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新时代重大战略机遇

2019-05-31郭晓蓓

当代经济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

郭晓蓓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我国三次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产业结构总体改善,产业现代化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产业发展水平仍与发达经济体存在较大差距,劳动生产率偏低、产能利用率不高、资源生态约束严峻,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增长已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阶段转变。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思路需要从依托本土的“支持投资、刺激生产、鼓励出口”向统筹内外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变,坚持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道路,争夺全球竞争战略制高点。文章通过纵向历史回顾与横向国际对比两个维度的分析,全景式地梳理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成效,剖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据此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大战略机遇,以及通过深化新一轮改革开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三次产业;战略机遇

[中图分类号]F421;F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9)04-0001-10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表现特征

1978年以来,受益于改革开放释放的强大红利,尤其是在产业政策的支持引导下,我国三次产业充分发挥自身禀赋优势,把握全球技术变革以及产业链分工机遇,实现了长足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持续、全面、影响深远的变化。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细分产业之间的结构不断优化,劳动生产率较快提升,新的产业模式与组织形态不断涌现,产业空间布局合理优化,优势产业集群逐渐发展壮大,为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新旧动能的转换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60年,苏联援建,自立更生,基本完成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建国之初,我国工业处在近乎于无的现状。在当时的背景下,由于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敌视和封锁,学习苏联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成为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尽快建立大致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于1953年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大规模建设。工业化被简化为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在此期间,尽管工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极不协调,1960年重、轻、农之比达到52.4:25.8:21.8,导致国民经济因结构矛盾而缺少稳定、持续的增长动力。虽然传统工业化道路产生了很多问题,但为我国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第二阶段:1961年至1978年,农、轻、重比例调整阶段。为解决“大跃进”时期遗留下来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我国从1961年开始调整经济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出于对“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很多地方出现了“大办五小”“三线建设”的工业化高潮。1976年,第五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但是由于急于求成,导致产业结构再次失衡,农、轻、重之比为24.8∶32.4∶42.8。

第三阶段:1979年至1999年,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阶段。以1978年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为起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赋予了农民在集体经济中的经营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刺激了第一产业增长。受农业快速发展以及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政策导向影响,第二产业占比由47.71%逐渐下降至45.03%。整个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和90年代上半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是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着眼外向,融入全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阶段。1999年开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步入中国经济全球化。入世之后,我国依托出口拉动、投资拉动、消费拉动“三驾马车”,成为全球制造大国。自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我国工业化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行走了十余年,整体进入工业化建设的后期或者完成阶段。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落后的状况大大缓解。三次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之比由1985年的28.4∶43.1∶28.5变为2016年的8.6∶39.8∶51.6。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表现特征

1.产业结构总体呈现高级化演进趋势,第三产业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

一是第一、三产业GDP占比此消彼长,第二产业占比窄幅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例关系发生较大变化,产业结构总体呈现由“二一三”向“二三一”,再向“三二一”的演变趋势,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呈现“剪刀式”对称消长态势,第三产业逐渐取代了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二是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纵观近40年来的发展演变,我国劳动人口逐渐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转移,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在全体就业人员中的占比变化趋势与产出占比变化趋势在方向上有较强相似性,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演进的过程。

三是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且差距呈扩大趋势。2014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达到1978年的4.87倍、11.32倍和4.93倍,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升最为显著。1978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比值为1∶2.73∶4.11。2014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比值为1∶5.74∶4.15。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显著高于第一产业。

四是第一、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总体走弱,第三产业“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三次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拉动率在变化趋势上与产出结构具有一致性,但波动相对更大。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第一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由1981年的峰值逐渐回落,从40%降至10%以下,第二产业贡献率逐渐恢复,从20%升至60%,第三产业贡献率基本稳定在30%~40%之间。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二、三产业贡献率迅速降低,第一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一产业贡献率始终在低位徘徊,大多数年份甚至低于5%,第二产业贡献率先升后降,第三产业贡献率波动上升,并于2015年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力量。

