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当前英语教学中问题意识的思考
2019-06-03王根生
王根生
摘 要:英语学习中目前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学习成绩较突出的学生往往善于发问、勤于思考,他们有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能体会到学习过程的快乐、自信;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过分依赖教师,缺乏主动发问精神,他们不懂得运用问题策略来指导自己学习,学习过程被动、枯燥,缺失英语学习兴趣和激情。在浩瀚的新知识、新信息面前,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在知识的山林中穿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身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的创造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終身发展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问题;思考
一、什么是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他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学生储备丰富的信息量,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创造能力。
问题意识的实质应当是认识本身的内在矛盾,亦即认识的局限性、相对性和不足之处,而不应是表面的东西。问题的解决就是要克服已有认知的局限性、相对性和不足之处,因而它能带来认识的更新和进步。
问题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即相对问题;另一类是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即性生成,这叫绝对问题。相对问题可以检察学生对课本基础语言知识、基本语言技能掌握程度;而绝对问题则可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谁更需要问题意识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认为英语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教材这种依托和平台,去传授英语学科知识。因此许多教师致力于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在应付考试上确有成效,所以他们淡化了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许多著名教师和网络教学所创造的千差万别的教学模式,其课堂精神也都没能跳出以教师为“主导”的“提问式”传递知识,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答问式”接收知识的基本套路。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目的到底是什么
曾受爱因斯坦高度称颂的中国科学家钱伟长先生曾所:“把学生教‘懂了是不正常的,教‘不懂了才是正常的,这才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我们要培养这种人,满肚子都是问题的人,这种人是我们国家需要的。培养学生就是使一个没有问题的人变成有问题的人,也懂得力所能及来解决问题。”
四、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策略一:教师要让学生变成提问题的“主体”,对学生提问多给予成功的体验。学习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会产生通过积极学习获得成功并再次体验成功的需要。
今年四月份我有幸聆听了吴淑琴老师的一节观摩课,她上的是牛津版7B Pets单元writing部分。本课目标主要是通过范文的学习、欣赏,来激发学生创作激情,写出一篇自己喜爱的宠物文章。虽然吴老师是借班上课,加之农村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但本课通过不断地“问题风暴”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和合作的热情,在give your report 环节中,学生诵读的习作很是生动:描述细致、内容丰富。
策略二:要使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充满个性地放射状地发展,而绝不能把每个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死点。
思维活动源于问题,有了问题,思考才有明确的目和方向。所以教师的巧妙“问题意识”设计是启发学生放射思维的钥匙。英语教学中,我们常会有各种Tasks,在分解给学生的时候我们就应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自我思考,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上来。Task应该包含一些“包袱”,里面充满各种信息,蕴含着学生自我发散思考的方向,而不能是简单、机械知识的重复,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向单一,思辨能力就不能得到提高。对于许多问题,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学生的答案是否标准。其实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学生有兴趣去寻求答案的过程。
教育常常呐喊: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实创造力就是一种思维训练,是一种由不受时空限制的问题到解决所产生的一种飞跃。记得有篇文章曾介绍:谁知道雪融化后是什么呢?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富有诗意地回答说:“雪融化后是春天!”照理说,老师应当为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鼓掌喝彩,但是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错,正确的答案是——雪融化后是水。”由此我们不难想象:这位老师的“正确答案”,犹如拘禁囚犯的监狱,禁锢了孩子们的想象灵魂,使他们的思维走向了绝路。
策略三:教师在回答学生问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通过情境、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而不是引向为提问而提问的死胡同。
当今社会我们缺乏的不是信息、知识,而是我们处理信息和高效获取知识的能力。因这种能力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意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回答不必贪求全面、细致,只要结合具体语境,理清在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即可;要有意识地让自身回答与学生已学知识和体验有些出入,来激发学生产生质疑,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批判性思维意识,不盲从教师、迷信书本。祝愿他们能在今后的学习和人生中辨伪去妄、坚持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