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新思维

2019-06-03罗林英

速读·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罗林英

摘  要:数学一直都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之一,而作为数学基础的小学数学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数学本身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就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如何进行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问题,依旧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许多学生学起来觉得没有其他学科趣味性那么强,初学者也会觉得有点难,从而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本前提。因此,作为一名小数数学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自己的学生学好这门学科,从为学生的个人数学能力发展着想出发,以培养出成绩优秀、思维能力强、有足够的基础应付初高中数学教育甚至更高层次的教育为目的,从总体上抓住小学数学教育的重点,在这里,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小学教育的几点新思维。

一、培养学生兴趣

要使学生学好数学,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使学生爱上这门学科,然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却是数学教育最最基本的东西,没有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的潜力将会被完全的限制,更不用说什么开拓思维了,而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老师却忽略了这一要点,为了让学生考出更高的分数,只是要求学生不停地做枯燥的练习和作业,导致了学生做作业做得很多、成绩却得不到提高这一现状从另一面来看,对学生来说,享受与折磨只是一线之差,结果却截然不同。

要引起不同数学能力、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数学兴趣,有着具体不同的做法,例如,对能力好的小学生来说,当然需要一些具有技巧性的题目与奖励措施结合才行,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具有成就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也增强了,能力稍微差的学生,题目的技巧性需要降低,但奖励措施反而要提高,这样既能让学生不受挫折,反而还能让其有成就感,从而觉得能从学习数学中找到乐趣,找到自信,而小学数学教育要引起兴趣主要是在小学一、二年级,他们都还是七八岁的孩子,不能要求他们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思维,不能要求他们一学就会,但孩子始终具有爱玩的天性,教师不妨把上课时间变成游戏时间,当然必须是有关数学的游戏,关于数学的游戏是多种多样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无非是一些加加减减的算术问题,笔者试过将学生分成几组,出一些难度不等的题目,让学生来抢答,答对的组加分,答错的扣分,最后分数最多的组获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并且都喜欢上数学这门看起来很枯燥的课,每堂课都在游戏,等于不停地在把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基础运算当然很快就能熟练掌握。

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数学看起来是一门很严谨很刻板的学科,但数学却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多题虽然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却有许多种不同的解法,不同的解法反映了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一是靠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靠创造性思维,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每名学生刚上学的时候,自己不懂的都愿意问老师问题,可是经过了几年的学校教育,大多数学生不再问了他们知道老师是权威,老师说对的就一定对,老师说错的就一定错,每个真正尊重学生,希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老师,都不应该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追根溯源的精神。

2.避免学生的“惰性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新的灵魂,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常常是学生的“惰性思维”,究其原因:不是学生不会思维,而是教师掌握着学生的思维路线,规定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教师处处为学生铺路、架桥,这种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游,还扼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其學生的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完整的创造性思维应是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而实际学习中学生的“集中思维有余,而发散思维不足”,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三、创造民主化的学习环境

因为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所以每名学生在依据学校设置的课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形成的活动经验和思维品质等都会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必备条件。

首先,应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所呈现的结果自然也不尽相同,自由的探究方式,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不限制学生的思想方向可以让学生始终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这种健康的心态有助于学生再发现、再创造。

其次,要让学生自由提出探究的问题,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对课题、例题、练习题、概念、公式等内容质疑问难,在同伴的交流中、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因为学生提问的时候,就是探究的开始,

总之,小学数学教育目的的构建必须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出发,全面认识数学的本质,实现数学价值的整合,促进入的和谐发展我们应该改革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大胆尝试新方法,不断探索更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郑红丽.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3):129.

[2]郭晓娟.小学数学教育方法探讨[J].俪人:教师,2015,0(017):419.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