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中流程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9-06-01司徒雪华余锦嫦甄惠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流程化淋巴瘤靶向

司徒雪华 余锦嫦 甄惠对

恶性淋巴瘤会严重损伤患者机体健康并提高生命危险,针对该疾病常用化疗、放疗、手术等治疗,虽有一定治疗疗效,但是受多种因素的限制[1]。需要开展分子靶向治疗以抑制肿瘤进一步发展,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此种治疗方式会带给患者一定痛苦以影响治疗疗效,这就需要有效且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配合治疗[2-3]。常用的高质量护理模式之一为流程化护理,此种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改善患者情绪,同时预防多种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保证治疗疗效。因此,本次针对流程化护理模式应用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的效果展开了进一步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5年7月—2018年1月在本院进行靶向治疗的9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实验组(n=46)和常规组(n=46)。其中实验组男患者26例,女患20者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7.2±4.1)岁;常规组男患者27例,女患者19例,年龄43~73岁,平均年龄(58.1±4.3)岁。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密切关注其各项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并增加巡视频率,当发现不良反应立刻通知医生并采取处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实验组使用流程化护理模式,详细内容如下:

1.2.1 创建流程化护理小组 在该科室选择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构成护理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肿瘤科专业培训,熟悉并掌握靶向治疗时所选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理、副作用、输注方法、药物配置方案等,并加强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由科室护士长定期组织相关知识考核,通过后可进入下一步工作。

1.2.2 实施流程化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和药物缺乏了解,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为其耐心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和药物使用方式、价格和治疗效果等,稳定患者情绪,能够提升其治疗配合度。(2)评估患者:为患者开始治疗前,要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有无药敏史,并指导患者开展肝、肺、心等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有无低血压、哮喘、心力衰竭、心绞痛等疾病,并将此类患者纳入高危群体,予以患者对症治疗后再开展利妥昔单抗滴注治疗。(3)治疗前准备:患者初次使用利妥昔单抗后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休克、病变位置疼痛、瘙痒、疲乏、恶心、荨麻疹、畏寒、高烧、低血压等,因此护理人员需在床边准备好急救设备和物品[4-6]。(4)遵医嘱行为:护理人员在配药室领取医生开出药物,将药物名称、使用方式、浓度以及剂量和对无误后进行复温处理,之后在无菌仓进行无菌配制,完成配制后及时送至病房,护理人员核对患者和药物信息无误后开始治疗。(5)密切关注用药过程:用药过程中,必选要严格监测患者,以便于在第一时间发现不良反应,当患者产生明显的寒战、脸色发白、心率和血压异常,需减缓药物滴注速度,同时开展补液治疗和机体保暖;如患者产生发热症状可予以其物理降温;如患者出现严重过敏现象需停止药物治疗,并开展抗过敏治疗。(6)治疗后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安排合理饮食,并指导患者适当增加运动量。

1.3 评价指标

指导患者评价此次护理服务,满分100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一般为60~70分、满意为71~90分、特别满意为90分以上。总护理满意度=(特别满意+满意+一般)/总例数×100%。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SF-36进行综合评估[7],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实验数据经SPSS 20.0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在SF-36评分上,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

在总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为93.48%,常规组为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常用靶向治疗恶性淋巴瘤,药物为利妥昔单抗,能够显著减缓肿瘤进程并延长患者生存率[8]。但是使用利妥昔单抗后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制定流程化、合理化护理服务,以减少普通护理的被动性、盲目性[9],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多种护理模式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均有一定成效。如在李丽榕[10]的研究应用了预防护理,仅有4例皮疹和6例发热情况发生,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在方文娟等[11]人的研究中,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开展了综合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情绪,同时提升了总体护理质量;在冯羽飞的研究中[12],则使用了个性化护理干预,稳定了患者情绪,提升了生活质量。而在本次实验中,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使用流程化护理模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SF-36评分上,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3.48%,常规组为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李丽榕、方文娟以及冯羽飞等学者的研究中,所用预防护理、综合护理、个性化护理等模式均有一定成效,但是护理服务工作欠缺系统性,操作流程缺乏规范性,同时又未加强滴注时护理干预质量,以至于无法达到预期成效和临床需求,因此护理方案有待完善。而本次所开展的流程化护理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综合多种新型护理模式优势且以患者为服务中心的一种的高质量、优质的服务模式。此种护理模式具有系统性,且重视患者感受和真实需求,予以患者心理护理、评估,做好治疗前准备,遵医嘱开展治疗并密切关注用药过程等流程化护理,可显著明显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变化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变化情况(±s)

分组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n=46) 65.47±2.71 86.65±2.11常规组(n=46) 64.56±3.06 76.69±3.41 t值 1.510 16.846 P值 0.135 0.000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 [例(%)]

综上所述,流程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的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流程化淋巴瘤靶向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企业人才招聘流程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靶向治疗 精准施治 为“危改”开“良方”
“具化 瘦身 流程化”责任落实3步走
职业教育教材开发与服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