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乡村振兴
2019-06-03吴国勇
文/吴国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特别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是一致的。粮食部门是重要的涉农部门,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理应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积极主动作为。
当前,湖北省粮食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是粮食品质不优,有效供给不足,尤其是市场畅销的中高档优质品种不多。生产加工的粮食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市场需求。因此,推动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满足有效需求为核心,从供给的源头、内容和方式上,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粮食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培育“湖北粮、荆楚味”地域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一、从供给的源头来看,要积极引导粮食种植
好粮食是种出来的。湖北省稻谷购销目前总体表现为,普通稻产量过剩,供给充裕,销售不畅;优质稻、有机稻粮源紧俏,市场需求量大。粳稻市场前景向好,品质、口感均优于籼稻,逐渐受到省内消费者青睐。因此,各级粮食部门要主动适应当前粮食市场形势的变化,深入开展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大力推介适合湖北省种植的优质粮食品种,积极引导粮食种植结构调整.
一是发展优质籼稻。湖北省品质较优的中晚籼稻品种为黄华占、鉴真2号、鄂中5号、玉针香及两优系列,要推广一县一品、一乡一品,形成品牌优势。京山县种植的鄂中5号、鉴真2号,为地方特色品种,稻米品质较好,可作为加工高档米的原料,在京山县及周边县市推广。黄梅县的黄华占、丝苗系列,优质性状明显,品质稳定,地区适应性较强。广水市的C两优华占,恩施州的玉针香,优质性状较为突出,可根据宜种区域推广种植。
二是推广粳稻生产。湖北的孝感、黄冈等地有种植粳稻的历史,有成熟经验,关键在于培育适合本省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安陆的百禾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行虾稻共作,品种为粳稻鄂香2号,定向供应中高端消费人群,产品产销两旺。
三是发展有机稻。有机稻以绿色、环保、无公害,受到消费者青睐,既有市场,也有效益。监利、潜江等地通过推进“双水双绿”种养体系,以绿色水稻、绿色水产为抓手,促进农民增收。生产出来的有机虾稻、鱼稻、蟹稻、鳅稻米,每斤达到6.8元至8.8元,高出普通大米4元以上。黄冈的谦益农业,由一群大学生创办,采用自然农法,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制剂,立志做“安心食粮守护者”,重点为幼儿等特定人群提供安心食粮。
四是发挥企业引导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作用。以消费者安全绿色健康产品需求为导向,引导和支持国宝桥米、福娃集团、三杰等粮油工业龙头企业依托粮食产区优势,向生产领域延伸,建立专用粉、专用米等优质原粮生产基地,鼓励企业与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生产主体签订合同,发展规模化订单农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原粮生产的匹配度,从源头上解决粮食加工品质不优的问题。
二、从供给的内容来看,要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要保数量安全,也要保质量安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是确保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更加关注粮食质量安全,消费需求转向“吃得好”和“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为适应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一方面要坚持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以现代营养理念为引领,积极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健全粮食产品质量标准、检验监测、执法监管体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开展“荆楚好粮油”行动。完善优质粮油质量标准,针对授予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的粮油产品,引导企业参与制定“京山桥米”“竹溪贡米”“宣恩贡米”等8个地方标准。支持国宝、福娃、天星等龙头企业制定《粥米》《香米》《菜籽油》《稻米油》等企业标准,对再生稻、优质山茶油、优质菜籽油等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启动制修订工作。培育优质粮油产品和品牌,联合农业部门开展湖北十大名米、五大名油等评比活动,支持鼓励市、县政府积极申报中国“稻米加工强县”“油菜籽加工强县”“稻米油之乡”“虾稻之乡”。重点打造“荆楚大地”湖北公共粮油品牌,支持粮油加工企业做强做大国宝桥米、虾香稻、富硒粮油、“双低”菜籽油等企业品牌和地域优势品牌,在大型超市设立“荆楚好粮油”专柜,为消费者增加优质产品供给。
