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养模式研究
2019-05-31史云董劭璇殷海萍高欣悦白靖怡
史云 董劭璇 殷海萍 高欣悦 白靖怡
[提要] 森林康养是森林与康养嵌入耦合的一种新业态,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介绍森林康养概念、优势,分析开展森林康养的内外条件及要素指标,根据不同的标准将森林康养划分为四种类型及相应的亚类型。按照森林资源和区位特征,设计五种开发模式,针对每一种模式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和营销方案。
关键词:森林康养;类型;开发模式;营销策略
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新时代河北乡村文化振兴路径研究”(编号:201803120163);保定市社科联课题:“保定山区贫困县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研究”(编号:2017063);河北省科技厅项目:“河北省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休闲观光产业综合发展研究”(编号:16236004D-12)
中图分类号:S78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月17日
森林是地球绿色的子宫和最为壮观的植被景观,因其具有生态优越性、物种多样性、文化独特性、科普教育性、功能多重性、分布地带型等特点为人类提供清新爽洁的空气和强身健体的疗愈性环境。什么是森林康养,如何充分将森林资源与对人类康养活动有效对接、如何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与追求康养最优效果之间寻求平衡便成为当前学界和业界共同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森林康养概述
(一)概念。“森林康养”源自于德国,19世纪40年代为了治疗 “都市病”德国人发明了“森林疗法”,鼓励都市人群到森林中利用优质环境和绿色林产品改善身体素质、预防和缓解疾病。德国巴登·威利斯赫恩镇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此后“森林浴”在世界广泛流行。日本称其为“森林疗法”,韩国称为“森林休养”,台湾有“森林调养”说法。尽管各地称谓不同,都是利用经过认证的森林环境和林产品,在森林中开展森林安息、散步等活动实现身心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替代疗法。随着森林疗愈功效的日益显现,林间活动日益丰富多元,产品逐渐优化细化,产业不断扩充融合,森林康养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对森林康养没有公认表述,多数学者认为:森林康养森林生态景观、森林空气环境、林间特色食材和森林生态文明为依托,配备医疗康养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性、恢复肌能、预防未病为目的的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康养等活动的统称。涉及旅游、休闲、医疗、度假、养老等众多门类,产业共融、业态相生、多元聚合,是大健康产业和林业嵌入耦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板块。森林康养以人为本、以林为基、以康为要、以养为源,实现养身、养心、养性、养智、养德“五养”功效。
(二)优势。森林康养具有其他康养形式无法比拟的功效,具体表现为:
1、给人舒服感,增强免疫力。首先是森林的绿色视觉。绿视率理论认为,在人的视野中绿色达到25%时就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使人的精神和心理最舒适。森林通过绿色树枝吸收紫外线减少对眼睛的刺激。绿色视觉还能有效调整亚健康人群的情绪,消除紧张情绪;其次是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林区清新爽洁,森林漫步和观景一方面能有效抑制病菌滋生和传播,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最后森林中的自然声音如蝉鸣、潺潺流水等不仅给人以天籁之音的听觉享受,还能让人平和安静和身心愉悦。
2、放松心灵,舒缓压力。森林植物会挥发带有芳香味道的“芬多精”,因树种不同芬多精具有活化大脑、刺激神经、提高神经兴奋性等多重功效。研究发现,人体吸入杉树的香味后血压会降低,在吸入前后90秒内测试血压会降低3%~4%,流经大脑的血流量趋于减少,测试对象情绪逐渐稳定。森林含有丰富的空气负氧离子,又称“空气维生素”,研究表明,负氧离子浓度高的森林空气可以调解人体血清素浓度,有效调节神经、缓解弱视、烦躁郁闷等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力。
3、预防和延缓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元凶之一。森林能释放类似于有机酸、醚、醛、酮等化学物质的植物杀菌素,可以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对高血压、抑郁症、糖尿病等慢性病具有明显的预防和减缓作用。森林植被覆盖率越高,人体患病概率会越低。比如,长期生活在松林环境中的人们很少罹患肺癌,因为松针细长稠密,释放的臭氧对预防肺病有一定疗效。
二、森林康养背景
近年来,中国森林康养迅猛发展,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旺盛的市场需求。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导致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城市病交织并行。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和逼仄的生活空间严重威胁到居民的健康。近年来,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近3亿人并呈年轻化趋势,其中超50%的慢性病患者不满65岁,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中国总死亡比例的85%。据《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状况白皮书》统计,2017年我国主流城市中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其中近6成处于过劳状态,真正健康的人占比不足3%。