不清晰;另一方面我国土地资源运行过程,土地流转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为了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在确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原则下,为支持土地流转而探索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清晰界定土地流转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应该完善转让、互换、转包、出租等相对灵活的土地转让方式,让最后利益的分享平均分布于农户拥有的土地权和企业拥有的土地权上,这样一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较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就可以一举两得。
(三)完善主要农产品的最低价收购政策。现有的农产品收购存在诸多不足,政府在进行改革时应该试点和探索最低收购价和差额直补式,让市场来决定粮食价格,农民可以向各类企业销售粮食,按照市场价格来销售,由国家来补贴差价,这样一来,不仅能发挥市场的作用,还能减少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也符合WTO的规定,提高效率的同时还保障了供应。对现有的收购政策也要进一步优化,既不能偏离正常的市场粮食价格过远,也要考虑到保护农民的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徐诺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供给经济学[J].金融市场研究,2015(12).
[2]刘静娴.供给侧下农产品供给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7(1).
[3]姜长云,杜志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
[4]郑风田.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若干问题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