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整体摆脱定势借助题组形成策略
——以两类解决问题的调查和分析为例
2019-06-01吴巧娜
吴巧娜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种类繁多。在基本的“加减乘除”四种关系式中,可以组合成“加加、加减、乘除、除加”等16 种复合关系。而每种复合关系,还可以细化成多种类型。张天孝教授为国内从20 世纪50年代末至今的所有通用教材中的应用题做了几千张卡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后得出:两步复合应用题从数量关系来看,大致有93 种题型。笔者所在的团队对照这93 种题型,找出了人教版中所有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形成了一份93 题的样卷。对8 个学校(城区、乡镇各4 个)共641 名四年级学生进行了第一次测试调查,结果统计后发现:错误主要集中在“比多比少”“倍数问题”这两类问题当中。
这两类解决问题的起始教学都在第一学段,那么第一学段的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又会是怎样的情况?第二次调查测试由此展开:这次调查对象是三年级共158 名学生,从中挑选了两类问题当中典型的20 道错题,统计后发现:三年级的得分率竟然反超了四年级。本文试着对这两类解决问题的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教材编排、教学方式寻找错因,以期获得相应的解决策略。
比多比少典型错题展示错题 得分率 错误展示 错因分析四年级 三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78 个学生,一班40 个学生,二班比三班少4 个学生,三班有多少个学生?75.9% 80.5%78-40=38 个38-4=34 个梨有34 个,苹果18个,橙子31 个,橙子比梨和苹果个数的差多多少个?24.7% 56.2%34+8=52(个)52-31=21(个)少、和、差等关键词产生了强烈的思维定势。学生对关键词孤立地理解,而没有去深究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71.7% 70.3%倍数问题商店运来一批红糖,卖出20 千克,卖出的是剩下的4 倍。这批红糖一共有多少千克?20×4=80 千克80+20=100 千克参加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3 倍,参加合唱队有75 人,参加器乐队的人数比舞蹈队少8 人。参加器乐队的有多少人?55.6% 67.5%3×75=225 人225-8=217 人把“一倍数”当成“几倍数”,而当题中的信息表述顺序颠倒时,这个错误就更明显了。
【教学过程】
一、教材梳理
对于这两类解决问题,人教版教材的教学布局如何?第一学段的教学对于第二学段的学习又会有怎样的影响?仔细翻阅教材,发现人教版中关于两步计算解决问题集中编排在三年级,统计了这5 册的教材编排分布与题量设置情况:
三年级上册19 题,以“乘除”和“除乘”为主,解决的是归一、归总问题。
三年级下册31 题,以“乘乘”和“除除”为主,解决的是连乘和连除问题。
四年级上册7 题,编排零散,题量较少。
比多比少 倍数问题内容 相差数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 倍的认识册数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题量(包括例题、练习和总复习) 9 题 10 题 8 题没有编排 A 与B相差几个?A 有15 个,A 比B 少4 个或A 比B 多4 个,求B 有多少?求一倍数的问题
通过对教材编排情况的梳理,笔者发现:教材编排较散、题量不足、题型欠缺、问题过于单一、缺乏逆向思维的引导、关键词引起的思维定势,都是导致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三、四年级成绩反超也有迹可循。
二、原因诊断
1.教学中的关键词机械强化,缺乏联想。
在学习解决问题的初期,教材其实一直都在给学生进行关键词的强化,譬如在学习用加法解决问题时,一般都有“加、和、一共、……比……多”等明确指向加法策略的关键词。同样在学习减法解决问题时,也有“吃掉、还剩、卖出、……比……少”等明确指向减法策略的关键词,特别是“多和少”,学生的脑海中这两个关键字应该是最根深蒂固的了。而低段教材中解决问题解答方式都与关键词的字面指向意思相同,这就使学生不断地在进行强化,逐渐把关键词“多、少”优化为解决问题的首选策略,成为一种思维定势,而忽略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与思考,对问题解决往往表现出一种机械的策略重复。
要想让学生从一个关键词马上联想到一个数量关系,脑海中有这类问题的清晰表象,譬如:“少——相差数——大数-小数=相差数——()比()多或少”,这种从一个字到一组关系的思维,是需要不断的积累的。而教材的题量不足、题型欠缺,如果我们按部就班根据教材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这种思维反应是无法建立的。
2.教学中的问题过于单一,缺乏整体。
人教版现在对解决问题已经没有专门的单元编排,而是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来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往往以计算伴随着应用相融合的形式编排,穿插在不同的单元之中。而且题型比较单一,只有基本题型,缺少变式练习和逆向练习。解决问题的整体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和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
对于解决问题的呈现,教材中不可能对每种题型都面面俱到,但是必要的题型还是需要涉及的,如:倍的认识中求一倍数的题型。因为只有整体呈现,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完整的问题模型。
三、对症下药,形成策略
◆策略一:落实整体思想,摆脱思维定势。
怎样做才能既揭示出问题自身的规律,又不至于使它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呢?
给关键词建立关联、开展关系训练。引导学生转换思考角度,从整体上把握,全面观察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可以回归到计算教学的原点,从两数之间关系结构的表征着手。
譬如:一年级下册有一类求“原来”的解决问题,是学习难点。我们可以把原来、新买、现在这三个关键词通过数的组成和分解建立关联,有了这样一个联系,学生就能更清楚地分析这类解决问题的结构。对解决问题的特点进行提炼和概括,学生的关注点不再锁定于表示加减暗示的关键字,而是回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与思考,关注量与量之间的联系,从而避免因关键词误用而带来的解题错误。同时利用适当的题组训练,对这三个关系进行一定的训练,建立通过事情发展顺序的分析,明确“原来”与总数和部分数的关联,从而避免仅仅依靠对关键词的判断盲目选择算法,继而提高学生根据问题结构来选择算法的能力。
◆策略二:借助题组训练,加强逆向思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都习惯于顺向思考,遇到逆向思考的问题,思维就容易受阻。对于一些运用逆思维解答的数学问题,需要通过适当的题组训练,加强学生的逆向思维,提高学生根据问题结构来选择算法的能力。
以倍数问题为例,可以通过图文对比、图文转换的题组练习,逐步建立求一倍数的模型。同时注重借助线段图表征数量关系,再通过一个数量的修改,又变化出另一组题。这样两组题型对比分析,极力让学生找准一倍数,直观地将线段图与数量关系进行架构,逐渐建立关于“倍”的完整的问题模型。
任何一个顺向问题都可以变为逆向问题,通过可逆性的变化,问题可以变成条件,条件又可以转化为问题,这样可以得到一组习题。在题组的解答过程中,积累从关键词到一组关系的思维反应,才能更好地构建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完整模型。
解决问题虽然已经不再自成体系,而是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来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往往以计算伴随着应用相融合的形式编排,更加关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只有透过教材,审视教材,注重对每一个独立问题的分析和策略的提炼,引导学生将看似独立的若干问题构建成一类问题原型。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不会表现出机械的策略重复,而是能跨越表象看本质,通过多元表征得到多样的解题策略,并将多种解题策略归于同一类问题解决策略的结构中,形成完整的问题结构,达到解决一些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的目的,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这条路上走得更顺、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