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提高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2019-06-01牛冬

职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中职学校教学质量

牛冬

关键词:中职学校  汽车维修专业  教学质量  研究与探讨

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一日千里。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而作为致力于服务汽车维修行业的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如何培养出不仅掌握先进理论知识,而且能够适应汽修专业迅猛发展,同时具备现代汽修综合能力的维修人员是目前亟待解决问题。

一、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

要使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进程能够和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齐头并进,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与汽车维修行业的日益更新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因为大部分教师没有生产一线的实践和管理经验,专业知识多来自对书本和教材的学习和掌握,动手操作水平有限,大部分教师是从“校门”进入“校门”。近几年各大汽车制造厂商对于核心技术研发深入,而很多职业院校不能达到和汽车制造商在技术方面的更新和同步,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对新型汽车的了解和掌握特别少;另一方面,汽车企业处于对内部资料保密的考虑,也限制新技术外流,这也对汽车专业的教师获得较为先进的技术知识起到了一定的阻碍性的作用。而不具备有先进技术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端型综合能力、能适应当今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行业迅猛更新的技能人才。这也就决定了所培养的学生毕业之时缺乏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无法使学校培养的学生和行业精准对接,在就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首当其冲的是采用多途径、多元化、全方位的手段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可以结合实际课程安排和教师需求,不定期选派人员进行灵活的培训;聘请学科骨干专家、专业内有权威的人对教师进行实际指导;或者与汽车研发中心、汽车生产和制造厂商、4S店等采取不拘泥于形式、不同局限于程度的合作,讓教师愿意主动去扩展知识,将学习企业先进设备和提高自身能力水平落到实处。

二、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和热情

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差,学习主动积极性低,似乎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导致在上课时有犯困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学生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较差;二是课堂吸引力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实训项目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在职业教育中,学生对新生事物关注度较高,但容易丧失兴趣,这无疑对职校教师在教学管理、方法和技巧上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1.稳固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成就感和认可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发自内心主动去学。尤其是在实操课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多媒体和现场实物教学,使用一些技术手段和教学课件,进行现场实物教学,利用好包括互联网技术在内的新型技术平台,使学生不仅能亲眼目睹教学实物,还可以实际动手去感受,将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在课堂上让学生单独完成一些实际操作任务,解决一些汽车维修实际中的问题,老师只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做中学习、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还可以使得学生获得自我的认可和肯定,体会到自我的专业价值,很好地强化了对汽修专业学习的兴趣和意愿。

2.从感性到理性,用实践来检验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庞大,考虑到学生的数量和接受能力以及教学资源和师资配置的问题,如果将所有的专业课程安排下来,至少需要2个学期,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不连贯性,使得学生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断续、分散、不连贯;缺乏汽车总体结构、汽车维修专业技能、汽车故障诊断排除等技能的模块化、系统化、一体化的认知,最终导致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对困难、失去对专业的兴趣,从而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3.贴切地运用综合性的知识网络结构,让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

在教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时,可以采取由基础知识及复习回顾引发出对新课题学习的路径,帮助学生克服掉“畏难害怕”的心理,激发对学生汽修学习兴趣。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不同的课程自成一个体系,但是不同的课程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也就是说,汽车整体构造的知识体系中,每个系统都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学会综合分析问题,不仅学会局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认知,还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由基础知识及经验导出新课题,这样让学生克服掉“畏难”的心理,同时产生“爱学”的心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综合性的分析考虑问题,激发学生的拓展开放性思维。例如:教师在讲汽车防抱死系统时,可以与汽车驱动力防滑转、汽车制动力分配系统以及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等进行分析关联对比,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能够达到融会贯通。

4.将实例运用于教学,从解决问题来反馈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从生活中实际例子出发,采用典型任务驱动和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灵活构思,将抽象、枯燥无趣的知识通过教师融于实践和教学中。比如说教师可以制造现实生活中会确实遇到的问题,将乏味、枯燥、呆板的汽车构造原理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巧妙地将抽象的汽修知识转化为直观真实的实物,将枯燥呆板的原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情景,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和活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变得乐学、爱学。汽车维修专业涉及的知识是比较综合广泛的,而中职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薄弱,且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学生听课质量较差、知识掌握比较慢。因此,可以采用典型案例法进行教学,把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和典型生活案例紧密结合。采用典型案例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实践来检验所学。

三、选择合适的实训设备,制定切合实际的汽修教学计划,致力于服务行业

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内掌握所有车辆的结构知识和维修技术,因此,在实训设备的选择上,教师就应该选择几种有典型代表的车型,把这些车型的综合维修技能作为课程主线。这样做避免受限于书本教材知识的陈旧性和滞后性,使得课堂知识能够与时俱进;也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汽修专业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能够在企业和行业中得到认可、肯定,实现学以致用,实现从课堂到企业的无缝对接;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巧妙灵活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了汽修专业的实用性,使学生在毕业后的综合能力满足社会需要,增强社会竞争力。

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师可以适当删减和调整一些理论课学时,调整理论深度,逐渐地理顺相关专业基础课的衔接关系,使得专业知识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和吸纳。

四、合理利用资金,依托企业更添实训设备,提高汽修教学质量

世界汽车企业的重组并购,使得汽车工业的更新发展突飞猛进,汽车电子技术比重越来越高,这无疑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相应地,也对汽车维修专业的职业院校师资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在现代化车辆的维修和维护过程中,单纯靠基础的手段很难来完成整个维修工作。维修人员还需要掌握先进的、不同型号的专用设备和工具的综合使用能力,这是完成现代汽车维修任务的先决条件。那么,在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基础教学设施建设中,就应当充分考虑这方面的现实需求。应当合理利用国家、企业、学校的资金投入,加大对汽车实训设备的更新投入,定期进行行业和企业的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按照“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更换和增添实训设备。只有如此,才能使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实现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用综合能力装备毕业生,帮助他们适应社会行业市场的需求,在汽车维修这样行业能立于不败之地。

五、小结

总之,想要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改革中加大探索和創新,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真正解决汽车维修专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同时,还应该加大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改革,努力迈向校企深度融合,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形式寻找优质的合作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使汽车维修专业的职业教育发展更加成熟和稳健,更好地服务社会,向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苗晓丹.创新背景下的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及质量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

[2]严中华.国外职业教育核心理念解读——学习成果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

猜你喜欢

汽车维修专业中职学校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基于真实性评价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