二是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按照“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的要求,形成省、市、县粮食质检机构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化验室四级联动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以产粮大县和人口大县为重点,建设与完善粮食质检机构,支持配置质量安全和分等定级的检验监测仪器设备,提升对粮食流通全产业链和各环节粮食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和检测水平。建设粮食质量安全管理电子信息平台,开展优质粮油品质与安全测评、动态监测,保证流通环节的优质粮油品质,引导农民种植绿色优质、适应市场需求的粮食。加强检验监测服务,实现“好粮油”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
三是做好粮食产后服务。积极适应粮食收购市场化改革新形势,整合粮食流通领域现有资源,建立专业化、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有效解决市场化收购条件下农民收粮、储粮、卖粮、清理烘干等诸多难题,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建成覆盖全省、布局合理、能力充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满足粮食产后处理需要的新型社会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形成专业化服务能力。开展“粮食银行”业务,为农民提供储粮服务。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满足农户分散短暂储存粮食的需求,支持主产区农户配置科学储粮新装具新粮仓,解决“地趴粮”和收获后不急于出售粮食的储存问题,减少储粮损失,为粮食产品“优质优价”打下坚实基础。
三、从供给的方式来看,要做好粮油销售这篇大文章
好东西也要会吆喝。笔者了解到,浙江省丽水市通过打造农业区域公共品牌“丽水山耕”,一大批生态精品农产品走出深山,走向全国,2017年销售额达到60多亿元。浙江的“丽水山耕”品牌为丽水的精准扶贫、农民增收乃至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而同期湖北的荆楚粮油公司及“放心粮油”门店年销售额是11亿元,差距之大,值得深思。“新零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物流等新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消费者观念趋向多元化,消费认知全面提升,购物路径渠道多样化。湖北省粮油销售面对“互联网+”是短板,粮食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发展相对滞后。要奋起直追,加快三个转变,推进湖北省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建设转型升级。
一是从松散型经营向紧密型经营模式转变,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作为全省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建设的核心企业湖北荆楚粮油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企业19家,注册资本1.13亿元,但管理比较松散。目前已建成的1600多家连锁店中,85%以上为加盟店。加盟店具有管理困难、营销政策难以贯彻、增加整体风险性等缺陷。而直营店与总部的关系相对比较紧密,便于形成规模效应。国宝桥米增资以后,要切实发挥大股东作用和企业主导地位,加快公司顶层设计,提高直营店、示范店比例,严格管理、奖惩优劣,规范“一张网”建设。
二是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湖北省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湖北精品粮油品牌的宣传,在中央电视台投放湖北粮油公益广告,做响湖北公益品牌“荆楚大地”,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今后还要加大全媒体宣传力度,加快开发“荆楚大地”系列产品,将“荆楚大地”公益广告延伸到湖北的硒米、虾稻米、再生稻米、双低菜籽油等系列特色产品。对于产品种类,更加注重多样化、个性化;对于品质要求,更加注重绿色有机、安全营养;对于供给服务,更加注重便捷化、精细化,从而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要把走出去纳入全省对外开放大格局,支持优秀粮油企业、粮油产品走出湖北、走向全国,全面提升影响力。
三是从门店连锁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变,提升盈利水平。一手抓好门店业务,一手抓好电子商务及大宗贸易。与京东商城深度合作,开设“荆楚大地”京东自营店铺。以团购、大卖场为重要目标,发展会员制、代理制、团体制,不断提高与消费者的黏度。充分发湖北“荆楚粮油”商品链、农产品基地、物流配送和信息系统作用和市场引领功能,带动社区粮油加盟店建设复制力度,打造放心粮油社区便民网络,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有机融合,形成完整有机的商业生态闭环,从而提升盈利水平。只有粮油企业做大做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的饭碗才能装满中国粮。这正是新时代粮食人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