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激励制度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019-06-03贾月霞
贾月霞
摘 要: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当前的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经济的发展无法得到满足。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存在的相关问题,来分析激励制度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
關键词:激励制度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在人力管理方面,事业单位持有的理念保守且传统,管理模式普遍落后,与企业单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已无法满足。首先,事业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人事配置自主权。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存在着硬性安排,多数是年纪较长的人,思想落后。其次,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管理技能的培训,未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导致人力管理观念无法得到创新,没有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竞争的缺失
多数事业单位对人员的工作职责没有做出明确的划分,工资分配方面没有科学的规定,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高。事业单位实行绩效考评,但趋于形式化,不能达到效果。实行激励制度,但强度不大,没有明显成效。使对于同一件事情,多干少干的问题发生在员工之间。
(三)不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落后。对于事业单位,终身学习的思想必须贯穿在工作中。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目光不够长远,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对长远的发展不加以重视。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不全面,投入资金少,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工作缺乏正确且长久的体系。
二、激励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大多数事业单位在开发人力资源时,常常会采用激励制度,以此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高效率的完成工作。选择激励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既有压力也有动力。选择激励制度,改善了部分员工工作不积极,办事效率低下,敷衍拖延的现状,增加了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长期采用此制度,慢慢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人力资源管体系,对于职工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也会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激励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三、激励制度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应用
(一)事业单位激励制度的完善
在事业单位若想提高职工对工作的积极性,采取激励制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激励制度大致可分为两类: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对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有很大作用。物质激励的种类多种多样,落实到实际上,需考虑各个岗位的不同职责,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整个过程中必须做到以公平为守则,实事求是的进行竞争。当然,只进行物质激励容易产生并不合理,物质激励的同时,对员工的精神激励也应该加以重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完善激励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十分重要。
(二)激励制度采取差异化
实际上,员工之间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职责方面均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考虑到员工间诸多的差异,不能采用单一的激励制度,必须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兼得的激励制度。此激励制度由于其特有的差异性,更加应适用于事业单位所有员工,对于提高员工的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长期以来,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将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激励制度的创新
目前,许多事业单位选择的激励方式时常用的薪酬上的调节,但一般来说,传统的薪酬激励制度有利处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人才配置没有充分的利用。如果想要更大程度上的发挥薪酬激励制度的作用,必须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创新,调整其制度模式。从事业单位自身出发,立足于实际情况,根据各个岗位的职责原因,调整新型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所以激励制度的创新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结束语
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时期,一套完整的激励制度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激励制度会充分调动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对人的创造能力的开发有极大帮助。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以便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激励制度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文玉.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企业导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