另外,中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凸显。原中国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超重肥胖增长幅度都高于发达国家。慢性病和肥胖的流行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森林康养顺应了当前居民的保健养生需求,催生了健康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当前,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占比将达34.9%。庞大的老龄群体尤其是城市老龄人口对保健康养需求更为迫切。北京市现有各种养老机构1,000多家,床位达12万张,2020年将达15万张,而北京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2020年将达到410多万人,康養产业需求缺口很大,全国其他城市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康养产业发展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二)强大的旅游需求。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和旅游意识的增强倒逼旅游消费的多元化、高端化和品质化,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的休闲度假旅游成为当前主流趋势且持续高位增长,森林康养因其清新宁静的环境和身心愉悦的疗效契合了当下居民对健康保健的追求,森林徒步、瑜伽、自然教育等专项旅游产品日益火暴。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林业产业总值首次突破6万亿元,新建各类森林旅游地接近9,000处,年接待旅游人数12亿人次,较上年增长了15%。
(三)有力的政策扶持。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当地优势医疗资源、中医药等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为康养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2016年1月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有条件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类型森林旅游地,要把发展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纳入总体规划,大力加强硬件、软件建设,积极打造高质量的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产品。
2016年2月国家林业局颁布了《关于启动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试点的通知》。文件提出,把发展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作为森林旅游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以抓好抓实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基地建设作为切入口,努力提高建设档次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大众对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的多样化需求。
2016年5月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康养,发展集旅游、医疗、康养、教育、文化、扶贫于一体的林业综合服务业,强调重点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产业。
2016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指出,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通过对上述政策的梳理分析,发现国家逐步对森林康养产业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将其提升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表明国家对森林康养产业的高度重视。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与宏观引导,各省市因地制宜纷纷出台地方森林康養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与规划。其中,四川率先在全国出台省级发展意见。湖南、海南、浙江、山东、山西等地纷纷加快森林康养建设步伐,形成了一大批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基地,森林康养旅游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四)自身产业发展需要。森林康养立足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以森林资源为核心,以林业部门为主导,将森林资源转化为康养载体,这不仅是林业、健康服务业、旅游业和地产业等相关产业交互融合形成的新业态,还是国有林场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更迭催生的新模式,是林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创新引擎。森林康养既弘扬了林业生态文明,提升了公共资源服务水平,还丰富了康养产品体系。
三、森林康养开发条件
森林康养不是森林与康养的简单叠加,从森林生态体系来看,不是所有的森林都能向公众开放,也不是所有的开放区都适合开展疗养活动;就康养需求而言,不是所有的康养活动都适合在森林中进行,也并非所有的人群都能融入森林环境。比如过敏性体质的人在森林中会感觉不适。开发森林康养产品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内部因素——优质的康养指标。一个地区的森林系统是否具备康养条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空气质量、水资源、芳香气味、植物杀菌剂、绿色效应和环境等要素,具体可以从以下指标来衡量,如表1所示。(表1)
