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千年格局之变 谋城市永续发展
2019-05-31曾九利唐鹏温柔
曾九利 唐鹏 温柔
城市格局不断调整,才能适应城市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新时代背景下,成都正处于超大城市形成期,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调整城镇空间布局、重塑经济地理是成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本路径。突破盆地约束,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推动城市格局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构建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是成都肩负国家使命、服务全省战略、立足成都实际做出的战略抉择。
成都城市格局的历史演变
成都历史悠久,古蜀文明距今已有4500年。古人趋利避害,成都城址经历了由新津起步,先向北,再向南,再转向西,再折回向南发展的路径。直到先秦时期设置蜀郡、筑大城与少城,然后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自此徹底摆脱水患,实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2300年城址未变,城名未改。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格局也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上世纪50年代,为加快经济发展,成都在1954版总规中明确了要突出工业基地建设,环形加放射的城市格局初现雏形,深刻影响了成都往后半个世纪的城市格局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成都城市的打造重点仍在城区,并形成了东城生产、西城居住的格局,同时,在市域还规划形成了龙泉驿、赵镇、淮口、五凤溪、籍田、公兴场等七个卫星城镇,主要用于承接新建的大中型工业;1983年温江专区并入成都以后,1987年成都对城市总规进行了修改,提出了中心城区的概念,并提出要积极发展小城镇。1994年,成都总规进一步将市域空间划分为中心城区、都市区、市域三个规划层次,整体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依托六条交通干线集聚发展的点轴型、放射状空间布局结构;随着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成都从中心城区“单核驱动”走向中心城区、天府新区“双核共兴”,规划形成“一区双核六走廊”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城镇空间。
城市的不断发展给城市空间布局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城市战略布局只有兼顾整体性、协调性和持久性等各个方面,才能适应城市新的发展形势。
新时代成都城市新格局
近年来,成都经济规模与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不断推动城市空间格局调整。目前成都城镇化率达70.6%,人均GDP已超过一万美元,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面临激烈挑战。同时,国家系列重大战略机遇推动成都能级快速提升,实现从区域中心城向国家中心城市跨越。在城市发展能级提升的关键期,市域人口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而单中心、圈层式的城市格局却导致中心城区人口过度集聚,老城片区建成区人口密度局部已达到4万人/平方公里,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品质下降等“大城市病”问题逐渐凸显,人地矛盾逐渐显现,城市空间结构亟需调整。根据国内外超大城市的发展规律,单中心、圈层式空间结构难于承载千万人口的城市发展,成都2010年后进入人口增速超3%的窗口期,是实施空间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
2017年5月,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并提出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空间发展战略,调整城镇空间布局,重塑经济地理。此外,《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明确优化市域空间结构,从“单核”向“双城”演进,形成“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市域空间结构。这意味着成都选择了跨越龙泉山往东发展,推动城市格局由“两山夹一城”的逼仄变为“一山连两翼”的开阔转变,构建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
跨越龙泉山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一,实施“东进”战略,是立足成都实际的必然选择。
千百年来,成都一直夹在两山之间的成都平原间发展,龙泉山一直是成都东侧的生态屏障。如今,面对一个实际管理人口达2100多万,每年还有约50万新增人口的超级大都市,新时代的成都建设者,选择了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对空间格局进行一场“重塑”,是立足成都发展实际做出的必然选择。
首先,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有助于成都改变单中心格局,破解盆地发展局限,治理“大城市病”。目前,中心城区的开发强度高达42.8%,老城区平均人口密度达到1.77万人/平方公里,高开发强度与高人口密度给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活品质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产生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公共服务不足等“大城市病”问题。而龙泉山以东开发强度仅为11.1%,人口密度不足中心城区的1/5,平均风速显著高于龙泉山以西地区,约为绕城内区域的2倍,污染物扩散条件好,大气环境容量大,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潜力。
其次,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也是构建与自然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城市格局的最佳选择。市域西部是龙门山脉——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也是都江堰精华灌区所在地,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北部是市域上风方向、生态屏障;南部天府新区现状开发强度较高,发展空间不足;龙泉山东部区域位于浅丘地带,土壤是页岩风化后的碱性土壤,三类土质,土壤较为贫瘠,较适合作为城镇建设用地。
最后,简阳托管为成都提供了城市发展新空间,天府国际机场建设为成都加快建成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提供了战略资源,形成了成都发展新动力,给城市空间调整带来了良好契机。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紧抓重大历史战略机遇,重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是成都提升城市功能能级,实现跨越发展、永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
第二,实施“东进”战略,是落实国家使命的重要举措。
2016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明确了成渝城市群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与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成渝之间需要进一步强化经济联系,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符合经济主流向。实施“东进”战略,有助于从空间上缩短成渝城市间距离,推动成渝相向发展,形成新一轮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共建成渝世界级城市群。同时,实施“东进”战略,依托国际空港与国际铁港的国际门户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参与全球分工,引领新一轮西部大开放,是积极落实国家战略、主动担当国家使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举措。
第三,实施“东进”战略,是服务全省战略的重要途径。
201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新格局与“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立体开放新态势。龙泉山以东区域直接接壤德阳、资阳、眉山等区域,实施“东进”战略有助于推动龙泉山东侧建设四川省新的现代产业走廊,打造新兴增长极,构建区域间产业协同新载体,进一步联动德阳、眉山、资阳同城化发展,扩展升级“主干”作用;有助于推动成都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辐射带动川东北、川南经济区等协调发展,促进“五区协同”。实施“东进”战略,建设“一干多支、五区协同”主战场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主阵地,是落实省委治蜀兴川新战略部署、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成都行动。
东部区域的发展新模式
高起点打造东部区域,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东部区域作为实现城市永續发展的前沿阵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必定不能再走传统城市低效扩张发展的老路,而应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推动城市发展由“产—城—人”的工业逻辑转变为“人—城—产”的人本逻辑,以“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四大核心发展要求,实现高水平规划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创新天府营城理念,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基于“一山一水两湖”的大美山水本底,构建“四城”“一园”“双轴”空间结构,形成组群式城市空间新格局。依托天府国际机场,打造宜居宜业、健康美丽的空港新城;江湖相望、山水相连,打造绿色生态、先进智能的简州新城;山水相依,产业共生,打造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淮州新城;城山相映、人水共生,打造功能完善、空间优美的简阳城区。高标准规划建设1275平方公里全球最大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国际化城市会客厅。打造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以沱江—绛溪河为脉,汇聚城市核心功能,锁定城市框架与建筑尺度,建立总体空间秩序,支撑东部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东西城市轴线建设,形成承载国家、省市战略,协同区域发展的战略轴、联动东西双城的发展轴、彰显天府文化特色的城市轴。
坚守“千年立城”静气,保持“留白增绿”定力,坚持用公园城市理念指导“东进”区域规划建设管理营造。锚固绿色空间底线,推进沱江流域治理,构建“2+2”通风廊道,塑造蓝绿交织的优良生态本底。充分利用东部区域特色丘陵自然地貌特质,东部区域采用“组群格局、下城上憩”的营建手法,在充分保护山、水、田、林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川中丘陵特色的人居模式。以山水形态锁定城市框架与建筑尺度,控制开发强度,避免建成高楼林立的城市。融合水岸线、天际线、山脊线,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整体空间形态,彰显山水田城和谐相融。以新中式彰显历史底蕴,以天府黄突显新城特色,将东部城市新区塑造成为“山水公园城、时尚新天府”!
跨越龙泉山“东进”,推动成都格局“千年之变”,是成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破盆地约束、治理“大城市病”的必然之选、根本之策;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打造东部区域,是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的长远之计、战略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