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的社会效益评价

2019-05-31詹斌杨鑫周圣龙罗轶

水运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汉江社会效益

詹斌 杨鑫 周圣龙 罗轶

【摘 要】 为持续发挥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的社会效益,理清汉江航道整治后的发展思路,从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优化综合运输体系、促进节能减排、促进汉江沿线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和推进滨水生态旅游开发等6个方面,定性分析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的社会效益;同时选取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社会效益指标,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研究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的社会影响、社会互适性、社会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汉江航道整治工程明显带动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社会影响,有利于控制社会风险,从而为汉江航道建设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汉江;航道整治;社会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

0 引 言

汉江航道整治工程(以下简称“整治工程”)是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重点项目,是汉江干流航道建设达标工程之一,也是贯彻国家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打造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的重要举措。整治工程既有利于发挥汉江航运效益,也有利于汉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整治工程的社会效益,为更好发挥整治工程的社会效益提供建议。

1 整治工程概述

整治工程自汉江碾盘山枢纽起至汉江汉川段止,全长299.7 km,总投资17.08亿元,均按吨级通航标准建设。整治工程主要采取筑坝、护滩、护岸、洲头守护、疏浚、填槽等工程措施,辅以航标配布以及数字航道信息化管理系统等配套工程,达到固滩护岸、束水归槽、航道达标的目的。

2 整治工程社会效益分析

2.1 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

整治工程按照“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原则,将汉江航道建设成为国家高等级航道,以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汉江经济带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发挥汉江“融合两圈、连接一带、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优势。[1]

2.2 打通汉江水运通道

汉江连接“十堰-襄阳”“武汉-黄石”两大城市群,承担了沿线汽车工业、盐和磷化工业、轻纺工业产品和大部分农产品的运输任务。汉江作为陕南地区联通长江经济带的水运通道,与西康铁路共同构成跨地区联合运输通道,使煤炭、矿产等大宗物资实现铁水联运,降低了运输成本。[2]

2.3 优化综合运输体系

整治工程的实施提升了航道等级,使船舶通行更为高效、经济、便捷,有利于汉江水运与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相互衔接,满足快速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区域运输结构,有助于完善湖北省综合运输体系。

2.4 促进节能减排

整治工程节能减排效益从正常运量和转移运量两方面测算节约的柴油,并折算成标准煤,进一步推算出减少的CO2排放量。整治工程节能减排效益计算结果见表1。

2.5 促进汉江沿岸地区产业升级

随着汉江航道等级提升,船舶大型化、标准化趋势明显。产业群体不断集聚并沿航道轴线方向扩展,形成一条“点―轴”型链带状经济走廊。高等级的航道网加强了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速了统一市场的形成,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发展规模化、企业经营集约化,从而促进了汉江沿岸地区工农业产业升级,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6 增加就业岗位

整治工程中的疏浚、护岸等工程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高等级航道的维护需要大量高水平的维护人员。汉江航段经过整治后航道畅通,船舶航速提高,船舶密度加大,对航运从业人员的需求增加。随着水路运输业的发展,汉江沿岸地区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在空间布局上相对集中。整治工程可新增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11.494万个,促进了社会就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2.7 推进滨江生态旅游开发

整治工程打通了水上大通道,更好地连接了汉江沿线区域,打破地域、空间、体制障碍,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互动,打造汉江无障碍旅游区,将汉江沿线生态文化旅游区、历史文化度假区、生态农业体验区、汉孝都市旅游区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实现以航运促旅游、以旅游带发展的目标。[3]

3 整治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3.1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综合考虑分析整治工程的社会效益,从社会影响、社会互适性、社会风险等3方面共筛选出15项指标以构建整治工程社会效益评价体系。

3.1.1 社会影响

分析整治工程社会影响的目的在于分析和预测整治工程可能对当地社会产生的正面效益和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居民生活水平、当地就业率、水土資源的保护情况、周边地区滨水生态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汉江航运业节能减排的实施与推进、汉江沿岸地区产业发展等6个方面。[4]

3.1.2 社会互适性

整治工程若要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就要考虑工程是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是否能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支持。这里可采用国家方针政策符合程度、当地政府的支持程度、不同利益群体的态度和参与程度、不同社会组织对工程的态度及支持程度等4个方面来考察工程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适应程度。[5]

