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基于频率分集的参差波形

2019-06-03徐光磊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9期
关键词:通滤波频谱分辨率

徐光磊

(四川九洲防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

1 问题描述

近年来,随着反小微目标探测雷达的发展,雷达需要同时兼顾小微目标和常规目标探测,因此在发射波形设计时,需要采用参差脉冲,解距离模糊;为减少近距盲区,需要采用短码脉冲进行补盲。对常规快速目标,由于对速度分辨率要求不太苛刻,短码脉冲一般在参差脉冲之后,不需要要求与长码脉冲一样的速度分辨率,但是为实现对探测慢速目标的探测,就需要与长码脉冲具有相同的速度分辨率,若仍单独增加短码脉冲的方法,会极大地浪费时间资源,无法实现高转速要求。因此需要重新设计发射波形,同时满足距离模糊、近距盲区和长短码速度分辨率的要求。

1.1 波形设计

为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资源,将短码嵌入在长码时序内,有效地解决近距盲区和速度分辨率的问题,波形设计如图1。

图1 参差收发时序

从图中波形一可知,长码和短码的PRI1相同,因此具有相同的速度分辨率,可有效解决距离模糊和速度分辨率不够的矛盾。长码信号与短码信号若采用相同的频率和带宽,在长码目标回波与短码目标回波重叠时,短码和长码回波会相互干扰,影响目标检测,图2和图3分别为回波重叠和相互影响脉压的仿真图。

图2 回波重叠

图3 脉压干扰

由上图可知,当长码和短码采用相同的频率时,长码和短码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采用短码的脉压系数对回波进行处理时,长码回波会抬升底噪,形成虚警;在采用长码的脉压系数对回波进行处理时,短码回波会抬升底噪,形成虚警。因此,为长码和短码在处理时的互相干扰问题,需要将短码回波信号和长码回波信号进行分离,在目标回波不可预知,无法实现距离分离的情况下,需要采用通过频率分集的方式实现长码信号和短码信号的分离。

1.2 算法流程(如图4)

图4 算法流程

1.3 仿真分析

假设,某雷达的采样率为200MHz,信号带宽为10MHz,长码信号的中心频率为175MHz,短码信号的中心频率为125MHz,信号PRI为80us,长码部分为60us,短码部分为20us,目标1距离为9.3km,目标2距离为0.3km,接收机输出中频信号为150MHz。有上述条件可知,目标1回波落入短码脉冲回波区,与目标2回波重叠,且目标2回波信号强度比目标1回波信号强度高45dB。当发射信号未采用带通滤波时,图5为接收信号的频谱,从图中可知,目标2回波频谱幅度较高,目标1回波信号频谱虽然源于目标2的回波频谱,但是由于其回波信号较弱,仍被扩展频谱淹没。图6为脉冲压缩结果,从图中可知,目标1的回波信号被严重干扰,因此无法压缩。

图5 发射未进行带通滤波

图6 脉冲压缩结果

下图为对每个发射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后,图7为接收到信号的频谱,从图中可知,由于目标2的频谱经过滤波处理后,频带外信号较弱,未影响目标1的回波,图8为脉冲压缩结果,从图中可知,目标1和目标2均被正常检测出。

图7 发射进行带通滤波

图8 脉冲压缩

2 结语

从仿真结果看,采用了频率分集算法设计的波形,有效地解决了解距离模糊、近距盲区和长短码速度分辨率之间的矛盾,可在满足高数据率条件下有效检出目标,对雷达检测低小慢目标的信号处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通滤波频谱分辨率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无监督图像超分辨率算法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原生VS最大那些混淆视听的“分辨率”概念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动态频谱共享简述
一种自适应共振解调方法及其在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频域分析和低通滤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研究
遥感卫星动力学频谱规划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高通滤波处理后对指屈肌肌力估算的研究
从600dpi到9600d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