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为什么离不开这个施暴的男人

2019-06-03谢际春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施暴亲密关系家暴

谢际春

Q: 老公家暴的时候,像极了魔鬼,让我无数次想离开。可他好的时候,却还是那个有魅力的、让我深爱的男人,我在这样复杂矛盾的心情里,迟迟无法抉择,我该怎么办?

A: 我们都希望万事一清二楚,这样,轻松、简单就可以做出正确、完美的选择。可现实总打破人的幻想,多数事情,尤其情感,经常就像你的处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模糊与纠结,叫人难以抉择。

我想,目前你还需要一些时间,所以暂时接受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吧。你老公也许有分裂的人格,可分裂的人格伴随着丰富而强烈的情感体验与感受,以至于自有它的迷人之处。我有一个边缘水平的病人,重度抑郁、分裂样人格、躯体化,有不可控的自杀冲动。在试遍了药物、心理所有的治疗方法不见明显效果后,她选择了电击疗法,终于变“平静”了,与此同时,她却陷入了另一种痛苦:“我成了行尸走肉,我觉得我不再是我。”她消除了自杀冲动,却同时也消除了敏感、丰富、独特的自我体验。如果你老公的暴力和魅力,也像这个病人一样,是他特质中不可分割的两面,那么,什么才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他的性格能被熨平,你還爱不爱他?真的是未知数。

当然这只是一个思考维度,还有其他方面,例如他家暴的具体模式。是泛化的暴力?对同事、亲朋好友,以及陌生人会不会也表现出暴躁或动手?还是只针对你?两者有很大不同,前者是性格特点,后者则偏向亲密关系的问题。另外还有一种类型是内心自卑阴暗、在外胆小怕事,只敢回家打老婆的男人,不过我根据你的描述应该可以排除掉。

先来说性格,即脾气暴躁。人的脾气秉性很大程度上来自先天,很小一部分跟父母的养育及他本人后天的努力、修养有关。一般成年后,性格基本就定型了,但微调还是可以期待的。你可朝以下3个方向去努力:

1.他本人如何看待家暴?他自身改变的动机是否足够大?动机和意愿是一个人改变的前提。

2.他不是坏人(这里把打女人是为了发泄或认为“女人就该打”定义为坏人),对你还挺好,平时待人处事容易急眼,动手只是不会表达,一旦激动就会失控。类似这种情况,你需要摸清他发作的规律,什么事情、话题(语)、时机会刺激他,让他变得敏感、不可控制。例如,多数男人对被说“不像(是)男人”或“不如别的男人”都很敏感,并本能倾向于用拳头证明“我是男人”。你无法决定马上离开他,那至少要做到保护好自己。摸清他的脉,尽量不往枪口上撞,不要做“哪壶不开提哪壶”、引火烧身的事情;一旦他有爆发的苗头,冷静避开;不做刺激、挑衅、激化矛盾的傻事。

3.在自己能控制情绪的前提下,寻找机会平静、耐心地帮助他学会用言语表达感受。一开始,你甚至需要帮他解读他的情绪,就像教小孩子一样。

另外,还可以多从两个人的原生家庭中找线索。一方面,看看他父母的相处模式,他是否遗传、模仿、认同、复制了父亲的暴力,如果他能对此有所觉察和反思,就有可能去调整。除暴力模式外,还要注意融合焦虑。有的人潜意识里害怕在亲密关系中靠得过近,自己仿佛和伴侣融为一体,导致自我被湮没,没有存在感,这种潜意识幻想的恐慌有时会使人用暴力努力抵抗/挣脱另一个人,因为这种情况下他把亲密当作是束缚、侵入或控制。

成人的融合焦虑是早年母婴关系没能顺利、恰当分离的残余情结。另一方面,考察你自己有无“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心理,有无拯救他人或受虐的倾向,使得你离不开一个对你施暴的男人,这部分内容以往讲过就不再重复。

猜你喜欢

施暴亲密关系家暴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反对家暴
许鞍华的三次“施暴”
需要立法保护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
“3C原则”教你搞定各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