除了上述要素和指标外,森林康养区还要有丰富的植被类型,兼具康养和观赏功能,如辽宁枫叶谷的枫叶、重庆梁平百里竹海的竹子、吉林甑峰岭自然保护区的千年红豆杉等。
(二)外部条件——健全的康养服务设施。森林康养区面对的是有身心恢复、休养乃至诊疗诉求的专项客户群体,他们对当地康养服务设施的要求相对较高。交通、休闲、医疗、文化、娱乐、运动等服务设施不仅要健全还要安全和便于操作。道路系统规划应构建完善的林间绿道网络,方便不同康养需求的人群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在绿道沿线增设康养主题设施,如禅修别院、林下水疗平台、养生食疗馆、林间瑜伽平台和香薰馆。每隔一定间距设置康养知识展板普及康养知识。安置音箱,播放舒缓的养生音乐或养生常识。康养区配置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备应急之需,包括换乘车辆、休憩凉亭/座椅、SOS系统、净水补给等服务。康养区周围最好建有花园、农场或牧场,为客户提供修篱、翻土、种菜、锄草等耕作体验,或者有独特的水文、地文、生物、天象景观资源以增加康养吸引力。
四、森林康养类型
森林康养类型多样,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不同气候地带划分。热带森林康养:如海南亚龙湾森林公园;亚热带森林康养:湖北神农架世界上唯一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系统,贵州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以楠竹数量分布最广为特色;温带森林康养:入选“中国森林氧吧”的河北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安徽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寒温带森林康养: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生物多样性著称,吉林延边仙峰国家森林公园冬季会形成独特的雾凇和雪淞景观。
(二)根据康养对象年龄划分。老年人群:以养老康复为基本诉求,这类群体可细分为55~65岁、66~70岁、71岁以上三个亚类型;中年人群:多为亚健康群体,以缓解焦虑、释放压力、身心健康为康养目的,可细分为35~45岁、45~55岁两个亚类;青年人群: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为主要目标,可分为18~25岁(高中生、大学生)、26~34岁(工作早期);少年人群(小于18岁):以有益于身心的户外运动和森林教育为主。
(三)根据健康状况划分。健康态类型: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亚健康态类型:放松心灵、释放压力、消除疲劳;轻度疾病类型:以缓解症状、疗愈为目标;康复类型:调试肌能、恢复健康为诉求。
(四)根据康养活动主题划分。观光类:欣赏特色植物群落、感悟鸟语花香和清幽环境;运动类:普通大众或各个层次的人群都能参与体验的活动,如林间漫步、健走、瑜伽、太极、冥想、森林马拉松或户外拓展训练等;温泉类:依托林地周边的温泉资源开展的各种保健洗浴和康体美容活动;养生类:与城建、医疗机构和旅游地产合作,建设旅居养老中心、中医理疗院、度假中心等场所,结合林下产品(道地野生药材、森林特色菌类)、通过森林食疗、水疗、药疗、芳香疗养等方法达到养生的目的;教育类:认知森林资源及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户外自然教育,旨在满足求知欲望、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形式多元,包括亲子教育、夏令营或研学旅行、课外实习、科普教育或学术考察等;体验类:与养生有关的各种体验活动,包括森林浴、瑜伽、冥想、坐禅、太极、食疗、温泉浴、调配精油等。日本东京奥多摩森林疗养基地为森林漫步的人群准备了当地独创的森林草本茶和手工甜点。消费者根据自身体质进行林下采药、采蘑菇、挖冬笋、制作食物料理和植物花环等简单的劳作体验。
五、森林康养产品开发模式和营销重点
根据森林资源品级和区位状况,将森林康养分为五种模式,每种模式对应不同的开发策略与营销方式,如表2所示。(表2)
六、结语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森林康养因其特殊的森林疗愈功效成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撬动亿万级市场消费。当前中国森林康养处于探索阶段,产业体系和运营机制还不完善,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产业共融发展机制;实施精品战略工程打造主题特色鲜明的康养IP;健全森林康养产品体系充分满足不同阶层的康养需求,确保国民健康、增进民生福祉。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后建等.森林康养:概念内涵、产品类型和发展路径[J].生态学杂志,2018.37(7).
[2]超界产业联盟.健康养生之国外森林康养概况[EB/OL].搜狐财经.2017.9.15.
[3]专家学者热议——新时代林业发展机遇[EB/OL].人民网.2017.12.6.
[4]文雯.森林疗养将成养生新时尚[EB/OL].中國林业网.2016.12.1.
[5]王红姝,李静.发展森林养生度假旅游探讨[J].林业经济,2008(7).
[6]余世鹏.中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比近九成[N].新快报,2017.3.24.
[7]杜丁.我国老年人已达2.41亿[EB/OL].中国财经网.
[8]阳泉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发展康养产业促进民富村美[N].阳泉日报,2016.7.22.
[9]朱亮.巨石山森林康养探索之路:未来大健康产业下的新业态、新引擎![EB/OL].http://www.aqjss.com/display.asp?id=1229,2017.11.15.
[10]MILLIGAN C,BINGLEY A.Restorative places or scary spaces? the impact of woodland on the mental well-being of young adults[J].Health & Place,2007.13(4).
[11]杨利萍等.森林康养研究概况[J].林业调查规划,2018.43(2).
[12]马宏俊.森林康养发展模式及康养要素浅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