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2019-06-03蒲佐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加工贸易丝绸之路经济带转型升级

蒲佐毅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15BJL07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5日

引言

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强调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是我国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深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对外经济往来的重要战略举措。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陲,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域和我国西向开放的桥头堡,拥有17个一级口岸、12个二级口岸和7个经济开发区以及两个经济特区,具有显著的地缘优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必将为新疆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尤其是加工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

一、新疆加工贸易总体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对外贸易在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出口国家或地区以及出口商品种类逐年增加,这为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新疆加工贸易发展起步较晚,在整个地区对外贸易中仅占有较小的比重,远远低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所占比例。经过近20年的发展,新疆加工贸易规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增加额仍相对缓慢,如图1所示。(图1)

从图1可以看出,新疆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自2000年以来实现了良性发展,连续8年实现了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主要原因在于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外贸环境较好,且新疆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步伐,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加工贸易的出口总额大幅度增长,尤其是以新疆农产品为主的出口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从而提升了整个加工贸易的规模。自2008年开始,受国际金融次贷危机的影响,新疆加工贸易出现了明显下滑,经过2012年的短期出口贸易增长波动和震荡后,2013年起新疆加工贸易再次出现了下滑,到2016年又开始进行短幅度波动式增长。

从新疆加工贸易的总额、进口额、出口额分别占全地区的比重图来看,新疆加工贸易的出口额规模占全疆总外贸出口额规模的比重总体上呈现了下降趋势,且进口贸易占全疆外贸进口总额的比重总体上保持稳定,因此导致新疆加工贸易总额占全疆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呈现了持续下降态势,这也反映了新疆加工贸易总体上在新疆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较低的客观情况。(图2)

因此,在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程中,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核心区的重要地缘优势为依托,加快对新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对进一步提升新疆加工贸易的数量和质量,进而促进新疆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加快新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加工贸易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新疆是能源、农业大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三次产业结构逐渐从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但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速度缓慢。從新疆出口贸易商品类别来看,主要有棉机制物、肠衣、番茄酱、电视机、地毯、药材和鞋类;主要进口商品主要有羊毛、钢材、纸、原木、肥料、原油、医疗仪器及器械、成品油、牛皮革和马皮革等,其中大多均为农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且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工业原料,缺少高新技术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往往受国际市场相关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因而在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急需转型升级。

(二)产业链短、加工贸易附加值低。根据全球价值链的相关理论,任何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由于其所处的价值链的环节不同,其代表的自身的价值也就会不同。伴随着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加工贸易的相关产品业务也逐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总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一般情况下,加工贸易产品的主要生产环节包括市场调研与预测、技术的研发、贸易产品的设计、产品的加工制造和加工贸易产品的销售运输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而新疆的加工贸易在这些环节中的价值链中,大多加工贸易产品仍处在对初级产品和原料进行简单加工和组装的初级阶段,未能对产品的核心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乃至加工贸易产品的全面创新进行深入的精加工,因而导致其往往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产业链条短且技术附加值低。如果用加工贸易增值率,即(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1)来进行测算,新疆的加工贸易增值率一直较低,这反映出新疆加工贸易从进口原料到出口贸易产品的增值部分较低,从而使得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弱。

(三)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疆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以石油和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基础上,造就了一批新型工业部门和工业体系,并掌握了一些关键的技术和核心技术,尤其石油加工、番茄制品制造以及棉花加工业等方面。但在加工贸易方面,新疆自主研发投入不足,加工贸易企业往往只掌握了部分低级技术,大量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被外国企业控制,因而在加工贸易中,产品增值少、附加值低,对区域内的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有限,因此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就不能实现产品的换代升级,更无法实现地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另外,新疆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企业较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不足,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加工贸易发展中的技术障碍。