3.1.3 社会风险

项目风险识别是在充分认识风险特征的基础上识别项目潜在的风险和引起这些风险的因素,是项目风险分析的首要工作。本工程为航道整治工程,根据航道整治工程的特点,其社会稳定风险主要包括征地风险、环境风险、渔业生产风险、已有工程设施风险、施工期通航安全风险、海损风险等方面。

3.2 确定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确定,从社会影响、社会互适性、社会风险等3个方面选取相应指标,建立社会效益准则层及指标层判断矩阵。[5]运用Matlab软件的eig函数运行计算,得到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各级指标的合成权重,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在社会效益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中,权重值最高的是社会影响,其次是社会风险。从合成权重子指标的权重大小来看,社会影响指标下的促进汉江航运业节能减排措施实施与推进的指标权重值最大,促进地区产业发展的指标权重值次之,社会风险指标下的环境风险指标权重排第3,反映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产生巨大的效益。社会效益方面,促进地区产业发展、提高当地就业率也占据不小的权重。

3.3 基于模糊综合评定法的社会效益评价指标隶属度

本文根据在汉江天门段和钟祥段发放的问卷调研确定社会效益评价体系中的各指标的隶属度。社会效益评价指标隶属度见表2。

从表2可知,在一级指标社会影响准则层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护水土资源、促进航运业节能减排措施实施和推进等3个单项指标完成度较满意,认为促进滨水生态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单项指标需采取加快塑造旅游品牌等措施提升满意度;在一级指标社会互适性准则层中,整治工程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和当地政府支持程度两个单项指标完成度感到满意;在一级指标社会风险准则层中,环境风险、施工期通航安全风险、海损风险等3个单项指标完成度较满意,认为渔业生产风险和已有工程设施风险单项指标需采取设立渔业保护区等措施提升满意度。

在确定社会效益评价指标隶属度之后,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公式计算社会影响、社会互适性、社会风险和综合社会效益的单因素评价,结果见表3。

4 评价结果分析

4.1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单因素评价结果为好,结合表2可知,促进汉江航运业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与推进和促进地区产业发展两项指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说明整治工程有效改善了航道条件,提高了船舶运载能力,推动运输船舶向大型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船舶运行效率,发挥了航运规模效益,降低了能耗,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在航道条件得到改善之后,随着汉江沿线物流园区的兴建,大批企业入驻,促进了地区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促进滨水生态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的隶属度相对较低,说明应充分挖掘汉江沿线旅游业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实现以水运促旅游、以旅游促发展的目的,提高旅游业的社会综合效益。

4.2 社会互适性

社会互适性单因素评价结果为很好,说明整治工程顺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二级指标中符合国家方针政策以及不同利益群体的态度和参与程度隶属度高,说明整治工程符合国家整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4.3 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单因素评价结果为好,结合二级指标权重及隶属度情况,说明环境风险得到重视,在汉江航道整治过程中,打击非法采砂力度大,关停不合标准的砂石码头,统一调整规划集中作业,满足区域环境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港口定期开展安全环保演习,预防溢油污染等潜在风险。二级指标中渔业生产风险控制一般,建议下一步工作重点在鱼类等产卵场保护及修复,添置水生保护动物的救护设施和设备、渔政补贴及工程区渔民补贴等方面,以提高社会效益。

5 结 语

汉江航道整治工程完工后,航道等级得到提升,航道条件改善,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节能减排效益显著;通过整治工程的实施,打通新的水运通道,优化综合运输体系;整治工程本身带动前向和后向产业能,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沿线產业升级,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和滨水生态旅游开发。

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整治工程带来的社会效益评价进行研究,认为整治工程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控制潜在的社会和环境风险,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整治工程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博.长江深水航道整治对贸易经济及社会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论,2017(12):113-114.

[2] 唐太成.我国内河航道整治情况及其重要意义[J].水利天地,2010(11):27-30.

[3] 王仁利.松花江佳同段航道整治工程效益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4):53.

[4] 季张明.城市园林的社会效益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5] 黄晶.森林公园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模糊综合评价法汉江社会效益
医学学术期刊在媒介传播生态系统中的发展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工程项目环境风险研究
实用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方法(S-H评估法)
图书馆财务管理与社会效益分析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千里之外
汉江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专利权价值评估研究
民办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汉江水墨石专题藏家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