2.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趋于优化,新产业、新动能不断涌现

一是传统农业在第一产业中的占比下降,牧业、渔业发展较快。改革开放以来至本世纪初,农业在第一产业中的占比不断下降,由80%下降至50%左右,近年来趋于稳定并小幅回升,显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所稳固。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饮食需求的升级,肉、蛋、奶、水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牧业、渔业得到快速发展。牧业占比由15%左右升至30%左右。两次金融危机期间,牧业受冲击较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业的快速下滑,2008年牧业占比35.49%,达到40年来的历史最高点。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渔业呈现较快增长态势,由不足2%升至10%左右。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渔业占比变化趋于平缓,基本稳定在10%左右。林业占比相对稳定,保持在3%~5%区间内。

1978年,农、林、牧、渔在第一产业中的比例关系大致为80∶3∶15∶2。2016年,这一比例已变为53∶4∶28∶10,四类产业的占比差距逐渐缩小,林业与渔业的位序发生了互换。

二是工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比稳中趋降,制造业支柱地位不断巩固。长期以来,工业是第二产业的主体产业,建筑业占比较小。改革开放至今,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占比虽有缓慢下降趋势,但总体仍保持在80%以上的高位,与之对应的是,在城镇化建设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业的市场需求增加,在第二产业中的占比趋于上升。40年来,工业与建筑业的比例关系由9∶1左右演变为8∶2左右。同时,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占比平稳上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凭借劳动与资源优势,以电子、轻工产品为代表的制造业快速崛起。随着我国逐渐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IT产品加工、玩具、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辐射全球。201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总量的18.9% ,一举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分工格局的悄然变化,以及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我国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制造业正在由产业链下游向中上游转移,制造业内部结构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高端装备制造、信息通信设备、智能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调整。

三是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比下降,金融、房地产业快速崛起,软件和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占比上升。通过几个关键时间节点分析我国第三产业的结构变化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呈现由传统服务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为主的趋势。1978年,在第三产业(不含其它服务业)中排名前三位的子行业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房地产业;至2017年,金融业取代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在第三产业构成中居于第二位,房地产业占比与金融业相差不到3个百分点,仍处于第三位(见表1)。

四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催生了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新趋势、新形态。近40年来,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以及近年来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出现对产业结构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互联网+产业”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手段也是发展方向之一,产业智能化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同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背景下,共享经济、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蓬勃发展,传统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划分也不断被打破。

3.受区域发展政策影响,产业空间布局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初,东部省市陆续成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等,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到平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则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以及铁路、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优先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资源要素快速集中,带来东部沿海地区各个产业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相关产业的迅速崛起。

二是启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产业分工与转移。20世纪80年代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东部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区域发展不均衡加剧,区域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在此背景下,产业布局政策开始由早期的效率优先,逐渐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策略转变,强调各区域应按照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基本原则扶持重点产业。引导产业向沿海、沿江、沿路、沿边地区集中,以交通枢纽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点线面的区域经济带动模式。

三是加快推进形成区域协调下的产业比较优势集群。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若干意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着眼于一体联动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党的十九大强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举措推進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二、我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

(一)我国与主要经济体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具有较强一致性,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通过世界银行发布的可比数据观察中美德日韩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发现,尽管各国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技水平、人文环境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但各国产业结构演进具有较强一致性。

1.第一产业占比下降,第三产业占比上升是各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共性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德、日、韩第一产业占比从不同起点下降,目前较为接近,基本维持在2%以下水平,与我国相差7个百分点左右。中美德日韩第三产业占比则一致表现为持续上升态势,在产业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发达经济体的第三产业占比普遍在70%以上,比我国高20个百分点左右。

2.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先进制造业成为国际竞争角力的焦点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产业结构
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
中国两种引资战略与产业结构升级