(四)加工贸易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来看,加工贸易的发展进程中,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利用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发达国家或地区获利较大,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获利较少,尤其是处在加工贸易的低级阶段。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加工贸易收益的增加。而新疆大部分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由于其规模小数量不多,处在产品的初级加工阶段,且大多数企业的加工贸易模式除了本身进行的一部分简单加工贸易生产外,还承担着从其他地区转移来的加工贸易,缺乏产品加工和技术的创新性,缺少创新的动力和资金支持,缺乏国际营销能力,由此导致新疆的加工贸易层次低,在国际当中国际竞争力不足,既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对新疆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挑战。

(五)国际市场动荡使新疆加工贸易抗风险能力较弱。近年来,新疆加工贸易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受国际市场动荡的影响较大。从加工贸易进出口来看,新疆的加工贸易出口主要面向中亚及周边国家或地区,而进口则依赖于日本和韩国,因此对外贸易的不平衡发展使得新疆加工贸易在面对国际市场波动时,抗风险能力较弱。从图1可以看出,正是由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导致了全球经济发展风险激增,进而冲击了全球外贸商品价格体系,从而使各国各地区为了防范风险而将对外贸易发展收缩,新疆地区也不例外,其加工贸易也受到了严重冲击而出现了急速下滑。除此之外,国际市场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显著,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贸易摩擦,阻碍着新疆加工贸易出口的发展。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

(一)促进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加工贸易层次。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新疆的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了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形成以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引领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新疆的加工贸易发展,需要通过产业升级带来的技术外溢和扩散效应,将新疆各地区培育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承接区域,并通过积极发展各类加工贸易,充分发挥新疆各区域的资源和能源优势,促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方式,向精、深加工贸易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延长新疆加工贸易的产业价值链,再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術和资本密集型转变,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和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形成,以此提高新疆加工贸易的层次。

(二)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新疆加工贸易产业链升级。技术创新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加工贸易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地提升产品的加工质量,才能进一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和产业链层次。因此,在新疆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积极推动新疆加工贸易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自身的技术创新步伐,并将技术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推动新疆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快速转型升级;第二,促进新疆加工贸易企业之间的业务联合和技术协作,共同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第三,政府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强对新疆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投入,着力解决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鼓励和支持新疆加工贸易企业发挥其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进一步提升新疆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促进新疆加工贸易产业链升级。

(三)促进新疆贸易企业和加工企业结合,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新疆加工贸易发展进程中,大多数的外商企业通过在海外接单,然后在新疆区域内进行加工生产,从而使新疆的加工贸易往往依赖于中间商,尤其在面临全球危机时往往会使新疆的加工贸易企业遭受损失,因此实现新疆本区域的加工企业和对外贸易企业的结合,可以有效发挥双方的各自优势,即加工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和原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中的产品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获得加工贸易收益。而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由于其拥有自己独特的营销渠道和市场信息,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对市场的敏锐性,促进加工企业更好地面对市场。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对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这种结合方式,对双方企业给予奖励和支持,促进双方企业的强强联合,从而增强新疆加工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共同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以技术为依托构建自主品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国际市场当中,品牌的溢价能力往往能够体现出该企业或产品的美誉度。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应该以技术为依托,不断加快企业或产品的自主品牌建设,树立国际品牌意识。要积极推动新疆加工贸易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企业改造,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要不断地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发展。长期以来,由于新疆在加工贸易过程中主要是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不能够参与到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中去,因而加工贸易规模、质量和收益均未实现大幅度提升。因此,新疆加工贸易企业只有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积极构建自主品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积极参与到加工贸易的各个环节过程中去,提高核心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新疆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才能促进新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增强新疆加工贸易的收益和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隆国强.对加工贸易的评价[J].经济研究参考,2003(11).

[2]李芳.价值链视角下新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绩效评价[J].新疆农垦经济,2018(7).

[3]张焕琳,龚新蜀.新疆加工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新疆财经,2011(3).

[4]邓铭兰.新疆发展加工贸易优劣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

猜你喜欢

加工贸易丝绸之路经济带转型升级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